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志愿红|当核酸检测“绑管员”,深圳大学老师直呼不易

南方+ 记者

詹明辉第一次听说“绑管员”这个“行话”,是他上岗志愿者的首日——3月3日,到达龙华区民治街道龙塘社区核酸检测点后,他一连干了4天核酸检测“绑管员”。

“大半天下来,一抬头,脖子嘎嘎直响。”这是他最明显的感受:基层工作不好干。

3月2日,深圳大学流行器乐教研室副主任詹明辉看到学院党支部发出的征集志愿者通知,作为深圳市龙华区政协委员的他,立刻报名。“当天就联系上了所在社区,他们安排我第二天上岗做绑管员。”

这里的“绑管员”指核酸检测小程序的绑定管理员,主要负责给“队长”发管,以及将每一组(10人)人员的信息扫描录入到小程序里。

1

他所在的核酸检测点紧邻小区,每天下午2点到晚上10点开放。人多的时候,8个小时内做核酸的队伍都见不到尾。每扫完一人,绑管员们一般会报出扫码人的姓名进行核对,以防扫错。

“责任很大。如果有一个人信息错了,后面10个人就全错了。”詹明辉说坦言,这个事儿不难,但是对专注力和耐力要求很高,“要核对好管子上的码,网不好的时候容易扫错,所以不能有一点分心。一些人因为绑定的信息不一样,我们需要在医护人员的小程序里帮忙调整。”

1

一方面工作的细致度高,另一方面排队的复杂人群,对志愿者的心态提出了挑战。怎样在高强度工作中保持好心情?面对不配合的居民该如何处理?

在工作过程中,詹明辉会努力调整好状态,面带微笑,每扫一个码都会对居民说谢谢。“互相理解很重要,我也知道,他们排队也不容易。”

1

但是也扛不住有些“捣乱”的居民。他曾遇见一个50岁左右的中年妇女,穿着很体面却非常心急。“安全起见,我们一般会让队伍在核酸检测医护人员附近空出一段距离,但她一直要急着往前走。扫完码了见到旁边那一队没人了,又直接跑过去测。”

还有的居民不理解,为什么一定要扫特定的码。“粤核酸4和粤核酸5是不同检测公司的,扫错了是检测不出结果的。但是有些人依然听不明白。”

对于如何解释都解释不通的居民,詹明辉只好自我调节:“按照平常我可能会发脾气,但是在这个岗位上就会努力地压制自己的情绪。”他感受到了一线工作人员的不易。

1

詹明辉还是深圳市青年联合会常务委员、深圳市打击乐协会会长。“我第一天发了个朋友圈,后来有打击乐协会的会员说想和我一起去。”在他的感染下,他的学生和协会会员也陆续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

【记者】郭悦

【统筹】张玮

编辑 杨溢子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