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病患者用上“救命药”:希望成为不需要被照顾的人

南方+ 记者

罕见病患者用上“救命药”:希望成为不需要被照顾的人

38岁的罗先生是一名脊髓性肌萎缩症(SMA)患者。他曾经也能“像正常人一样独立走路”,由于病情加重,近两年他出门已离不开笨重的轮椅,生活起居都需要家人的照顾。

3月18日,罗先生在云浮市人民医院成功注射精准靶向治疗药物诺西那生钠,成为云浮地区首位受益的罕见病患者。

   南方+ 崔洪铭 拍摄

肢体无力,20年未能确诊

在疾病降临之前,罗先生和大多数普通人一样,能跑能跳。大约在20年前,他忽然觉得跳绳的时候有些“力气不够”。后来,随着进行性双下肢无力、肌肉萎缩等症状的出现,他辗转于多家医院,均未能确诊。

2年前,罗先生的病情忽然急剧恶化,不仅下肢逐渐失去活动能力,双上肢也开始出现抬举费力的症状。由于无法久站和行走,去哪里都需要别人搀扶着。“之前虽然干不了力气大的活,但可以慢慢走一下,不像现在,几乎天天都坐在家里。”罗先生说,病情加重后,他不仅跟外界的交流少了,情绪也日渐低落。

   南方+ 崔洪铭 拍摄

如果不能确诊具体疾病,就无法对症治疗。为了查明病因,去年10月,罗先生在了解到云浮市人民医院正在建设省高水平医院后,便来到该院神经内科就诊。

“除近端肌肉萎缩外,还存在远端肌肉萎缩,肌电图发现巨大电位。”该院神经内科负责人黄渊炳副主任医师说,患者四肢无力并非肌肉的问题,而是神经元的问题,考虑他可能是患有脊髓性肌萎缩症,联系国内著名神经病学专家姚晓黎教授,建议患者进行基因检测。

最终,经基因诊断,罗先生确诊为脊髓性肌萎缩症。这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神经肌肉疾病,由运动神经元存活基因1(SMN1)缺失或突变引起,主要表现为进行性肌肉萎缩和无力,部分患者吞咽、呼吸功能受累。

每个小群体都不应该被放弃

在查明病因后,罗先生又陷入了深深的绝望。因为他患上的是罕见病,诺西那生钠是全球首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能治疗脊髓性肌萎缩症的药物。

“70万元一针,这对很多家庭来说都是一个‘天文数字’,我当时根本想都不敢想。”罗先生说,这个药物的价格让他望而却步。由于身体原因,他没有办法工作,失去了经济来源,根本无法承受这么昂贵的药物。他上网搜寻着各种资料,企图能够找到替代药物,但均以失败告终。

   南方+ 崔洪铭 拍摄

幸运的是,2021年国家医保谈判,经过医保部门8轮“灵魂砍价”,这款药降价至约3.3万元/针,成功进入国家医保目录,预估患者自付在1万元/针左右。“每个小群体都不应该被放弃。”谈判现场,国家医保局谈判工作人员的这句话让无数人动容。

“当时看到新闻,这种药的价格一下子下降了这么多,我都有点不敢相信。”罗先生说,收到这个好消息后,他迫不及待地与云浮市人民医院联络,希望能够尽快打上这个药物。

希望做一个不需要被照顾的人

3月18日,云浮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治疗团队对罗先生进行充分评估,随后顺利完成了腰穿加鞘内注射诺西那生钠治疗。罗先生是这种每针价格近70万元的“天价药”被纳入医保目录后,云浮地区首位受益的患者。

   南方+ 崔洪铭 拍摄

专家表示,脊髓性肌萎缩症是一种持续终身的运动神经元病,确诊后尽早开始治疗,定期用药。

“不奢望做一个‘正常人’,起码要做一个不需要别人照顾的人。”接受诺西那生钠注射液治疗后,罗先生表达了对未来的期望,并表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之后会持续接受治疗。

黄渊炳表示,针对脊髓性肌萎缩症,越早接受药物治疗,效果越好。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提早发现这个疾病呢?他提醒,这种疾病为遗传病,如出现没有确切诱因的肌萎缩、肌无力等症状,尤其在同家族中几个人有类似表现,一定要尽早去有资质的专科医院就诊。

【南方日报、南方+记者】王谢思齐 雷贤辉

【视频】王谢思齐 崔洪铭

   南方+ 崔洪铭 拍摄


编辑 羊建溶
校对 黄买冰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