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偏见的00后醒狮少女

南方周末
+订阅

▲广州市白云区人和镇南兴合兴堂女子醒狮队成员合照。队员们年龄最小的5岁,最大的19岁。传统狮头多为红黄黑三色,紫色狮头是合兴堂专门为女生定制的。 (受访者供图/图)

全文共5427字,阅读大约需要12分钟

传统醒狮讲究刚猛威武的风格,而女生在舞狮时体现出不同的优势。“通过对狮子表情的控制,表现狮子的喜怒哀乐,包括它的行走、观望、瞭望、戏水、舔毛等,表现这些不一定靠力量,这是技巧的东西。”

本文首发于南方周末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文|南方周末记者 朱圆

责任编辑|邢人俨

电影《雄狮少年》里的女阿娟,埋下了故事的另一条线。正是她精彩的高桩舞狮表演,引领男阿娟走上了舞狮之路。性别、家境相异的两人命运暗自呼应。当男阿娟离开故乡到广州打工时,意外重遇了女阿娟。她开车载了他一程,告诉他家里人不希望一个女孩子一直舞狮,做完推广大使,自己就不再参加比赛了——即便她舞得非常好,曾拿下大赛冠军。

传统舞狮运动中,女性极少拿起狮头,披上狮帔;现实中舞狮的女性“阿娟”们,也更难获得他人的理解与支持,需要克服更多阻碍。

中国舞狮分为南北两支。南狮原名瑞狮,由于“瑞”字粤语发音同“睡”,随着20世纪“中国先睡后醒论”的广泛传播,深具民族忧患意识的国人将其改为醒狮。如今,醒狮多流传于中国广东、广西及东南亚各国华侨社群中。在广东境内,醒狮主要分布于佛山、广州、遂溪、深圳等地。

“醒狮在以前也叫雄狮,这个雄不是英雄的雄,而是男性那个雄性的意思。南狮没有公母之分,不同于北方,北方那个狮子舞一出就一对,表示一公一母。女孩子舞狮是这十来二十年的事吧,以前挺少的。”广州市武术协会龙狮委员会主任李国雄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2021年12月,第五届广州市青少年醒狮表演赛群狮金奖和最强鼓乐组合奖,皆由合兴堂女子狮队摘得。这是一支由5岁至19岁女生组成的醒狮队,大部分成员在读初中。在广州,像这样完全由女生组成的民间狮队并不常见。

合兴堂之前已成立男子狮队,2018年,狮队吸引了几位女生参与。过年时,教练余卫钊带着她们参加商演,被商场老板娘看不起,余卫钊感到心头有根刺插在那里。“2017年、2018年了,还重男轻女”。

余卫钊的徒弟张哲亮回忆,“新狮头买回来有个点睛仪式,有两个女孩子舞得非常好,我们就安排她们表演其中一个节目,但是因为村民的反对,又把她们换下来,换成男子上了。”

2019年暑假,余卫钊和张哲亮决定,无论如何都要创建女子醒狮队。

专门定制的女孩用的狮头到了,队旗买回来了,慢慢地,队伍组建起来。2021年,合兴堂女子狮队在国家级网络比赛中获得第一名,打响了自己的名字,昂起了头。“以前大家可能都觉得不行,或者根本就没把女孩子放在眼里,但是那一次拿了奖之后,村民还有附近的家长都觉得原来女孩子是可以的。”张哲亮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她们拿下的奖杯,如今在柜子里已排列得满满当当。

1

“要付出更多时间,

才能达到男生正常的水平”

2022年2月中,雨水节气,广州最低气温跌至5度。早晨8点,广州南大狮队已经抵达越秀区的长江服装城为表演做准备。扎着低马尾的20岁女生陈晓欣,在队伍中尤为显眼,她是队里唯一一个女生。

热场开始,她拿起鼓棒,在三只鼓的中间那只后面站定,手举起落下,鼓点倾泻而出,换片时,由她负责打出一段节奏,其他乐手再接着合上。

大堂表演结束是扫场。陈晓欣解释,扫场是春节后商家开业才有的,狮队要到每间店铺门口采青。她举起红狮头,和狮尾的男友互相配合,钻进店铺里。店老板摆了一个发财阵,盘子里盛着桔子和100块钱,和计算器围成一圈。狮子低头在计算器上按下一堆8,“衔”给老板,口里说着吉祥话:“老板今年发大财。”

不舞狮子时,她将鼓棒紧握在手中,也想打鼓的另一个男生拗不过她,只能打镲,还略带委屈地说:“太轻松了,一点都不好玩。”

扫场持续到下午3点左右,中间没有吃饭时间,大家只是在走动的过程中塞一些橘子和饼干垫肚子。短暂的休息时间,陈晓欣在针织打底衫和队服外套之间加了一件薄薄的长袖T恤。

生长在珠海的陈晓欣,也像合兴堂女子狮队的队员们一样,对乡下的舞狮民俗充满感情。小学低年级时,村里有喜事,请来狮队表演,她看见女生在打镲,觉得“好帅”。直到2016年,在技师学院加入醒狮社团,这颗深埋在心里的种子才开始发芽。

