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之下,家长更应该关注的是孩子的学习效果,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
“家长应该把目光放长远一点,孩子内在的目标感比外在的考试名次更重要”。
“陪伴孩子成长是一个丰富人生体验的过程,希望大家都能享受这个过程”……
3月19日晚,佛山市教育局联合南方+佛山频道共同策划“赋能生命 幸福成长”——佛山全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线讲座,邀请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博导攸佳宁,为家长提供权威指导。(点此收看直播回顾)截至目前,讲座累计点击量近200万人次,在家长圈层引起强烈反响,家长们纷纷表示收获良多。
@佛山市第一中学202李雯静家长:通过此次讲座,我深切认识到作为家长应当把眼光放长远,要培养孩子劳动能力,要开展适宜的体育锻炼,拥有健康的体魄,以开展阅读和文艺活动,养成有趣的灵魂。作为家长要积极与孩子沟通,关注孩子的心理情绪,同时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积极和孩子进行交流,以有效的方式化解矛盾,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陪伴者、同行者。高中阶段孩子处在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更要家长的我们高质量的陪伴,成为他们迈向成年,拥抱未来的坚强后盾。
@佛山市华英学校初二(2)班李筱家长:“双减”背景下,家长如何真正为孩子实现心灵减负?作为初中生的家长,当青春期孩子的独立意识和家长的“权威意识”之间产生冲突,父母期望和孩子现实之间的差异,作为父母要有开放的心态和终身学习的意识,相信我们的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可以用成就故事法,发现孩子的优势在哪里,为孩子提供实际帮助,而非“口号式”育儿。攸教授还提到作为家长还要提高延迟满足孩子需求的能力,对孩子的成长要有信心。家长也要不断学习,开拓视野,看到更多的选择,给自己留点时间,与孩子一起成长。
@禅城区环湖小学一(3)班张诺川家长:对于“双减”家长应该正确去对待。我理解“双减”是减负提质。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减轻家庭的教育负担、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双减”下,家长更应该做好自身情绪管理,实现高效陪伴。结合社会的多元化,不断学习,开阔视野,不要局限性思想。陪伴孩子成长是一个丰富过程,愿我们都能享受这个过程。与孩子共同前进。
@禅城区澜石小学蔡镇谦家长:教育绝对不能光靠学校和老师,孩子的教育成长离不开父母的教导,家庭的熏陶,虽然减轻学业负担,但不代表减去父母的责任,优质的父母不在于学历高低,文化的深浅,而在于是否有责任有意识。我认为以身作则就是责任,如何科学安排孩子的业余时间,和孩子建立更多学习外的良好关系,教育孩子用积极的态度,积极的心理去面对身边一切的事物。同时加强和任课老师沟通,深入了解孩子的情况,尊重孩子之间存在的客观差异。比起成绩的高低,应更重视良好习惯和兴趣爱好的培养。养育孩子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作为家长须倾注大量的爱、满满的正能量,我们的孩子才会在快乐中学习,健康中成长。
@南海信息技术学校20商英1班梁几元家长:在国家近期推行的“双减”政策下,孩子在学习上的负担得到了一定的减缓,平时在学校以及在家里有了更多的自由分配的时间,但仍无法忽视对于目前升学、就业等问题小孩内心依然存在的焦躁的重压,作为父母,应该及时了解小孩的学习动态、生活情况,做到每周工作日及时与孩子线上沟通、周末回家与小孩当面聊天,做好线下的亲子聆听与互动工作,为小孩提供心灵的避风港,共同面对学习中的困难与压力,平稳度过每一段易生波动的时期。
@顺德区均安职业技术学校平面201班李湘家长:听了关于“双减”政策的心理讲座,我明白了“双减”的实质就是提高教学质量和高效率的学习状态,也更能促进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双减”政策更能让我们感受到学习的幸福感和快乐感,同时收获也会非常多。把被动学习转换为主动学习,更能合理的安排自己的时间和生活,也更能激发我们对学习的热情,家长能陪伴孩子的时间也更充足了,能让孩子的身心得到更好的发展。
@顺德容桂容山小学305班陈思瑜家长:攸佳宁教授从“双减”的目的、父母面临的焦虑和困惑、亲子间的矛盾和冲突及如何缓解等方面,深入浅出的讲述,让我不得不去反思一下自己的行为和观念,反思自己过度的催逼孩子,不自觉地就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家孩子比,不仅使得自己很焦虑,还给孩子带来了焦虑和压力,孩子经常表示“压力山大”,而我只想着再紧一把,这样对孩子的身心成长很不利。真心地感谢攸教授,让我放下焦虑,回归到妈妈该有的样子,从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开始,多关注孩子的日常起居,多陪伴孩子,陪孩子读书,陪孩子游戏,让孩子拥有难忘的童年,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高明区第一中学附属初中九2班甘燕媚家长:作为一名初三毕业生的家长,在“双减” 政策的实行下,我们确实存在有诸多忧虑,如果没像以往那样参加校外辅导,担心孩子在今年中考中不能考出更好成绩。