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荔枝看中国,中国荔枝看广东。广东茂名是多种荔枝的主产区之一,茂名荔枝种植面积达135万亩,成为名副其实的“荔枝王国”。近年来,安全科学的植保管理,有力促进荔枝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3月16日,由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联合主办的“第三十五届系列作物解决方案会议之荔枝论坛”,在广东茂名举办。
众多专家大咖、荔农、农化服务渠道商代表齐聚一堂,主办方携手广东省农科院、拜耳作物科学(中国)有限公司、本来生活网等单位嘉宾,共同为实现广东荔枝产业兴旺建言献策。会议就全国荔枝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荔枝病害虫综合防控及贮运保鲜技术,“拜耳更好荔枝”作物解决方案等做了探讨分享。
活动全程同步线上直播,共吸引1.5万人次观看学习。论坛干货满满,主题分享知识专业实用,线上线下的观众们受益匪浅。
科学安全用药
助“荔”产业绿色发展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首席专家王凤乐表示,荔枝是华南特色水果,广东茂名荔枝久负盛名。为助力荔枝产业高质量发展,要扎实推进绿色防控,以绿色农药为导向,以安全用药为抓手,以化学农药减量为目标,促进农产品高产增收,切实保障”菜篮子“”果盘子“安全供应。同时还要兼顾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打好绿色、科技、市场、文化四张牌。
广东省农业有害生物预警防控中心农药科科长黄军定致辞时表示,荔枝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安全科学用药。近年来,违规使用农药、农药使用超标等现象时有发生,对食用农产品安全造成一定威胁。
“小发展,大格局”,黄军定呼吁业界重视荔枝品质的管理提升。他表示,好的荔枝品质是种出来的,在荔枝种植过程中,要依法使用农药,注意农药安全间隔期;通过正规渠道购买质量可靠的农药,守护土壤和作物健康;谨慎混用农药,避免无人机施药不当导致的药害事故。
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助理秘书长马帅致辞时表示,中国荔枝种植历史悠久,小荔枝已经形成了大产业,据统计,2021年全国荔枝产量281.4万吨,产值超过140亿元。协会通过举办系列作物解决方案会议,持续引领农药企业开发绿色产品,满足农业产业需求,用安全科学用药理念指导广大农民朋友种出好荔枝、卖出好价钱。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茂名人”,一场他与荔枝的故事逗得满堂大笑。拜耳作物科学南区销售总监冯伟文是一名土生土长的茂名人,他20年前开始推广荔枝管理技术。他表示,科技创造美好生活是拜耳作物科学的使命。多年来,拜耳坚守使命,持续研发高科技产品。拜耳更好荔枝方案符合绿色、安全、增效的荔枝产业发展要求,在田间示范过程中表现优秀,果农满意。
“两病一虫”高发
拜耳探索方案助全程无忧
广东地区气候温和、降雨量充沛,霜疫霉病、炭疽病是荔枝高发病害,严重影响荔枝品质和产量。为实现安全优质、增产增收目的,大会现场连线广东省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彭埃天,他建议以保健栽培为基础,加强水肥管理,保花护果,两病同发同治。
大会上,拜耳作物科学南区销售卓越经理林锋介绍了拜耳更好荔枝项目,项目初心是助力荔枝产业丰收。近年来,拜耳作物科学致力于三年南区荔枝专家库合作计划,不断把好技术、好产品推介给更多农户。“通过树立品牌形象,多渠道宣传产品方案,我们希望让更多人关注荔枝产业,认可茂名荔枝品牌。”林锋说道。
拜耳作物科学高级农艺师李小礼则展示了“拜耳更好荔枝”探索性作物全程解决方案的本地化价值与定位——在荔枝的花蕾期有效控制病虫基数;在谢花坐果期,可起到护花保果、花好果鲜的效果;在第二次生理落果期,可以降低落果,为丰产提供保障;在果实膨大期,可以防病杀虫保障产量;在转色期,则可提升果品品质,起到果壮色靓的效果。
探索性试验数据表明,拜耳新一代双酰胺类专利杀虫剂国腾®配合敌杀死®在花期和幼果期应用,对蒂蛀虫和蝽蟓防效优异;拜耳高端杀菌剂露娜森®不仅可以防治花期炭疽病,还可以达到“花好果鲜”的效果。此外,拜耳“银法利®、银法生®、法利无霜®”组合可以有效控制荔枝霜疫霉病。
他表示,采用“拜耳更好荔枝”探索性方案,可以帮助荔枝种植户实现在病虫害防治和提质增收上的全程无忧。据了解,2021年经专家评审,拜耳更好荔枝作物解决方案被中国农药工业协会评为“2021年度优秀作物健康管理解决方案”。
荔枝蒂蛀虫是荔枝主要害虫之一,它们会蛀食荔枝的果实、花穗、嫩梢,严重影响产量和收成。更让果农头疼的是,蒂蛀虫繁殖快、隐藏深,容易错过最佳防治期。
近年来,由于果园管理不到位、农药产品防效良莠不齐等原因,荔枝蒂蛀虫害严重发生。会上,广东省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虫害防控岗位专家陈炳旭远程分享了让荔枝蒂蛀虫“知难而退”的技术。“单纯的生物防治效果不理想,药剂防治是主要、高效的防治手段”。在药剂的选择上,他建议根据蒂蛀虫不同虫期,选用高效、低(微)毒、低残留农药,例如菊酯类、双酰胺类、除虫脲等。为了让防治效果事半功倍,果农应配合做好以下四个农业防治措施:一是调节果树整齐放梢;二是控制冬梢;三是及时捡落地果;四是对果园进行适当的间伐修剪。
广东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研究员、广东荔枝产业联盟秘书长向旭
如何克服荔枝中晚熟品种“大小年”,是荔农一大头疼的管理难题。对此,广东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研究员、广东荔枝产业联盟秘书长向旭分析克服“大小年”有两个重要思路:一是增加(秋梢期)树体养分的积累或收入;二是减少(花果期)营养的消耗或支出。
本来生活网采购经理苏影仪
“强强联手,种好果卖好价。”本来生活网是一个优质食品购买平台,主要经营高端水果的采购和线上销售。近两年,本来生活网与拜耳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深入合作。拜耳强大的科技研发技术与解决方案,结合本来生活网的供应链优势,有效保障了平台优质荔枝的供应,更助推中国优质果品走向更加广阔的市场。
会上,本来生活网采购经理苏影仪介绍了荔枝收购标准,他们从成熟度、新鲜度、完美度三个层面的多项指标进行单果评价,将收购的荔枝划分为一级果和精品果两个等级。苏影仪表示,使用了拜耳方案的荔枝在糖度、口感、果皮、果肉、果形等方面有较大提升,农户平均收入提高25%。
大会还得到拜耳作物科学战略支持,及广东省农业有害生物预警防控中心、广东省农药协会等单位的大力支持。
作者:常秦
来源:南方农村报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