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丨重拾“感谢之心”!2022年必定万事如意!

广东盛和塾
+订阅

感谢,是一种由内而外的感情,我们感谢别人的同时,也要感谢自己的心灵,感谢生命能够存在这样一段经历。

人生道路绝非一帆风顺,花海漫野也好,荆棘遍地也罢,都是人生路上的风景,没有荆棘坎坷的衬托,怎显得出花海平坦的顺利?

花海提升的是修养,荆棘磨炼的是心性。这些都是生命的宝贵财富,值得所有人表达感恩。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这些都是对感谢生命的诠释。

稻盛和夫表示,现在社会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尤其是年轻人,总是感觉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来,在心烦意乱之下,就容易产生消极的情绪,做出过激的行为。

有些人炒股失利,导致工作丢了,并因此感情破裂,从而有家难回。这些一连串的悲惨遭遇会把一个人逼疯,当他站在高架桥上,望着桥下不时泛起波浪的河水,心中一定会想:跳下去吧,跳下去就不用这么痛苦了。

这时候若是有人来劝,他或许会更加激动:“凭什么别人都比我幸运?凭什么是我要走上这一步?”此时的他,内心只剩下了生命中的负面情绪,完全感受不到生命的温暖和意义。

“家徒四壁,众叛亲离,还有什么值得庆幸的呢?”

“起码你还活着,活着就是幸福,这个世上有多少人千方百计地想要活着,你又有什么理由不去感谢生命呢?”

活着就是幸福,活着就会有希望,懂得感谢生命,人生才会精彩。

稻盛和夫说:“懂得感谢是非常重要的,不仅是感谢帮助了我们的人或事,还有我们周围的一切。人是群居动物,生活在社会大集体中,不可能脱离社会独自生活。自然中的空气、水,社会中的食物和社交,都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元素。是它们的存在,让我们能够顺利地生存下去。所以,能活着,就值得感谢。

“活着就可以感受到幸福,这颗感受幸福的心会让我更加感恩地活下去……要善于对自己周围的一切说‘谢谢’,即便是违心说谎,也不要吝啬说一声‘谢谢’,因为‘谢谢’就是有声的微笑,总有着令他人愉悦、令自己轻松的力量。”

稻盛和夫表示,他就是凭借一颗感恩之心,才走到了今天,才在这样的价值观下取得了如此的成就。

“感恩”自稻盛和夫少年时候起便深深地扎根于他的内心,稻盛和夫上小学之前,日本还处于一片战争时期,自明治时期以来,在“废藩置县”的政策之下,“佛释之道”也遭到了镇压,稻盛和夫的父母与居住在偏僻山村中的几位亲戚只能偷偷拜佛,佛龛和佛像被他们藏在山中一处偏寂房子的壁橱里,就是这些人使得日渐消亡的佛教留传了下来。

有一天,稻盛和夫的父亲带着他来到了深山里那处供养佛堂的房子,他们在天黑的时候出发,提着一盏微亮的油灯,步履蹒跚地走在起伏不平的山路上。

奔波了几个小时,他们终于来到了一间破旧的房子面前,一位和尚打扮的人面门盘坐在一个蒲团上,他的身后站着几位双手合十的小孩子,看上去像是小学生。

和尚仔细看了看稻盛和夫,微笑地对父亲说:“这个孩子没有问题,以后就不必再来了。”然后和尚就和颜悦色地对稻盛和夫说:“孩子,你要记得,只要你还活着,就要诵念‘南无阿弥陀佛,谢谢’,每天都要向佛陀表示感谢,不要忘记啊。”

和尚最后向父亲说道:“这个孩子若是能够做到我说的那样,今后的人生路必定会非常顺畅,他是个懂得感恩的孩子。”

稻盛和夫随后就随父亲离开了,提及此事,稻盛和夫表示当时的场景仍然历历在目。稻盛和夫一直遵照那位和尚的吩咐,几十年如一日,从未间断过。

后来,稻盛和夫开启了创业之路,成为一名企业家。在公司的经营过程中,他经常会到外地出差,每到一个地方,如果遇到基督教的教堂或是伊斯兰教的清真寺,稻盛和夫都会进去虔诚地参拜一番。

在祈祷的过程中,稻盛和夫依然会低声诵念“南无阿弥陀佛,谢谢”,这种感谢之心随着稻盛和夫的生命一直延续着。

稻盛和夫一直坚信,正是这样的虔诚塑造了今日的自己,也造就了如今的京瓷公司。

花甲之年,稻盛和夫皈依佛门,学习禅宗的道法。他每天的功课是诵读禅宗经书,但是完成功课的最后,稻盛和夫总会再加一句“南无阿弥陀佛,谢谢”,并一直持续到现在。

在日本,“谢谢”一词的寓意表达的是原本没可能的事情,却奇迹般地发生了,这包含了幸运,所以是非常值得感谢的。

稻盛和夫在创业之初,并没有想过自己将会取得多大的成就,而如今的京瓷、第二电信电话公司,都取得了如此大的成就,这是稻盛和夫一己之力所无法办到的,用稻盛和夫自己的话说便是:

