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增长最多!2021年度这些消费投诉难点你踩坑了吗?|3·15到+

南方+ 记者

3月13日,广东省消委会2022年3·15信息通报会召开,现场公布2021年度广东消委会系统消费投诉分析报告。

记者从报告中获悉,教育培训、房屋装修、新型网络消费、美容消费、个人信息泄露、预付式消费等成为去年广东消费投诉热点难点。具体如下:

焦点一:教育培训问题多,消费投诉增长量大

2021年,教育培训消费问题突出,全年投诉量达42568件,同比上升52.25%,占投诉总量的11.08%,是全年投诉量增长最多的消费领域。主要集中在虚假宣传、教学质量不稳定、退费困难等。

省消委会表示,针对目前多发的教育培训投诉,尤其是经营者“跑路”问题,消委会采取多项措施维护消费者权益。例如佛山消委会支持消费者提起集体诉讼,指派律师免费代理消费者起诉欠款“跑路”的培训机构,最终获得胜诉,使经营者被列入“老赖”名单。同时,消费者也要理性消费,选择教育培训机构时,要比照最新政策,拒绝证照不齐的培训机构;要认真阅读合同,注意培训课程、老师、费用、时间安排以及解约违约责任等,尽量选用国家印发的合同范本;增强风险意识,先签合同再付款,索票索证,理性缴纳费用。

焦点二:房屋及装修类投诉多发,涉及人群广金额大

2021年,全省房屋及装修类投诉有11695件,占比3.05%,具体涉及房屋建材、房屋装修、物业服务等消费投诉。主要问题有商品房交付难、货不对板、装修质量差、隐性消费多等。省消委会提醒,房屋买卖及装饰装修虽不是高频消费,但消费环节多、金额大,且一般涉及人群较广,一旦发生消费纠纷,易产生群体性投诉甚至社会矛盾。消费者在消费前要仔细查看合同条款,不要轻信房产开发商或销售人员口头承诺,优惠条款必须写进协议书;同时要明确约定预先支付价款的性质,认真核对合同中是“定金”还是“订金”;房屋装修不要盲目相信“低价”“全包”等广告宣传,应详细审查施工方案、施工工期及验收程序的说明,注明材料的品牌、价格、材质和尺寸,避免发生纠纷。

焦点三:新型网络消费问题突出,网络游戏热度不减

互联网服务类投诉已连续多年位居全省投诉第一,2021年共有100943件,占投诉总量26.29%,虽同比下降3.86%,但仍明显高于其他各类投诉。主要问题有网络游戏投诉多,直播带货、跨境电商等新型网购模式投诉增多,视频平台服务争议较大等问题。

省消委会提醒,《电子商务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广告法》《关于加强网络直播营销活动监管的指导意见》等法律规定对电子商务经营者责任有明确规定,游戏网站、视频网站、网购平台、直播平台、平台内经营者、带货主播等各方主体应依法落实相应义务,切实承担对消费者的责任。同时,消费者也要理性消费,选择正规平台、辨别合法商家,消费前仔细阅读协议、充分与商家沟通。网络游戏经营者应严格落实未成年人登录、充值、防沉迷等要求,开发有利于未成年人成长和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游戏,家长也要尽到监护责任,加强银行卡绑定、账户信息查询和支付密码管理,防止未成年人过度充值。

焦点四:美容消费需求旺盛,人身损害纠纷频发

2021年,全省涉及美容美发类的消费投诉有12423件,占生活服务类投诉的27.28%,其中医学类美容投诉有2242件。投诉主要问题有商家缺乏资质、美容效果难保障、人身损害事故频发、诱骗办理消费贷等。

省消委会提醒,我省医疗美容市场发展蓬勃,但行业良莠不齐,美丽消费不“美丽”。政府监管部门应当加大监督执法力度,严厉打击无证行医,严肃查处医疗美容机构及医务人员违法违规执业行为,规范医疗美容行业的发展,保障消费者的人身安全。消费者在接受医疗美容服务时,要选择证照齐全的医疗机构,理性对待美容服务和产品关于功效的宣传,特别是要谨慎选择美容网贷,理性评估风险,认清自身经济状况、还款能力,签订网贷合同时,不假手他人操作。

焦点五:个人信息泄露乱象多,消费者维权举证难

消费者个人信息泄露是近年消费维权工作的热点和难点,2021年《个人信息保护法》颁布并实施,各方对个人信息保护关注度更高。个人信息领域主要存在商家利用垄断地位任意收集消费者个人信息、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淡薄、个人信息在一些行业转卖共用成为风气、消费者举证难维权难等。

省消委会表示,针对家装、电信、房产租售等领域泄露消费者个人信息行为,省消委会去年提起了4宗消费民事公益诉讼,全部取得胜诉,被告被判罚赔款7万多元,并删除非法收集持有的消费者个人信息以及赔礼道歉等。但总体来说,个人信息泄露消费纠纷仍存在举证难、调解难、维权难的情况。消委会呼吁经营者要恪守法律义务,杜绝过度收集、随意泄露、转手买卖消费者信息的行为;消费者也要提高警惕,谨慎使用个人证件,保护好带有个人信息的单据和资料,下载安装App或在第三方办理业务时,留意相关授权权限,防止个人信息泄露。

焦点六:预付式消费顽疾依旧,加强立法监管势在必行

2021年度,全省消委会处理相关投诉65708件,涉及金额高达2.66亿元。当前预付式消费的特点有:一是数额大增长快。预付式消费投诉数量占全省投诉总量17.11%,较2020年同期(49981件)增长31.47%。二是分布广领域多。预付式消费投诉广泛分布于教育培训、健身服务、家政服务、美容美发、养生服务等多个领域,涉及商品与服务,其中服务类投诉比重大增长快。三是调解难度大成功率低。2021年度广东消委会调解成功预付式消费投诉19240件,成功率29.28%,不足三成;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0.8亿元,仅占涉案金额30%。四是维权受多重因素影响。经营者跑路、失联、不配合;经营者资金链断裂、无履约能力、不能承担责任;消费者证据不足、举证不力或维权期待过高等等,均可能影响维权工作开展,导致调解失败。

省消委会建议,立法机关要从立法层面加强,进行专项立法,从准入条件、经营要求、行为规范、监管责任、维权救济等多维度对预付式消费进行全面性系统性规制,夯实维权法制保障;行政机关要强化监管,明确部门监管职责和监管权限,用好用足审批、备案、资金存管、定期检查、执法整顿等有效手段,同时探索第三方存管、先行赔付、强制预交保证金等新型监管制度,提高监管效能;企业要强化遵纪守法意识,增强诚信经营自觉,提升商业道德规范,自觉履行好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法定责任和义务。

【记者】宾红霞

【摄影】石磊 姚志豪

【实习生】冯爔来

【通讯员】粤消宣



编辑 吕虹
校对 牟元凯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