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国热词
健康中国行动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健全疾病预防控制网络,抓好公共卫生队伍建设,提高重大疫情监测预警、流调溯源和应急处置能力。深化公立医院改革。规范医疗机构收费和服务,继续帮扶因疫情遇困的医疗机构,补齐妇幼儿科、精神卫生、老年医学等服务短板。支持中医药振兴发展,推进中医药综合改革。着眼推动分级诊疗和优化就医秩序,加快建设国家、省级区域医疗中心,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市县延伸,提升基层防病治病能力,使群众就近得到更好医疗服务。
近年来,广东以实施高水平医院建设为牵引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整体实力。图为去年6月,中山一院开展世界首例“无缺血”心脏移植手术。南方日报记者 张梓望 通讯员 刘星亮 摄
会场声音
居民医保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分别再提高30元和5元、完善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办法、加强罕见病用药保障……在卫生健康与医疗保障领域,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发出了实实在在的“民生大礼包”,在会场内外引发热议。全国两会期间,广东代表委员围绕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完善公共卫生体系等话题积极建言献策。
借互联网技术提升基层诊疗能力
当前,广东正加快构建与巩固“顶天立地”医疗卫生大格局,其中在“立地”方面将重点实施“强基层”新三年工程等,着力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刘冠贤长期奋战在医疗一线,对健康广东建设有着深入思考。对于推动分级诊疗和优化就医秩序,刘冠贤认为,应加强基层医疗人才的培养,促进医疗数据和信息互联互通。
今年参会,刘冠贤便建议完善医疗机构防控信息管理系统,建立全国互联共享的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网络信息管理系统,为全国科学有序开展出生缺陷防控提供技术支撑。
对于利用新技术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多位代表有着共识。
“‘AI医生+互联网技术’是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的利器,智能医疗设备、全科疾病智能诊断应用及远程医疗技术的应用,将有助于提升基层医生诊疗能力,实现精准诊断。”全国人大代表、清远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周海波说。
全国人大代表、阳江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黄晓渝也建议,要通过互联网技术,将优质医疗资源贯通至基层健康管理全过程。
“例如,智能可穿戴设备的远程监测服务能够连续跟踪、记录患者病情,完善基层健康管理链条。”黄晓渝说,目前智能可穿戴设备远程监测服务仍缺乏明确定价及配套医保支付政策,未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效果。
黄晓渝建议,应探索将智能穿戴远程监测服务列入医保支付体系,建立费用分担机制。各级医疗机构应积极加强建设网络医院、智慧门诊,充分借助互联网技术为群众提供更加便利的医疗服务。
在急诊科建立传染性疾病监测哨点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健全疾病预防控制网络,抓好公共卫生队伍建设,提高重大疫情监测预警、流调溯源和应急处置能力。
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卢传坚结合临床工作和调研,提出了构筑“医防融合”疫情常态化防控体系的提案。“防控疫情,‘早发现’是关键。”卢传坚说,除发热门诊外,各医疗机构的急诊科是“医防协同”的最佳结合点,更是常态化防控的关键窗口。她建议加强各级医疗机构急诊科建设,建立传染性疾病监测和预警联动的哨点,及时发现急诊病人的疾病特点和趋势。
对于推动疫情防控“关口前移”,卢传坚认为,可以加强社会急救大平台建设,利用这一平台进行数据收集和信息共享,力争缩短重大传染病预警反应时间,为完善我国公共卫生应急体系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同时,加强社会药品零售的大数据监控,通过对线上、线下药店的药品销售数据分析发现疾病流行趋势,做好预测预警与客观研判,及时提出科学合理的应对策略。
在全国人大代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感染病中心首席专家蔡卫平看来,广东要创建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示范省,一定要构建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特别是要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完善基层公卫体系。
广东实招
广东以高水平医院建设为牵引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整体实力
建设50家高水平医院 实现21个地市全覆盖
百岁老人李春秀因不慎滑倒导致左股骨颈骨折,2月28日,她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接受了髋关节置换手术,手术仅耗时30分钟。术后第二天,她就能下地做功能康复训练了。
近年来,广东着眼创建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以实施高水平医院建设为牵引,提升广东省医疗卫生服务整体实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高质量的医疗卫生服务。
2018年,广东启动高水平医院建设。2019年9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广东省政府签约共建1个国家医学中心和7个区域医疗中心。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相继在广东落户。
2021年,在建设第一期30家高水平医院的基础上,广东遴选新增第二期20家医院进入高水平医院建设行列,实现全省21个地市高水平医院建设全覆盖。
高水平医院建设开展以来,各家高水平医院获得省财政3亿元建设资金支持,围绕“技术、科研、人才、学科、制度、示范”六大任务主动作为,发展进入“快车道”。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从强化疑难急危重症救治能力、建设精准医学创新研究平台、打造国际一流创新研究团队等五方面着手,打造广东国际精准医学中心。
广东省人民医院以强“心”、健“肺”、壮“肾”、敬“老”、安“宁”为主线推动高水平医院建设,并形成以东川路院区为中心,白云、黄埔两个分院区的“一体两翼”新格局。
广东省中医院建立全国首个治未病中心和中医慢病管理中心,在全国率先建立中医经典病房,探索纯中医药治疗急危重症和疑难复杂疾病的疗效,并搭建平台提升中医药救治新发突发传染病能力。
广州医科大学正建设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加强“医教研防管”五大功能建设,突出疑难危重症救治、高层次医学人才、科技创新、疾病防控及应急救援等方面能力建设及高水平医院管理。
梅州市人民医院打造疑难复杂重症救治的医疗高地、打造高水平临床科研型医院、强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建设、建设智慧医院,2020年实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零的突破……
2021年,为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广东高水平医院建设还启动高水平医院跨区域联动项目。2021年至2025年,省财政将分5年投入5亿元,由排名靠前的高水平医院分别对河源、汕尾、潮州、揭阳、云浮等5个地市人民医院实施5年的“一对一”紧密型帮扶支持。
随着高水平医院建设进一步推动实施,广东卫生健康事业正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为疫情防控和提升人民健康水平打下坚实基础。
【原标题】
广东代表委员热议推动分级诊疗及完善公共卫生体系等话题
促进医疗数据和信息互联互通
【记者】卞德龙 朱晓枫 韩安东 陈理 周甫琦 李秀婷
【统筹】卞德龙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