“不可能的事情居然成真了,所以,我应当用‘谢谢’‘真是相当难得’之类的词语去表达自己的感谢之情。”

懂得感谢自己的生命,才能在生命中获得幸福感。稻盛和夫说:

“生命是神明赐给我们的最宝贵的礼物,对此,我们应当常怀感谢之心。因为活着,我们收获了亲情、友情、爱情;因为活着,我们领略了绚烂多姿的风景;因为活着,我们才有了此刻值得感动的人生。所以,活着就是幸福,活着就要感谢。”

一个人只有心存感恩之心,才能够拥有一个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正如稻盛和夫所说:“人只要懂得感恩,就能够改变人生。感恩不只是一种生活态度,还是较高的思想境界。所以,拥有感恩之心的人,不只会是一位哲学家,更会是一个智者。”

人生在世,不可能事事如意,当我们面临失败的时候,不要总是一味地埋怨或者消沉,而是应该满怀着感恩之心,从跌倒的地方再次爬起来。

不管在人生的道路上遇到多少挫折和困难,如果我们时时能用感恩的心来对待,那么总有一天,它们都会为我们让路。

稻盛和夫认为,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会感到很快乐,并不是因为赚了多少钱,获得了多高的荣誉,拥有多美丽的外表,关键在于我们常怀一颗感恩的心。一个不懂得感恩的人,即便是家财万贯,他仍然会是一个贫穷的人。

但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即便身无分文,也会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所以,懂得感恩的人,绝不会是一个失败的人。

2014年6月30日,稻盛和夫与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在杭州西溪湿地的太极禅苑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谈话。

稻盛和夫说:“马云先生,这算是我们第二次见面,我感到非常荣幸,您现在可以算得上是IT行业的神话了。”

马云笑着说道:“中国有句古话叫作‘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那年和您交流之后,我真是受益匪浅。是您让我明白做企业就要像做人一样,必须时刻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经营。阿里很幸运,这15年来,有太多的人在关注它,支持它的成长。它能够走到今天,应该感谢很多人。

“别人都说阿里的壮大是我的功劳,其实它的成功是很多人努力的结果。有客户和合作商的支持,还有几万名员工的辛勤付出,甚至连竞争对手的排挤,都给了它发展的动力。所以,阿里今天的成果,并不是我马云的功劳。

“阿里是穷孩子出身,是一点一滴地成长起来的。这么多年来,阿里始终感恩今天,感恩昨天,感谢所有支持和排挤我们的人。我们一直都知道,今天发展得好,并不代表明天也能够发展得这么好,所以在阿里的运营信条里,感恩始终是最应该坚持的原则。”

稻盛和夫听完马云的话,发出由衷的赞叹,他和马云的想法是一致的。不管是人还是企业,如果失去感恩之心,那么它必将失败。

企业的经营就是一场修行,而修行修的就是善。

感恩是善的起点,也是终点,一个不懂得感恩的企业,即便有再多的人才,再雄厚的资本,它早晚都会失去生存的机会。

感恩之心能够消灭很多天性中的“贪、嗔、痴”,让人自觉树立起对他人的责任感,而不会只想着自己的利益。

感恩心是一切美好品质的来源,因为心存感恩,所以胸怀宽广。胸怀宽广的人,自然会去关心、爱护和帮助别人。

稻盛和夫说:“正是‘南无、南无、感恩’这句话,开启了我的信仰之心,也是它让我懂得感恩。经常默念这句话,我的心态就会随之发生改变。不管面对什么样的情形,我都能够心存感恩,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走正确的道路。”

虽然要做到心存感恩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我们必须把“心存感恩”这个想法灌输到脑子里。遭遇困难的时候,感谢上天赐予成长的机会;好运当头的时候,感谢幸运之神的临幸。

在稻盛和夫看来,人只要懂得知足,即便拥有的时间再短,也能感受到幸福。

比如,当你很饿的时候,能够吃到一碗泡面,就是一种幸福;当你疲惫不堪时,能够安静地沉睡十分钟,也是一种幸福;当你摔了一跤时,能够安然无恙,也是一种幸福。

所以,幸福其实离我们很近,它就在我们身边。可是如果我们不懂知足,就不可能感受到它的存在。只要懂得感恩,那么在任何时候,我们都能够立刻变得幸福起来。

2014年6月,稻盛和夫在与马云见面之后,又和现代联合控股集团董事长章鹏飞进行了一次交谈。

章鹏飞问盛田和夫:“如果想做成一家百年企业,最需要拥有的东西是什么?”

稻盛和夫回答道:“我二十多岁开始创业的时候,并没有多少资金,也不知道是否能够成功,但公司里的员工还是愿意跟着我。当时的条件非常艰苦,但他们依然对我不离不弃,我很感谢他们。可以说,我今天的成功,都是他们给予的。所以我一直觉得,不管是谁,想做成功一个什么样的百年企业,最需要拥有的就是一颗感恩之心。”

如今,稻盛和夫在事业成功后,将主要的精力都放在慈善事业上,他说他要用这种感恩的形式来回报社会。

其实,我们也应该像稻盛和夫那样,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工作,去学习,然后在取得成就之后,怀着一颗感恩之心,来改变自己和他人的人生。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