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一个令人悲痛的消息传来。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中华慈善总会爱心企业家、梅州杰出乡贤许应裘因病与世长辞,享年88岁。
两个月前,丰顺县坚真大湖天池项目的动工仪式上,许应裘出席并发表讲话。由他全额捐资30亿元建设的坚真大湖天池项目,运营收益将捐给丰顺,用于改善民生事业,造福家乡群众。
爱在丰顺丹心在,初心如铁永向党。他说,“跟着共产党走,就是我的信仰。”
坚真精神励后人,胸怀家国重教育。他说,“李坚真大姐一生革命为人民,给我树下了典范,让我知道怎么走,一个人不能光顾自己,要多为别人着想。”
致富不忘家乡人,抛砖引玉乐施善。他说,“如果我捐出有限的钱,能为社会带来一些益处,我就终生无悔了。”
近30年来,许应裘捐资额超50亿元,先后在医疗教育、扶贫济困、修桥筑路、乡村振兴等30多项重大民生项目、慈善事业上作出重要贡献。
(资料图)
初心如铁永向党
“跟着共产党走,就是我的信仰”
2019年1月6日下午,专程回乡参加丰顺县坚真文体中心动工仪式的许应裘,接受了国家、省、市主流媒体记者的采访。采访地点安排在他所下榻的酒店,并没有经过特别布置。采访前,许应裘热情地招呼记者品尝他家乡的留隍橄榄,让氛围变得更加轻松。
“您为什么会如此阔气,一次性拿出4亿元在家乡捐建坚真文体中心?”
“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我,我要报恩。钱是在社会中来的,应当让它回到社会中去。”
记者的提问刚结束,许应裘不假思索便用此话回答。
按照设计,丰顺县坚真文体中心建成后将成为丰顺一流的地标性群组、爱国主义重要教育基地、廉政教育基地和传播李坚真大姐伟大革命精神重要窗口。随后,在建设预算不断增加的情况下,许应裘更是坚定说出:“不管钱多少,我一包到底。”
“跟着共产党走,就是我的信仰”,许应裘在采访中表示,他从14岁参军那天起,就立下了一生的志向:热爱共产党,永远跟党走。
1935年,许应裘出生在丰顺县留隍镇。对于自己的人生经历,许应裘用了三个阶段来概括:
贫穷苦难的童年,历经坎坷、饱受苦难。
艰苦奋斗的青壮年,扛过枪、打过仗,为祖国国防事业作出贡献;大学毕业后,从事文教事业。
成功幸福的晚年,投身商海,开启在地产界的创业奋斗历程。
“我们那一代生活不易,你们现在是幸福的,是党和国家,是老一辈的革命家给你们创造了安稳、舒适的生活环境,大家不能忘了祖国和党的养育之恩。”在与嘉应学院师生交流中,许应裘从自身故事勉励学生好好学习,报效祖国。
永远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和把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的决心,是许应裘留给人们最深刻、最朴实的印象。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小康生活。没有共产党,我就不会有今天的成就。”许应裘说。
坚真精神励后人
“让坚真大姐革命精神闪闪发光”
在许应裘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践行中,坚真大姐是绕不开的一个人。坚真,即中国妇女运动先驱,无产阶级革命家李坚真。
因工作原因,许应裘曾长期在李坚真身边,受其精神所影响,“李大姐一生革命为人民,高风亮节树典范,让我知道一个人不能光顾自己,要多为别人着想。”
对于很多人来说,工作了一辈子,退休都会选择安享晚年。但对于许应裘来说,退休创业同样精彩。20世纪90年代初期,退休的许应裘毅然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投身商海,开启了在地产界的创业奋斗历程。
在《许应裘传》一书中,许应裘这样描述自己的创业经历:刚创业时,什么酸甜苦辣都尝尽……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不停地跑来跑去,每到晚上回家,已是精疲力竭了。
曾有人问许应裘为什么不好好享受晚年生活,许应裘是这样说的:“我觉得一个人要承受压力才能健康地生活。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就要迎接困难、解决困难。对于享受,我认为不仅仅是吃吃喝喝。我的享受就是为国家、为人民做点有意义的事。”
事业有成后,许应裘情系家乡梅州,无偿捐助家乡公益事业建设。翻阅许应裘捐赠的项目,多以“坚真”二字命名。他说,他所做的一切,就是要感恩共产党,感恩家乡人民,感恩李坚真大姐对他的教育。
球山中学坚真教学大楼、坚真科学馆、汤坑坚真纪念亭、坚真韩江大桥、坚真大道、潭江坚真纪念亭和坚真诗廊、坚真韩江第一大桥、坚真留隍中心小学……一批批以坚真大姐名字命名的民生公益项目,饱含着他对坚真大姐的缅怀之意。
“李坚真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为坚真大姐树丰碑,就是要发扬大姐的伟大革命精神,也是缅怀大姐、崇敬大姐、热爱大姐的表现。”近年来,许应裘还全额捐建丰顺县坚真文体中心、坚真大湖天池项目、梅州市坚真市民服务中心,着力打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让坚真大姐的革命精神绽放时代光芒,激励后人。
添砖加瓦乐施善
“不求名利 只坚持一生做好事”
“许老,一路走好”
“人间鹤唳,潮客善星骑鲸去;风范永存,无疆大爱万古青”
“许总,您是梅州人的骄傲”
……
3月9日,视频号“丰顺发布”推出悼念许应裘的视频。后台留言中,一句句简短的文字,透露出人们对这位老人的不舍与缅怀。
近30年来,许应裘组织成立了广东省见真慈善基金会等公益慈善机构,先后在医疗教育、扶贫济困、修桥筑路、乡村振兴等民生慈善事业上作出重要贡献,在坚真韩江第一大桥、坚真留隍中心小学、汶川地震、广西百色教育扶贫等30多项重大民生项目捐资额捐资总额超50亿元,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全国最美全面小康建设者”、中华慈善总会“爱心企业家”和省市县扶贫济困特别贡献奖等荣誉。
提及自己的善举,他曾说:“我有一颗爱国爱乡的心。”正是这一颗爱国爱乡的心,让他在做好事的路上不停歇。
今年1月6日上午,梅州市坚真市民服务中心奠基仪式在项目地举行。该项目由许应裘全额捐资捐建,总投资约3.5亿元。
“受疫情影响,今年企业面临着资金困难问题,但父亲表示要迎着困难上,彰显梅州人的志气,宁愿自己的项目进度慢一点,也不能拖市民服务中心建设的进度。”奠基仪式上,许桦转述了父亲的倡议,倡导外出乡贤要多关心家乡、支持家乡发展的愿景。
心系家乡、建设家乡,许应裘把自己比喻成一块砖,建设家乡的砖。
“我是一块砖,抛砖引玉,希望带动更多外出乡贤回到家乡,团结起来,为建设家园添砖加瓦。”他说,一生可以不为名、不为利,但是不能做一个碌碌无为的人,要做一个对人民有益的人、一个有价值的人,即通过奋斗,创造财富,捐献给人民。
“你从韩江岸边走来,红岽山寄托你的情怀……”韩江岸边,江水仍悠悠,青山亦隐隐。歌曲《韩江之子》中歌唱的许应裘离开了,但他捐赠的一个个公益项目,仍在造福着乡里。
【来源】南方日报·梅州观察
【南方日报记者】黄培强
【通讯员】郑坤 叶思琪 张伟坚 卜优芬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