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我们曾发布《这11首小学生诗歌季获奖作品,已被权威诗刊预定》一文,指出2021年小学生诗歌季的十首特等奖作品以及一首一等奖作品,被河北省作家协会主办的权威刊物《诗选刊》“看中”并约稿。一个多月过去了,这11首诗歌“如约”刊登在《诗选刊》2022年4月期上,同时中国诗歌学会会长、小学生诗歌季组委会主任杨克老师还写了篇点评《童诗透露诗的本真》,对童诗创作及11首获奖作品进行剖析。
权威的诗刊杂志,能够选登小学生的诗歌作品,这不仅是诗歌界主流对诗歌季平台的认可,也说明小学生创作的诗歌已经达到了一定的专业水准。恰如杨克老师在点评中所提的:“儿童的诗歌,或许不如成人那般恢宏大气,气象万千,但却别有一方小天地,这方天地内,风清云霁,鸟语花香,春色依依,青荇柔软。”这一份童真的小天地,便是童诗的美好——直指本真,所以能够打动人心。
入选《诗选刊》的11名小诗人分别是:徐宝珞、牛彬权、吉尔格勒其其格、崔展睿、许曾卓熙、李一诺、胡乐仪、刘泽菡、陶佳欣、黄麒华、莫紫棋。欢迎点击下面链接,重温11首获奖童诗的精彩。
本期我们则推荐杨克老师的点评《童诗透露诗的本真》,希望更多的小诗人能够从中找到创作的启示。
童诗透露诗的本真
作者:杨克
艺术创作上,我们总喜欢讲究“返璞归真”。
所谓的“返璞归真”,就是去掉浮华雕饰,回归到赤子之心,天真之眼,即“婴儿般的纯净”。
这不仅仅是一种回归,而是因为我们相信,艺术的世界中,简单往往意味着纯粹,童真许多时候都通往本真。
从诗歌的传承脉络来说,《诗经》是中国诗歌的源头,也是诗歌的“婴儿期”,充满了大量“思无邪”的作品,文字朗朗上口,意象直接朴实。
因为直面生活,直指人性,《诗经》千百年间为后人传颂不已。
每一首诗歌,都是人间的映现,心灵的折射。
而孩子写的童诗,本来就是一种“真”。
成年人的诗歌,多半带有一点“刻意”,揉入技巧、应和时世、沉淀思想……多多少少沾染了世俗的尘息,时光的浸染。
而孩子们涉世未深,心尚且纯净无暇。他们看待世界的眼光,遵从本心;他们写的诗歌,直抒胸臆。他们的文字,从心底到笔端的距离,要比成年人短得多。
这一尺乃至一寸的短,便是成人诗歌与儿童诗歌的鸿沟。
儿童的诗歌,或许不如成人那般恢宏大气,气象万千,但却别有一方小天地,这方天地内,风清云霁,鸟语花香,春色依依,青荇柔软。
孩子们的诗歌中,一颦一笑,一观一行,往往都带着风的吟唱,月色的溶溶。那些简洁而又舒缓的文字铺展开,让人听见林间萧萧声,闻见桃花淡淡香。
这与文字的功力无关,而是“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翕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
这次《诗选刊》选登的11首童诗,是从2021年小学生诗歌季十多万首投稿中精选出来的。小学生诗歌季原名广东小学生诗歌节,自2010年初创,秉持“以诗育心 以美启真”的初心,由中国诗歌学会指导,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广东省教育厅、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广东省作家协会、少先队广东省工作委员会联合主办。上百万的小诗人从这个平台走向远方。莫言、舒婷、余光中、贾平凹、洛夫、谢冕、高洪波等文学名家都曾为孩子们的作品和平台喝彩。诗歌季2021年共收到投稿超过10.66万首,参与的投稿人数突破6.1万人,活动浏览总数达到913.15万次。
本次选出的11首诗,有关于孩子们的日常生活写照,如《我看见一个男孩》、《爸爸“大飞机”》、《小菜一碟》等;也有他们对生活的观察,如《丰收组诗》、《粤剧》;还有他们对于世界的想象,如《孤独的骆驼——创世之柱星云》、《如果钥匙弄丢了》、《如果》、《闲愁》,以及他们清浅的人生感悟,如《时间》。本来特等奖作品取10首,给《诗选刊》挑11首,说明文无第一,见仁见智,评选无非是评委们共识的公约数,很难说10首之外的作品,就一定不如前10首。
这些诗的文字,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艰涩的意象,更多的像是一个孩童的喃喃自语,可是却有一种奇妙的洞穿力。仿佛是飞机穿越云层,望见磅礴的日出奇景;又仿佛是野外山崖处一个转弯,满目的奇花异草映入眼帘,让人心生惊喜。诗歌季十多年来百万小学生的创作实践,也说明100年来建立在现代汉语背景下的新诗,其强调原创性、陌生化和自由想象的写作方式,早已被年轻一代认知和运用,诗意和诗性呈现在情怀和独特的意味中,新诗在现代汉语语境下的合法性影响力在这些有一定诗歌天赋的孩子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
每一个读到这些童诗的人,都能感受到春风扑面的清新与畅快。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