身为女孩,她与舞狮的缘分姗姗来迟。“小学时,女生都是很害羞的,不好意思向那些师兄提问,加上他们也比较传统,觉得女生可能学不会,再加上也很少有女生去学。所以,他们没有特别训练女子怎么玩。”

学校第一次表演前,六队女生里只有两队可以入选。表演本身难度不高,“教练觉得是女生,甚至选了《江南style》的音乐,动作也比较随意,只在最后有一个站腿的难度动作”。陈晓欣和狮尾女生做得没那么稳,落选了。

失落的两人听教练说一个月后有比赛,开始勤奋备战。其他女生觉得太累,不愿意再认真练习。陈晓欣理解她们,“女生坚持下去更难,因为要付出更多时间,才能达到男生正常的水平”。

最终,只有她们俩坚持了下去。那年比赛,她们选上了,此后的两届比赛也都是陈晓欣和狮尾女生搭档“出征”。

毕业后,她先后加入过几个狮队,但领队觉得女生力度不如男生,每次有比赛或商演,都不让她去,甚至连鼓都很少让她打。陈晓欣最终选择了南大狮队,在这里她感到被接纳和被支持,“我想干嘛都会成就我,把我当成自己人”。

每个周末,陈晓欣都会跟着狮队商演。她发现,“女狮子”参加商演在广州很受欢迎,“可能有些地区的人会不喜欢女生,觉得男主外女主内;但是,也有很多老板看到女生打鼓、舞狮,就会很开心。”

珠海00后女生陈晓欣在学校社团学习醒狮,毕业后加入民间醒狮队,继续自己的爱好,成了清一色男生狮队里的“国宝”。(受访者供图/图)

2

“她们的意志力或者精神,

和男孩子是一样的”

“醒狮不同于武术,武术有国家规定套路、民间传统规则,它的评分比较细一点。醒狮比赛是这十来年才正式踏入轨道,分组别,以前比较杂,从几岁到几十岁的都混在一起。”李国雄向南方周末记者介绍。

李国雄为广东省龙狮锦标赛做过十余年裁判长,在赛场上,也看过不少精彩的女子醒狮表演。印象最深的是广中医针推科的女生演绎的传统的醒狮出洞。“因为广中医有个武术队,她们有功底。那些弓步、马步、虚步、麒麟步、跳跃等等很有武术的韵味,演绎得很好看。”

“优胜在体型,大家都差不多是一个年龄段的女孩子,所以比较合拍,而且基本功也比较好。”李国雄选中了合兴堂女子狮队,准备送她们参加2022年7月的省赛。

省赛女子组分为少年、青年、成年三个年龄段组别,成年组是31岁到55岁。参赛人选并不来自同一支队伍,因为这个年龄段的人多数已为人母,平时很难凑齐这么多成年女子来参赛。“成年组有几个以前是专业武术运动员。”李国雄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对于女性结婚生子后难以继续舞狮,陈晓欣有不同看法。男友和她一样爱舞狮,“不存在以后结婚生子就没有机会了,(甚至)可以带自己的孩子接触这一行。”

不过,在小学教体育和舞狮的她,时常因孩子们注意力不集中感到挫败。“就算他们转走了也没有关系,因为脑海里会记住,以前小学有一个老师教会自己舞狮,会把这个东西传承下去,也会告诉身边的家人朋友。”

如今,醒狮作为体育课程或社团活动,走入了越来越多校园。在广州,开展醒狮活动的幼儿园、中小学、高等院校、职业学校有176所。李国雄在一些小学、大学和技工学校兼职教练,观察到自己教的学生里,男女比例基本对开。

张哲亮在广东石油化工学院读本科时,创建了弘扬醒狮队。作为第一任队长的他曾对女队员说,不用那么辛苦,负责一些简单的部分就可以了,“这也是个人偏见,我当时没有意识到这件事情”。

她们私下向他反映:“你这样有点歧视我,我也想跟男生一样去舞狮。”

张哲亮开始按照男生的训练方法让她们练习。一次才艺大赛表演前,一名女生蛙跳跳到吐了,眼泪跟着往下掉,但她洗了一把脸,回来对张哲亮说:“我还可以。”

“女性体力上会稍微不如男性,但她们的意志力或者精神,和男孩子是一样的。”女子队成立后,当时流泪的那位女生担负起狮头的角色,在广东省的比赛中拿了第一名。

曾心如是弘扬醒狮队现任队长之一。正在读大二的她短发齐颔,戴一副金丝边圆眼镜,说话慢条斯理。“弟弟妹妹知道我舞狮都挺意外的。他们觉得,你这么文弱,应该不会舞狮吧”——最初训练时,她连一分钟的马步都坚持不了,后来最长能扎八分钟。

