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惠东海域4.1级地震,广东地震台专家介绍:不会引发海啸

南方+ 记者

3月14日2时28分,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海域发生4.1级地震,震源深度25公里。经广东省地震局初步研判,本次地震发生在海域,对陆地影响较小,原震区近几日发生5级以上地震的可能性不大。

从震级和震中位置判断,此次地震不会引发海啸

此次深圳、汕尾、东莞、揭阳、珠海震感明显,震中附近震感较强。截至3时26分,发生余震6次,最大1.7级。

广东省地处东南沿海地震带,是华南地区地震相对活跃的省份。记者采访广东地震台首席专家邓志辉了解到,此次地震发生的地带,恰好位于“潮州—汕尾”断裂带的海域延伸段,易受区域应力变化的影响,从而引发地震活动。此次地震与1911年海丰外海域(红海湾)发生的6级地震处于同一断裂带同一段落上。

本次地震发生在海域,是否会引发海啸?“不会引发海啸。”邓志辉解释道,一般情况下,6.5级以上地震才可能会产生地表破裂,导致对海水产生较大影响,引发海啸。

海啸的发生还与诸多因素有关。比如,海水深度、断层错动情况等。“从震级来说,4.1级不可能引起海啸。此外,震中附近海水较浅,地震对海水的影响也很有限。但从长远来说,南海是存在海啸风险的,还是应保持长期关注。”邓志辉说。

人对地震的感觉、地面及地面上建筑物遭受地震影响和破坏的程度,可以用地震烈度来表示。“此次发生的4.1级地震,属于有感地震。”邓志辉表示,地震的破坏程度与震级、震中的距离、震源深度等因素有关,也与当地的地质条件等有关,因地而异。

烈度一般可分为12度,1至5度为无感至有感,6度有轻微损坏,7度为中等破坏性,9度以上房屋严重破坏以至倒塌,并有地表自然环境的破坏,11度以上为毁灭性地震。“人们基本无法感知到烈度的1、2度,在3度烈度情况下,居民晚上在家中可能会所感知。例如,此次地震活动中,对于惠东县及汕尾市等距离较近的地方,可能属于3-4度有震感的范围。”邓志辉判断。

与111年前的6级地震处在同一断裂带上

1911年,海丰外海域(红海湾)发生6级地震,与此次发生的4.1级地震在同一断裂带同一段落上。

这条断裂带可被称为潮州-汕尾断裂带的红海湾段,近年来印度板块、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的交汇部位(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汤加等)活动稍有增多,对南海及华南地区有一定影响。“再加上此次发生地震的地方,位于潮州-汕尾断裂带的海洋延伸段落,较为脆弱,更易受影响。”邓志辉说。

广东地处东南沿海地震带,是华南地区地震相对活跃的省份。研究表明,在广东陆地及其沿海存在一系列强震断裂构造,如著名的滨海断裂带、河源邵武断裂、从化断裂、广州瘦狗岭断裂等。珠江口、粤闽交界、粤桂琼交界区域都存在潜在强震震源构造,全省18个沿海地级市大都位于地震活动相对活跃的区域。

广东省及周边3.0级以上地震震中分布图。

广东省及周边3.0级以上地震震中分布图。

自20世纪以来,我国大陆地区有14个省市区发生过7级以上地震,广东省是其中之一。统计数据显示,20世纪以来,全省发生7.3级地震1次,6级以上地震11次。全省31%的陆地面积(约 5.6万平方公里)被划定为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

地震发生后,尽量降低损失非常关键。做好地震预警发布同样是重要的一环。简单来说,地震发生之后,地震预警与地震波之间开始“赛跑”,地震预警则需要抢在破坏性地震波到达目的地之前发出警报。

目前,广东省正在积极参与建设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预计2022年基本形成覆盖全省的地震预警能力。届时将形成分钟级烈度速报能力,实现省内大部分地区震后5—15秒内产出地震预警信息,与粤北、粤西邻省交界震后15—30秒内产出地震预警信息。

【记者】刘佳荣

【通讯员】李曼

校对 吴荆子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