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好民生实事,郁南这个“人大代表+”工作模式了解一下→

南方+ 记者

今年以来,郁南县都城镇人大坚持积极探索实施“人大代表+”工作模式,更好发挥代表主体作用,助推镇域经济、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等中心工作落实,勇当都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

“人大代表+暖企联企”

建言献策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叠加国内经济放缓的大背景下,企业发展过程中会遇到更多的不确定性因素。都城镇人大锚定市委赋予的县城镇、工业重镇发展定位,紧紧围绕全县工业立县和优化营商环境发展思路,在推动主导产业落地上规模、帮助传统产业转型发展和招商引资上深下苦功,为都城镇盘活工业资产,加快形成绿色食品、轻工制造等产业集群做细做实建言献策、效益分析、牵线搭桥等“秘书式”服务工作。

今年年初,作为都城镇工业经济“纳税大户”的广东联塑阀门有限公司经过紧锣密鼓的生产线建设和升级准备,马上就要投入生产了,但却遇到了招工难的阻碍。都城镇人大获悉这个情况后,马上采取行动,分批次组织县镇人大代表、村(社区)干部和群众代表到公司参观视察,希望以“零距离”的直观感受让大家体会到来公司务工就业是一个好选择。同时,各位人大代表也积极在朋友圈转发公司的招聘信息,营造起铺天盖地的宣传氛围。在人大代表的助力下,该公司成功招聘了40多名新员工,解除用工燃眉之急。

此外,在去年,都城镇人大为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也多次组织片区人大代表调研视察广鑫冶炼有限公司,为企业升级改造建言献策,促进企业走绿色发展之路。

“人大代表+民生实事”

助力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都城镇富窝、新建等6个行政村涉20条自然村的农村集中供水工程是都城镇的年度重点工程,该项目建设完成后可解决八千多人的饮用水“自由”问题。自项目实施进以来,都城镇人大主动发声,组织县、镇两级人大代表奔走在村头巷尾,与村民深入交谈,动员村民群众“舍小家、顾大家”,积极配合装表到户、管线铺设等工作,助力工程按计划顺利开展。

在疫情防控、环境保护、森林防火、农业生产等其他重点工作领域,都城镇各级人大代表同样义不容辞,大力开展专题调研和攻坚行动。去年11月,为解决新建、新城、水塘等村困扰多年的水田受浸问题,都城镇人大积极发挥片区人大代表联络站的阵地作用,组织了30多名人大代表和村民代表到封开连接线新中医院对面工场附近现场办公,实地研究商讨农田受浸和河道堵塞问题的解决方案,形成思路提议送到了县有关部门,使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得到解决。

“人大代表+联系选民”

用心服务助力和谐县城创建

2月21日,都城镇城南社区的低保户居民胡阿姨忽然感到一阵头晕和胸闷。该社区党委书记、镇人大代表高雪兴在了解到情况后,立即陪她到医院看病,一边悉心照料,一边叮嘱她要添衣保暖,注意保重身体。“高书记,麻烦您送我到医院看病,又忙前忙后照顾我,真的很多谢您。”胡阿姨平时独居,高雪兴的暖心服务让她感动不已。

今年正月“苦甜参半”,大家经历了将近一个月的低温降雨恶劣天气,防疫工作也从未间断,高雪兴是都城镇人大代表坚守在一线履职的缩影,在宣传发动接种新冠疫苗、创文巩卫等工作中,都可见到身穿“ 红马褂”的代表身影。

【南方日报、南方+记者】王谢思齐

【通讯员】谢松均


编辑 李婉芬
校对 吴荆子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