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可以调节情志、维持气血运行,
但总是被人们忽视。
饮酒、熬夜……许多不良生活习惯,
在不停地摧残着这个功臣。
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肝病科主任田广俊,
在临床中总结了许多养肝窍门,
现开设【田主任养肝心法】专栏,
带大家一起养肝护肝!
相信很多人最近都听说过,
春天到,该养肝了!
一些朋友会想,
“我还年轻,身体挺健康的,
没必要特意养肝吧?”
但其实,
很多人生活中的不良习惯,
早已让肝脏“不堪重负”了!
今天3月18日是全国爱肝日,
特别邀请到中医院肝病科
田广俊主任团队,
来跟大家讲一讲爱肝护肝的那些事!
33岁的黄先生,每天酒杯不离嘴,一天就得喝半斤,十多年这样“作”下来,把肝喝坏了,检查没有查出病毒性肝炎等其他肝病,被诊断为酒精性肝硬化。
16岁的小杨同学,特别喜欢吃炸鸡喝可乐,“快乐水”一口能干下去好几瓶,结果体检结果把人吓了一大跳——转氨酶高达413(正常范围15-40)!医生经过详细检查后,考虑为非酒精型脂肪肝。
像这样子,年纪轻轻就因为不良习惯住进了肝病科病房的患者并不少见。
肝脏拥有强大的代偿功能,没有痛觉神经,出现问题时一般没有太多临床症状,被称为“沉默的器官”,所以我们更要保护好我们的肝脏。那么,生活中哪些不良习惯会伤害我们的肝脏呢?
1.饮酒
众所周知,饮酒伤肝。肝脏是酒精的代谢器官,酗酒者罹患脂肪肝的风险比常人高5倍。长期喝酒很容易发展为酒精性肝炎,常年累月持续炎症则引起肝硬化或晚期肝病。
要想保护肝,赶紧戒酒!
2.暴饮暴食
暴饮暴食容易诱发非酒精性脂肪肝。脂肪肝容易伴随代谢综合征,如果不积极控制,会并发糖尿病、 动脉粥样硬化和肝硬化等。
控制体重,适度饮食,是护肝的不二法门!
3.滥用药物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解毒器官,约70%的药物都在这里进行代谢、转化、排泄。同时,体内各种代谢的终末产物及毒物等也通过肝脏来解毒处理,因此很容易受到药物的损害。
因此,任何药物都一定要遵医嘱服用!
4.平素易怒,熬夜晚睡
肝主怒,开窍于目,因此怒也伤肝。晚上11点后是肝脏自我修复的关键期,熬夜会让肝脏疲惫甚至受损。
早睡早起身体好,及早入睡、调理情绪,肝脏才能更健康。
5.不洁性行为、不洁饮食等
肝炎病毒的感染也是肝病、肝炎的重要原因,据相关统计,我国85-90%的肝癌患者存在慢性肝炎。乙肝、丙肝会通过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等途径传染,而甲肝以粪口传播为主要途径,所以不洁性行为、不洁饮食等也会对肝脏造成损伤。
接种肝炎疫苗,避免危险性行为,注意饮食卫生,预防病毒性肝炎!
