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荔巾帼 | 这位荔湾的90后“大花旦”,变身公益课堂讲师

广州荔湾发布
+订阅

每一个平凡的巾帼志愿故事都值得记录,每一份真诚的善举都应该得到赞扬。2022年,荔湾区妇联面向全区各行各业发起了“美荔巾帼志愿者”评选活动,最终选出了12位最具代表性的巾帼志愿者(点击查看活动回顾)。今天,让我们来一起认识其中一位,粤剧非遗传承人——唐沛文。

看不完的青山绿水

听不厌的粤韵清音

粤剧是岭南传统文化

最具代表性的名片之一

而这位“90后”花旦

以粤剧传承为己任

变身公益课堂讲师

把粤剧艺术送进校园

舞台上,她是当之无愧的大花旦;舞台下,她是桃李满园的粤剧教师;如今,她更是荔湾区第一位“90后”粤剧非遗传承人——唐沛文。近年来,她致力于荔湾粤剧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工作,不仅积极参加“粤剧进校园”活动,还担任广州粤剧艺术博物馆的公益课堂讲师,为孩子们传授粤剧技能和知识。

出身梨园

耳濡目染中钻研粤剧

唐沛文出生在东莞的一个粤剧世家,爷爷是不仅是粤剧爱好者,还是在当地的“私伙局”担任伴奏的乐师。舞台上精美的头面、融合广绣技艺的戏服、余音悠长的唱腔,都让唐沛文向往不已。在日复一日的耳濡目染下,小小年纪的她立志要成为一名粤剧表演者。

2006年,唐沛文考入广东粤剧学校(现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主修花旦、青衣等角色,系统学习粤剧艺术。毕业后,在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留校任教期间,唐沛文根据少年儿童的特点,摸索出一套少儿粤剧艺术教学法,并创编了一批适合儿童学习的新题材的粤剧剧本。

致力传承

创新粤剧教学形式

2016年,唐沛文进入粤剧艺术博物馆负责少儿粤剧传承基地教学工作,创建了“馆校合作”模式,共建“生源培养基地”,并与周边的小学合作开展公益课堂,培养粤剧传承后备力量。如今,传承基地建立分部4个,分别是三元坊小学、詹天佑小学、西关培正小学及蒋光鼐纪念小学,共培养学员400余人。

每个学年,唐沛文都会带领其他讲师一同前往合作学校里挑选小学员,孩子们的嗓音、身体资质并不是选择的首要条件,一颗热爱粤剧的心和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才是她最看重的。一般情况下,少儿粤剧传承基地每一年都会挑选120名一年级的小学员进入基础班,主要学习粤剧的“唱念做打”及“手眼身法步”等基本功。而孩子们经过一年的刻苦学习后就可以进入提高班继续进修,学习排练一套完整的少儿粤剧了。

每周二至周六,少儿粤剧传承基地都会利用孩子们放学后的时间开展公益课堂,而唐沛文也逐渐从一个初出茅庐的“90后”花旦,变身成为孩子们心目中和蔼可亲又兢兢业业的“唐老师”。

在教学过程中,唐沛文除了注重粤剧表演的教学,更希望粤剧艺术能够在孩子们的心中生根发芽,从而影响更多的家庭、更多的市民主动了解粤剧这一项非遗文化。为扩大粤剧艺术普及面,在唐沛文的积极推动下,粤剧艺术博物馆每个月都会开展2场面向全广州市民的研学体验课,市民游客除了能够了解粤剧历史,还能近距离面对面地欣赏粤剧演员华丽的舞台妆扮和眉目传神的精彩演绎,来自少儿粤剧传承基地的小学员也会为现场观众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通过新颖的授课形式,结合专业知识讲解,动作示范,学员互动,让大小朋友们在欢乐的氛围中学习粤剧知识,也为市民游客送上了粤剧表演的文化盛宴,让大家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唐沛文培养的学生也屡次获得了代表少儿粤剧最高殊荣的全国小梅花荟萃金奖、广东省小梅花荟萃金花奖以及代表少儿曲艺最高殊荣的“明日之星”称号。

在教学期间,为结合新时代艺术的特征,唐沛文不断创编适合青少年学习的粤剧剧本新题材。编导了小粤剧《行当展示》《不知羞》《校园欢歌》,折子戏《和尚下山》《春草闯堂》《红线盗盒》《飞兵奇袭沙家浜》《黄飞虎》《白水滩》等一批优秀作品。短短几年时间,基地成绩斐然也获得各方关注,于2018年基地成功申报为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

粤剧惠民

助力荔湾文旅发展

除了负责少儿粤剧传承基地的教学工作,在粤剧艺术博物馆的大力支持下,唐沛文还积极组织策划了“粤剧嘉年华”“广福畅曲惠民活动”等备受欢迎的粤剧公益活动。参与策划海内外华人粤剧粤曲展演、2019年粤港澳粤曲唱作竞赛、“红豆生辉”青少年粤剧粤曲大赛、粤韵同声——第二届粤港澳粤曲展演、何车粤艺大讲堂等大型活动。其中“粤剧嘉年华”已成为荔湾区特色品牌活动,并成功举办四届。

“广福畅曲惠民活动”也深受民间文艺团队喜爱,每年吸引多达200多支的穗港澳文艺团队参与,极大地活跃荔湾区的群众舞台。几年来,举办的活动吸引了大批游客,惠及群众194余万人次,助推荔湾区文化和旅游发展。

谈到对少儿粤剧传承基地未来发展的期许,唐沛文表示:“一直以来很感谢粤剧艺术博物馆以及合作院校对于粤剧公益课堂的大力支持与帮助,给了热爱粤剧的孩子们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机会,我们以后也将继续发挥共享文化空间的优势,在努力培养少儿粤剧表演人才的同时,为广州市民提供更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丰富广州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唐沛文把粤剧粤曲艺术的传承工作视为己任,把青春和热血贡献给粤剧教学事业,切切实实为粤剧艺术在青少年中的普及、传承做出贡献,在推动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和“四个出新出彩”上展现巾帼力量。

往期回顾

美荔巾帼 | 在荔湾成长创业的她,以公益慈善反哺社会

【文字 广州荔湾发布编辑部 陈诗颖】

【图片 受访者提供(部分图片源自广州荔湾发布往期)】

【编辑 邓菲菲】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