春回大地,万物生长,茶树也渐渐吐了春芽。3月20日正值春分时节,位于惠州市博罗县柏塘镇洋景村的雷公顶茶业专业合作社(简称雷公顶茶园),将近600亩茶树进入新一轮采摘期。据悉,该茶园除了种植将近280亩柏塘山茶外,还通过引进新品种、技术改良,已成功引进紫茶以及特色红茶品种等将近300亩,茶产业发展呈现出一片良好态势。
早上将近10点,记者走进茶园,看到一片云雾缭绕,一棵棵茶树吐露着新芽,脆嫩欲滴。千层叠翠的笼绿中,怀抱茶篓的茶农正穿梭茶树中,五指不断翻飞,娴熟地将一个个嫩绿新芽采摘下树,放入腰上的茶篓内,笑脸中洋溢着满满的幸福。
“一年有四个最适合采茶的时节,就是春分、清明雨前、白露和入冬时节,而这之中又以春分为首。”雷公顶茶叶专业合作社社长张宇介绍道,经过一个冬天的养分积蓄,在春分这天采摘的春茶无论从口感、观感还是韵味等都是“精品中的精品”,从来都是茶客们抢购的“热门选手”。
作为广东省”十大茶乡之一“的柏塘镇目前种植的茶叶品种大部分为小叶种,该品种具有茶多酚类物质含量丰富的特点,再经过当地特色的客家工艺炒制后,香度将会进一步提升。“但茶多酚类物质含量过高会增加人体肠胃挪动性,且口感较为苦涩,不是所有的茶客都能接受。”张宇告诉记者,目前茶园里种植的品种为改良品种,茶叶内含物质含量较为均衡。此外,经过工艺改造加工后,茶叶的有效物质转化率也得到提升,且苦涩味大大降低,加快了茶叶回甜回甘的速度,品后有提神益思、生津止渴之功效。
目前,该茶园通过扦插重新培育引种技术,引进了梅占、云抗和紫娟三种国家级茶树良种。而这三种品种经过工艺加工后,可以产出4种不同品类的茶叶。接下来,该茶园还计划与华南农业大学合作,打造一个将近600亩的集茶树药为一体的茶园。即把桉树改为种植对水土环境更有益的树木,之后再发展茶树林下种植,而树荫处则进行药材种植,从而达到茶树药互补的状态,改良水土环境的同时又提高每亩实际收益。
来源:惠州头条客户端
采写:侯婉怡 贺小山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