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州,绝对是美食爱好者的宝藏之地!聪慧、刻苦的化州人在美食这一领域似乎有独到的天分,普通食材简单做法也能成就极致的美味,牛腩、牛杂水、拖罗饼、鸡仔饼、糖水、煎堆、牛肚绳汤、水果切……从主食到甜品,把每一个慕名而来的食客的胃安抚得明明白白、满满当当,让他们的开怀从嘴入心,忍不住大喊一声:下次还来!被镜头里的牛杂馋到了。
长岐牛杂水 来到化州,无论大街小巷,到处是牛腩档、牛杂水店。 两个铁锅,一锅牛腩牛杂,一锅牛楠汤,一把剪刀,几把竹签和铁线叉,就是牛腩档的标配。当你不知道吃什么或者赶时间的时候,吃碗牛腩粉就能解决这个难题。化州牛腩档的代表当然是肥姨牛腩档和“剪壹碗”,前者好吃接地气,上过央视,后者深挖化州牛腩文化底蕴,打造品牌,是牛腩档的翘楚。 相比剪牛腩的美名远播,长岐牛杂水的美味真的被低估了!和剪牛腩不一样,牛杂水不下五香料只清炖,讲究原汁原味。 几乎每家牛杂水店都标有“正宗长岐”四个字,但哪家更好吃呢?食客们会用脚投票,能做几十年屹立不倒,来迟就没有的牛杂水店味道肯定不会差。位于下街垌的亚兵牛杂水就完全符合这个条件。老板李亚兵是土生土长的化州长岐人,1990年在长岐卖牛杂,2004年搬到化州市区。32年弹指一挥间,不变的唯有那正宗的长岐味道。 做法是用牛骨吊出高汤,撇去浮沫,再加入近百斤牛杂和两只草鹅一起加盐炖煮。第一次初沸后将牛杂捞出过一遍冷水,牛肚改刀再炖。在慢火中两种肉的鲜甜味充分融合,不分你我。 上牛杂前,服务员会先给每位客人上一碗从大锅里舀的汤,清汤上飘着朵朵绿色葱花,喝一口,味蕾全部觉醒,鲜甜得眉毛都要掉…… 作为主角的牛杂随后登场,切好的牛杂其貌不扬,只有吃进嘴才会发现它的万中无一,口感不软不硬,质嫩弹牙,连最难煮的牛筋、牛肚绳也是爽脆可口。 李亚兵介绍说,他家好吃的秘诀就在于食材的新鲜,老板每天亲自到市场挑选最好的牛腩和牛杂,草鹅也是让乡下农户喂养,每天现杀。更绝的是,一份牛杂带汤25元,饭任吃汤任加,经济实惠又营养美味,谁能不爱?300斤半天就能卖完。 和牛杂同煮的肥鹅可不是配角,捞出斩件淋上上好的花生油和酱油,肉一点也不柴,又香又滑,吃完满嘴留香。一斤50元,每天卖10到12只,来迟就没有!饼和“糖胶” 吃完饭再吃点甜点就再好不过了。化州人做饼非常有一手,拖罗饼就是其中有名的代表,皮色金黄,白芝麻镶嵌其上,馅料丰富,内含椰丝、五仁,口感松软、清香,细嚼回味无穷,其制作技艺早已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除了拖罗饼,化州人也善于制作其他中式甜点,比如鸡仔饼、猪笠饼、绿豆饼、芝麻糖、莲藕糖、花生糖等等。 在民主路一条不起眼的横街里,隐藏了两家几十年的甜点老字号。 橘城饼家创于1989年,不少化州人从小吃他家的鸡仔饼、猪笠饼、芝麻糖长大,是很多人心中最割舍不下、最甜的味道。 店面不大,前面是橱窗柜台,柜台后面是做饼工作台,真材实料,制作过程一目了然。 鸡仔饼的配料很简单,低筋面粉、南乳、花生芝麻糯米粉和肥肉。刚烤完的鸡仔饼,香气十足,甜咸结合得恰如其分,咬一口先甜后咸,先脆后软,里面的肥肉在口腔爆开,滋味无法形容。他们每天做两百斤鸡仔饼,基本能卖完。 店里还有各种饼和糖,年轻帅气的老板坚持使用父亲留下来的老配方,手工制作,不加防腐剂,一袋价格10元到20元,放上一个月不成问题。 橘城饼家斜对面是荣燕糖胶店,也是30多年的老字号,这里货品简单,只有5种糖:白芝麻糖、黑芝麻糖、花生糖、鸡颈糖、莲藕糖,但馋哭路过的小孩不成问题。所有糖的价格一样,每斤16元。任性的老板每天都只做几十斤,卖完就关门。