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街排排站①|“人手一杯奶茶”背后,中山商业中心在哪里?

中山经济观察
+订阅

一个鲜为人知的数据是,中山人在全国能排进“最爱喝奶茶”榜单的前三位。

根据《中国潮经济·2021网红城市百强榜》,中山每百万人茶饮店拥有量达到1097.31,排名全国第三位。相比榜单前两位的三亚、海口和身后的珠海,作为工业城市的中山“人手一杯奶茶”,形成了一种“反差萌”。

中山每百万人茶饮店拥有量达到1097.31。图片来源:《中国潮经济·2021网红城市百强榜》报告

中山每百万人茶饮店拥有量达到1097.31。图片来源:《中国潮经济·2021网红城市百强榜》报告

榜单并不仅仅指向中山人“爱喝奶茶”这件事。每百万人茶饮店拥有量,实际上显示了中山商业经济的高度发达。

数百年的香山商贸历史传承下商业基因。上世纪90年代, 融合了西方古典建筑风格与南洋骑楼特色的孙文西路成为国内第一条文化旅游步行街。90年代末,岐江河畔,中恳百货正式开张。岐江河西岸的中垦商圈实现了与东岸的富华商圈连接,一河两岸的商业盛景赢得了“中山尖沙咀”的称号。

2004年起,大信·新都汇、假日广场相继开业,中山商圈也从岐江河沿岸向经济强势增长的镇街拓展,各镇街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大型商圈。商业经济的均衡发展是中山“专业镇时代”的特色。

而在过去10年中,中心城区首位度提升的主旋律下,中心城区的商业经济愈加发达:2012年利和广场、2014年兴中广场,以及后来的金鹰广场、天奕国际广场等,一座座“城中之城”崛起,中山商业综合体密度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而从目前城区的建设情况看,未来几年仍有不少商业综合体集中上市。

经济数据佐证,以东区、石岐街道为代表的中心城区商业中心地位越来越突出。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来看,全市社消零排名前5的镇街分别是石岐、小榄、火炬区、东区和西区。

中山城区。 南方+ 叶志文 拍摄

中山城区。 南方+ 叶志文 拍摄

社消零数据反映了不少有趣的现象。首先,小榄、火炬分列2、3位,表现很强,其中小榄已经非常接近石岐,有可能在今年实现超车。两个“工业核”的表现与人口关系很大:根据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小榄与火炬开发区目前常住人口数排名全市前二。

社消零排名第一的石岐,其人口数在全市却只能排在第5位;东区排在其后,西区更是只有约13万的常住人口。石岐、东区、西区进入榜单前5,表现出传统商贸中心强大的消费表现力,不得不说是大型商业综合体集聚的功劳。

中山镇街202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前十位。 南方+ 廖瀚 制图

中山镇街202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前十位。 南方+ 廖瀚 制图

消费之外,更能体现中心城区商业及现代服务业聚集度的数据是第三产业增加值。2021年,这项数据由具有大量甲级写字楼的东区拔得头筹,达291.2亿元,与身后的石岐街道拉开了超过70亿的差距。

甲级写字楼的崛起,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创造了空间。从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来看,东区、石岐均超过88%,远远甩开其他镇街,中心城区的“城市中心”地位与功能性特色已经非常突出。

2021年镇街三产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 南方+ 廖瀚 制图

2021年镇街三产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 南方+ 廖瀚 制图

中山的商业中心在哪里?这一问题的答案在未来很长时间内可能都不会改变:随着岐江新城加快建设,未来很长时间内东区、石岐街道都将在三产增加值及社消零上继续领先全市。

与此同时,经济数据显示,中心城区还有许多挑战需要克服,如消费增长乏力、商业库存去化周期较长、甲级写字楼入住率较低、高端服务业发展势头较慢等城市化过程中的共性问题。2021年,东区、石岐、西区等经济增速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在消费乏力的背景下承受了明显的压力。中山“强心”之路,还有很长。

【采写/制图】南方日报记者 廖瀚

【摄影】南方日报记者 叶志文

镇街排排站②|中山工业“双子星”,各自优势是什么

镇街排排站③|中山小镇,能留下哪些“记忆点”?


编辑 李姗恒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