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售5分钟卖出35万台,发售21天销量突破100万......曾经“一机难求”的小米11手机,却成了包括吴先生在内不少“米粉”的“心头痛”。
吴先生于2021年初在京东初次购买小米11手机
自去年1月在京东平台上购买小米11以来,吴先生先后因各种原因换机3次,最后一次换新后使用还不到1个月,手机再次故障,彻底黑屏无法开机;更麻烦的是,手机里的重要数据也因此丢失。这项责任,应该由谁来负?
手机换新后依然故障,质量有问题为何不召回?
身在江西的吴先生于2021年1月初次购入小米11(8+256GB,黑色款),收到货的半个月内,他因质疑手机拍照存在色差主动申请换新过2次。于2月初再次收到新机,他反复确认无异常后便一直使用,直到在同年10月的某一天,突然遇到了Wi-Fi热点故障的问题。
“手机Wi-Fi和热点突然就打不开了,从那之后我就只能用流量上网。”吴先生表示。
吴先生的遭遇并非个例。早在去年初,就陆续有用户在购买小米11后在网上反映手机存在发热、卡顿、烧主板、Wi-Fi和热点异常的问题,相关话题一度“霸榜”微博热搜。
小米曾就小米11特殊问题发布用户公告
为此,小米官方在去年8月6日发布公告,称针对小米11及其系列产品出现的特殊情况,将采用高于国家三包权益的服务政策来进行解决,包括对初次出现Wi-Fi问题的用户直接换“同款”新机处理;换新机后如再出现其他质量问题,仍支持7天故障退货、15天换货、1年保修,同时赠送半年延保等等。
了解到官方针对小米11提供了以上“以换代修”的售后政策,吴先生于今年1月来到小米线下授权服务中心寻求换机。很快,他就又拿到了一台全新的小米11手机。
吴先生因小米11wifi故障问题,于今年1月初进行线下维修
谁料,新手机用着还不到1个月,有一天突然黑屏,彻底无法开机。售后人员在检测后排除了人为原因,表示这是手机的主板“烧”了。
吴先生十分无奈。“针对这种有明显质量问题,而且是成批次问题的产品,厂家为什么不直接召回或者下架,而还要换给用户,让他们处在不知道手机什么时候又会坏的风险中呢?”
先签免责协议才能修,用户质疑条约太“霸道”
按照公司此前的承诺,换新机后1年内手机再出现其他质量问题仍可保修。问题是,如果要换主板维修,吴先生被要求自己承担手机数据无法恢复的风险,小米表示概不负责。
“一旦去动了主板或者是再去修了的话,到时候如果是确实没办法修开机,可能彻底就是报废了,在都不在了。真的到时候(数据)导不出来的话,我们肯定是不承担其他任何责任的。”售后中心的小米工作人员告诉吴先生,他需要先签一个《免责协议》,接受小米不承担在维修过程中造成数据意外丢失或损坏的责任,然后才能维修。
换新机使用不到1个月,新的小米11手机再次故障
吴先生长年在外做生意,习惯用微信与客户联系、收付款,聊天记录里涉及很多重要的数据和信息。比如,“我发了货,对方虽然微信回复签收了,但货款还没到位。这些聊天记录原本都是我催款的证明。”而现在,由于“烧主板”事发突然,这些还没来得及同步或保存的内容可能永远找不回来了。
不仅如此,不少借给别人的钱,因为没了聊天记录为证,对方也“赖”上了。
吴先生认为,小米应对此负责。“才短短几个星期就烧主板,说明手机质量有问题。因此造成了用户的损失,小米不负责,却要用户自己负责?”他认为协议的设置并不合理,希望诉诸法律途径解决。但当他向售后人员索要该协议的文字版留证时,却遭到了对方的拒绝。
【律师有话说】
对此,北京盈科(杭州)律师事务所律师方超强表示,根据法律规定,生产者对所生产的产品,对消费者承担不同形式的“三包”服务;这是法律规定的强制性义务,不能通过强制性的《免责协议》来免除。而在吴先生的案例中,小米应履行自己“换新机后如再出现其他质量问题,仍支持1年保修”的承诺,且在修复过程中,不应当造成消费者的损失。
“如因产品质量问题导致消费者人身、财产损失的,生产者应当承担赔偿责任;需要明确的是,个人认为数据也可以认定属于财产的范畴。”方律师表示,在主板被烧的情况下,相关用户数据基本不可能被恢复。在此情况下,仍要求消费者签订《免责协议》,“唯一目的就是规避因自己质量问题需向消费者承担的赔偿责任;而其行为,本质上是人为设置障碍,故意不履行维修义务,把风险强加给消费者。这种情况,应该属于通常意义上的‘霸王条款’。”
【记者】许隽
【视频】许隽
【主理人】姚翀
【监制】陈韩晖 程鹏
【出品】美好生活实验室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