要知道,肝脏虽然“沉默”,但它对人体非常重要,是人体新陈代谢的重要器官,具有合成、代谢、免疫等功能,被称为人体的“化工厂”。
中医认为春对应于肝,人的情志活动与肝的疏泄功能密切相关,若肝的疏泄功能失常,就会造成抑郁多愁、意志消沉,气血运行不畅;或者急躁易怒,气乱上逆,气血壅滞于身体上部,引发疾病。
因此,春季肝气当令,是肝脏疏泄功能最强的时候,此时养肝更是事半功倍。中医养肝有奇招。
一 、饮食上减酸增甘,配以辛味
春日里,肝气偏旺,根据五行生克规律,肝气的过度强盛则伤害“脾土”,药王孙思邈在《千金食治》记载:“春,七十二日,省酸增甘,以养脾气”。所以根据中医养生之说,在春季里可适当进食甘味之品。
如大枣,可以滋养血脉,强健脾胃,既可生吃,亦可做枣粥、枣糕,还可以熬大枣茶,日常饮用。
山药更是药食两用的佳品,起到健脾益气、滋肺养阴、补肾固精的作用,还不容易出现“上火”症状,春季也可多食用。
此外,春季发陈,此时可适当食用辛香之品以助生发作用,如香椿、韭菜、荠菜等,或春笋、豆苗、姜芽、豆芽等生芽菜,以促进肝气生发而有助于气血外走,使血脉通畅,气血旺盛,脏腑强劲。
总之,春天里来日渐暖,浓油厚味饮食应转淡,时鲜蔬菜要多吃,酒肉辛辣要少吃,健康长寿才会有保障。
二 、春日养生茶
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中,还可以通过一些药食两用的药物调节肝气,使之与春气相应,可根据自己的症状选择适合自己的茶品,如果平时身体有基础疾病,建议食用前咨询相关中医师。
1
菊花枸杞茶
枸杞是一味药食两用的良药,可养肝明目,补肾益精;菊花可清肝明目,疏散风热。两者相配,即可清肝又能养肝,肝开窍窍于目,对于长时间伏案工作的“社会人”,在春日里,有时会出现眼睛干涩、红痒甚至迎风流泪的现象。可选用菊花与枸杞泡茶饮用,达到日常保健效果。
2
花茶
当代女性面对工作生活的多重压力,每个月总有那么几天情绪不好,若常感到焦虑压抑、闷闷不乐、情绪易激动、胸胁胀痛时,或经前乳房胀痛、月经不调、痛经者。
建议可饮用“二花茶”:玫瑰花和月季花,两者配合使用可舒肝理气、缓解忧郁,活血养血,长期饮用还可以有美白效果。
3
金银山楂茶
春日阳气升发旺盛,体质壮实、饮食油腻的人群容易出现眼红肿痛、皮肤长痘红肿等现象,将金银花、山楂冲泡,代茶频饮。
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之功,山楂可消食化积,一起饮用可清肝解毒,促进代谢,也比较适合高血压、高血脂、饮食油腻、体型肥胖者常饮,便秘者还可加用决明子,以增强清肝降火之功。
三、中医外治
1
穴位按摩:行间穴、太冲
位置:第一脚趾和第二脚趾的缝间处就是行间穴。顺着行间穴向上推,推至推不动的位置是太冲穴。
按摩方法:
方法一:用指甲掐行间穴,可以泻肝火,每次1~2分钟即可。
方法二:用指腹从太冲穴推至行间穴,既能清肝火、补肝血,又能疏肝解郁,每只脚推5~10分钟即可。
2
耳穴压豆
睡眠不好容易伤肝,因此保证良好的睡眠非常重要。
耳穴压豆是一种通过刺激耳穴以平衡阴阳、调理脏腑功能的传统中医护理方法,可有效改善睡眠质量,操作简便、疗效明显。
3
艾灸
《黄帝内经》说,“针所不为,灸之所宜”,艾灸历来受到医家的推崇。艾灸相应的穴位可起到疏肝理气、舒筋活络之效,达到养肝养生之目的。
立春后艾灸肝俞、太溪、太冲、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可助阳气生发,补养肝脏。
4
中药调理
对于易怒、口干、口苦、口臭、失眠多梦等患者还可以配合中药调理,中药是调理肝脏的最主要方法,但需要在中医论治基础上使用。
我院有舒肝健脾颗粒、鸡布茵颗粒等院内制剂,舌脉证符合的肝病患者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可以改善相关症状。如有需要,请到中医院就诊,并遵医嘱服用哦!
舒肝健脾颗粒
主要成分:丹参、麦芽、太子参等。
功能主治:舒肝解郁,健脾养血。用于慢肝,乙肝病毒携带者,转氨酶升高,胁肋胀满,腹胀,性情急躁,胃纳减少,大便溏烂。
鸡布茵颗粒
主要成分:鸡骨草,布渣叶,绵茵陈。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开胃消滞、舒肝解郁。用于脾胃积滞、消化不良、肝胆湿热、肝郁脾滞。
专科简介
医生名片
田广俊 科主任 主任医师
擅长:
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肝炎(乙肝、丙肝)、肝硬化、重症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脂肪肝、药物性肝损伤、肝癌等。
出诊:
周一、三全天
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
胡萌 主治医师
擅长:
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肝炎(乙肝、丙肝)、肝硬化、重症肝炎、脂肪肝、药物性肝损伤、肝癌等。
出诊:
周二下午、周四上午、隔周周六上午
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
张冬 住院医师
擅长:
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脂肪肝、自身免疫性肝病、疑难肝病、肝癌、肝功能衰竭等。
出诊:
周五上午、周二下午
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
咨询电话:0756-3325725
来源:“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公众号
执行编辑:卢悦明
审核校对:庄映格
责任编辑:宋莉萍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