化州糖水 距离民主路300米的中山路有一座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重建于1985年的鼓楼,吃饱了散散步,感受一下化州老城的风韵,再顺便喝碗糖水,生活不要太美! 糖水是化州传统的地方名小吃。在化州,最有名的就是爽爽糖水店,糖水种类60多种,材料无所不包,价格5元至15元不等,分量充足。这家店还有一个特色就是不卖热的糖水,只卖冷藏过的,“爽爽”名副其实。 “这是香芋椰汁西米,店里最经典的糖水。这是芋圆红豆椰奶,这是菠萝糖……”老板娘热情地为客人端上糖水。每一碗糖水均堆足了料,菠萝糖甜中带着清香,喝一口爽到心底,尝一口香芋,绵绵粘糯,充分吸收了糖的甜味,甜得入心入肺。喝完让人不禁感叹,化州果然是茂名的产糖基地,连糖水都特别甜。 爽爽糖水店1998年开业,前两年这个老字号进行了重新装修,风格变得新潮,也更受年轻人喜欢。
官桥煎堆 煎堆的历史可追溯到唐代,是深受民众喜爱的特色小吃。过年过节、进宅入伙、结婚下定都离不开它。煎堆辘辘,金银满屋,煎堆圆圆,好事连连。金灿灿圆滚滚的煎堆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最好吃的煎堆在哪呢?有吃货告诉记者:“当然是在官桥。” 官桥镇旺竹山村的老字号御丰煎堆始创于1928年,现在已传到第三代80后吴志富夫妇手中。 上好的糯米粉、糖和水按一定比例和成粉团,粉团搓成条揪出一个个剂子,就可以开始包了。有椰丝花生馅、豆沙馅和紫薯馅,其中椰丝用慢火炒过,花生也烤过,馅料非常香。炸煎堆火候很重要,小火、中火、大火,按照煎堆的形态和色泽来调节。吴志富用铲子轻轻翻动,等白色的粉团膨胀变圆浮起时就把铲子换成笊篱晃动油面,减少力度。煎堆越来越大,颜色由白变淡黄,再变成金黄时就能出锅了。整个过程大约需要10分钟。 刚出锅的煎堆冒着丝丝热气,稍微晾凉送进嘴边,轻咬一口沙沙作响,外酥里糯,椰丝花生又为煎堆增加了嚼头,香气充盈口腔,越嚼越香。这就是官桥煎堆最大的特色,与其他地方的煎堆硬脆口感很不同。而且3元一个,价格亲民,饱肚又好吃。真想对那些不喜欢吃煎堆的人说——请来官桥! 吴志富说,他投入了数万元购置了自动包装机,包装好的鼓气煎堆能在运输时减少物理碰撞,保持原来浑圆中空的形态。他还准备为官桥煎堆申请化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御丰煎堆还生产拖罗饼、田艾籺、寿桃籺、灰水粽等传统手信,生意非常不错。
牛肚绳汤 牛肚绳是什么?其实牛肚绳也是牛肚的一部分,撕开一层浅绿色的肚毛,剩下的白色部位就叫牛肚绳。柔韧的牛肚绳非常适合焖煮,但是做成汤也是一绝! 而牛肚绳汤做得最好喝的是一家老牌饭店——肥拾饭店,听说来了化州不到那里喝一碗,就不算一个合格的吃货。店里的牛肚绳汤,用靓鸡汤做底,放入牛肚绳用猛火煲,沸腾后加入沙姜、生葱即可。汤色乳白,鲜味浓郁,一汤两味,又有微微刺激的口感,太好喝了。 这家店的白切鸡、青椒炒牛百叶、炒隔生肉等也是到店必点的菜式,好吃的秘诀在于食材新鲜,每天采买新鲜牛肚,连鸡都是自家养的,只用本地老火花生油……老板勇于创新,用心做美食,自然客似云来。 夜幕降临,记者还想寻找另一种化州美味——水果切,芒果、菠萝切成条或块状,撒上陈皮粉、沙姜粉或辣椒粉,解腻又好吃。 来到知名的三十米街,发现街边摆卖的水果切摊主们早已“卸甲归田”,只找到一家入室经营的鲜果切店。虽然没有了以前的氛围,但是城市整洁漂亮,大家生活得更舒心了。
文/茂名晚报记者池榕 通讯员黎贵图/茂名晚报记者梁奈刘锋兰李君平李茜 张丁文 池榕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