在听了攸佳宁教授的讲演后,我了解到缓解忧虑的办法是,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了解她们的真实想法,在孩子的背后多点鼓励和支持孩子,相信孩子能做好,自己也尊重她们的想法。学校无排名和减少作业量,现在明白也许真的没有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孩子的实力,让孩子有自主发挥的空间。在日常生活里,我们应更多地去鼓励孩子自己去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假期在家多点抽时间陪伴孩子,督促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和内容,帮助孩子合理地使用电子产品。“双减"政策让孩子的作业量减少,作为家长的我们也要在孩子紧张的学习中适当地让孩子放松,不去参加那些不必要的校外培训,让孩子回归课堂、回归生活。我相信在以后的日子里,在"双减"利好政策下,孩子们的学习会越来越好。
@三水中学附属初中初二10班邓颖偲家长:攸教授在讲座中提到就一些家长对待孩子家庭教育的一些做法,我也同样做过。今天才明白家长的一些焦虑都是有共性的,而且也是家长自己的一些错误做法所导致的。“双减”背景下,作为家长尤需摆正思想与心态,不焦虑,不攀比。要适当调节心理预期,接受孩子的“平庸” ,及时发现孩子优势加以鼓励,为孩子提供实质性帮助,高效陪伴,让孩子在“双减”大环境下提升学习质量,达到双减提质目标。总之,在双减政策下,虽然家长的压力越来越大,但只要引导正确,与孩子一起成长,就一定有一个属于她的未来!
@三水区实验中学高一(4)班李婧菲家长:攸教授从“双减”政策下家长的焦虑和困惑、青春期孩子与家长的矛盾等方面一一答疑,其中“因材施教”让我茅塞顿开。不论是家长的引导和重视方向还是家长的“延迟满足”,在孩子成长之路上,家长的的确确更容易关注的是孩子的成绩,忽略了培养孩子未来的目标感。教会孩子“遇到问题要学会用好的资源来解决问题”。作为家长深深体会到孩子的学习不易,而父母要多理解孩子,选择适合孩子的方法去激励孩子。“路漫漫其修远兮”陪伴孩子的成长是一种丰富人生的一种体验。心理健康远远比身体健康更重要,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长的陪伴和支持。感谢学校提供好的资源给家长学习,受益匪浅。
去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受到社会广泛关注。此次在线讲座是佛山确保“双减”政策落到实处的具体举措之一,为了构建教育良好生态,有效缓解家长焦虑情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不少中小学生也和父母一起观看了讲座,并写下观看心得。
@佛山市禅城区惠景中学718班王漪霏:
@佛山市禅城区惠景中学戴德睿:
在讲座中,攸佳宁教授通过专业的角度,结合具体的事例,深入浅出地指导家长如何正确认识“双减”的时代意义,学会自我情绪调节,科学处理和化解亲子矛盾,合理利用好亲子时光,懂得能够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共同谱写亲子“心灵协奏曲”。讲座不仅提高了家长们对孩子心理健康和家庭教育的重视,增进家长和孩子的有效沟通,同时,也给佛山的教师们开展教育工作提供了参考和指导。
@南海区大沥镇黄岐二小郭冬娜老师(心理老师):“双减”,对于家长和学生来说,是变化,是挑战。面对一个新生事物,我们有不安和困惑是很正常的。攸佳宁教授的讲座是一场及时雨,滋润了不安的心灵,缓解了我们的困惑。我们明白了,“双减”不代表我们家长可以躺平了,也无须因为“双减”产生更大的焦虑,而是我们要和孩子一起,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质量,以长远的眼光,来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孩子自律自主性、培养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同时,家长自身要做好情绪管理,实现高效的陪伴,经营良好的亲子关系。攸佳宁教授在讲座最后的一句话:“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是丰富自己人生经历的一个过程”,值得所有的家长慢慢体会。孩子不是为了实现我们未完成的心愿而来,也不是为了追求世俗所要的成功而来。孩子会给我们带来丰富多样的体验,人生百味,除了甜,当然也有辛酸和苦辣。每一种滋味,都值得我们细品。这样一想,我们的焦虑是不是会减少一点了呢?
@高明区第一中学附属初中老师区洁如:在“双减”政策下 ,作为一位教育工作者 ,我们一方面积极的宣传双减政策的要求 ,鼓励家长有效开展家庭教育;另一方面积极探究学生及学生家庭的问题根源 ,以求推动家校协同教育,助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然而进行家校互动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很多教师难以解决的问题,攸佳宁教授的此次讲座,内容全面,指导性很强,给了我很多的教育启发。在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中,我们不是学生问题的反馈者,而更应该协助家长找到问题的根源,引导家长做好情绪管理,有效地实现高效陪伴和改善亲子关系,鼓励家长有效开展家庭教育。此讲座使我思路开阔,我更深入地理解家长的需求,这将会提高家校协同工作的有效性,实现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南方日报记者】王雅铄
【实习生】陈淡如
受访者供图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