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海关:科技赋能智慧监管,供港物资快速通关

南方+ 记者

3月14日,三辆载满防疫物资的货柜车序次驶入东莞港货柜码头H986大型集装箱检测大厅进行X光扫描,扫描图像实时传输至黄埔海关集中审像中心。经分析研判,海关做出“未见异常”的放行处置结论,前后用时仅5分钟,该批货物随即被吊装上船,启程运往香港投入抗疫工作。

黄埔海关审像中心关员结合智能审图系统发现异常的提示开展综合研判。郭荣 摄

黄埔海关审像中心关员结合智能审图系统发现异常的提示开展综合研判。郭荣 摄

黄埔海关以科技创新引领监管效率提升,在所辖各海运口岸和陆路车检场共部署了12台(套)H986大型集装箱检查设备,积极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海关一线监管深入融合,在每台H986设备上加载了“智能审图系统”。该系统通过对海量机检图像和对应货物、物品和运输工具信息进行深度学习,自动比对申报信息与实际货物情况是否相符,并对枪支、刀具、毒品、象牙制品等违禁品和应税商品进行智能自动识别,向审图关员提供报警提示,实现各类风险的快速筛查,提升海关智慧监管能力。

自香港第五波疫情发生以来,为保障香港医疗、生活等方面的物资供应,黄埔海关集中审像中心践行“三智”理念,突出科技赋能,推进业务科技一体化,在现有“智能审图系统”基础上,依托本身作为海关总署指定的海运类智能审图分类算法试点单位的优势,探索在供港物资上智能审图的深度应用。“将KN95口罩、测温枪、疫苗生物制剂等医疗物资和蔬菜等生活物资纳入H986智审,可有效识别商品种类,扩增智能审图分类算法识别清单。”黄埔海关所属东江口海关副关长王金鹏说。

此外,黄埔海关积极开展人工制图工作,通过查验管理信息化平台验证人工开箱结果,运用智能审图信息化平台开展图像标注和上传,配合研发和升级迭代供港物资的智能审图算法模型,不断优化供港物资“制图-标图-算法训练-结果反馈”的智能审图算法闭合回路,不断扩大系统的精准识别能力,在几分钟内对供港物资开展智慧化快速判定,在强化监管的前提下提升验放速度。

据统计,3月以来,黄埔海关通过机检验放供港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21.6万人份,KN95及医用口罩68万个,消毒喷剂等防疫物资约9.7吨,供港蔬菜5.7吨。

【记者】戴双城

编辑 黎晗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