带着女生们训练,张哲亮的观念也随之发生了改变。2018年后,村里每每有女孩加入狮队,“人家说女孩子不行,但我就觉得这件事情一定要做下去。”

合兴堂女子狮队表演节目《桃园结义》,演绎了刘关张结义、饮酒、盟誓的情节。(受访者供图/图)

3

“我还有狮尾,

我不想只剩下她一个人”

培英中学体育老师王振兴曾在体院学习武术,也曾加入学校醒狮队。2013年参加工作后,在学校的支持下,王振兴恢复了培英之前的醒狮活动,并以学校旧称“安和堂”命名醒狮队。

最初更多的是男生参与,后来有女生看到自己班上的同学在练习,被吸引过来一起参与,慢慢地女生也多了起来。

经过几个月的训练,高一女生戴欣眙掌握了镲的打法,正在学习打鼓。她感觉自己已过困难期,“慢慢练着,突然有一次成功了,就激动得不行。”

学镲的那段时间,戴欣眙听到地铁进站的声音都像镲的节拍。学校里有鼓能上手练,放假期间,她试过吃饭时拿着筷子不知不觉地敲起来。

在安和堂醒狮队里,绝大部分女队员负责鼓乐部分,但2021年,两名女生找到王振兴,主动请缨演绎狮子。

狮尾王子悦初中时是田径队的,练铅球和标枪,长得也比较壮,自我评价“属于力量型,她踩上来我也不怕”。马步扎得稳,是狮尾的必备素质,大部分练习时间,她都在扎马步。一开始,她总想跟身旁的同伴搭话,聊一聊,时间好像就会过得快一点,但她后来发现,安安静静地也能挺开心。练习醒狮以后,她察觉自己无论是心境上还是身体上,似乎都变得更沉稳了。

“我不是一个心理承受能力特别强的人,有时候遭遇一些挫折可能会非常难过,就需要一个情绪发泄的点,在狮队训练感觉也是一种放松,扎马步的时候我就不会想那么多了。”王子悦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她和“狮头”刘思亚因舞狮成为亲密的友人,俩人在生活上互补,“狮尾”健忘,“狮头”常常提醒对方。

刘思亚对很多东西都感兴趣,但又有点三分钟热度,这些爱好都没有坚持很久。这一次,她告诉自己要坚持下来,“因为我觉得这确实需要长期的训练,如果不能的话可能也练不好,而且我还有狮尾,我们两个要配合,我不想只剩下她一个人。”

醒狮活动至少需要两人舞狮、一人打鼓、一人敲锣、两人打镲,综合性决定了队员之间的合作意识非常重要。合兴堂的狮头吴淑贤和鼓手钟子莹,都是2018年加入的资深小将,如今成了初中同班同学。吴淑贤从前非常腼腆,如今“放开了”;钟子莹则认为自己更能坦然接受批评了。

4

“根据男女更擅长的特质,

将传承做得更好”

2021年国庆假期,合兴堂在村子里安排了汇演,蛇青、蟹青、“刘关张桃园三结义”“雄狮翻山救国宝”……大半节目都由女子队撑起。陈晓欣也受到邀请,与她们合作表演。这是一次正式的亮相。当看见万人空巷,村民放下偏见,为表演者喝彩鼓掌的景象时,张哲亮感觉终于圆了一个心愿。

传统醒狮讲究刚猛威武的风格,而女生在舞狮时体现出不同的优势。张哲亮分析,女孩子很多时候都更细心,对节奏的把握比较好。因此,他在编排节目时,会注重丰富故事情节,更多体现女性醒狮的柔美。

王振兴在队员训练时,也给出相似的建议。“通过对狮子表情的控制,表现狮子的喜怒哀乐,包括它的行走、观望、瞭望、戏水、舔毛等,表现这些不一定靠力量,这是技巧的东西。我就建议她们把狮子神态演绎得惟妙惟肖。”

何浩芸是张哲亮的高中师妹,两人都曾加入安和堂醒狮队。何浩芸看完国庆那场表演,在微信上对他说:“新的传承,一定是男女平等,各取所长各显特色的,男生孔武有力是威武之狮,而女生轻巧灵活是灵动之狮,男女的差异一定不是谁尊谁卑,而是根据男女更擅长的特质,将传承做得更好。”

在醒狮发源地佛山,有女性选择将这项传统技艺作为自己的事业,在专业狮队里闯出了一片天。

因醒狮托举动作打卡照而走红的黄宝仪、梁嘉丽,是目前醒狮界为数不多的一对高桩女选手。年少时,她们曾在顺德女子醒狮队一同训练,2010年,狮队解散,昔日梦想飘荡在风里。九年后,已经成年的她们收到了顺德伦教三洲女子醒狮团抛来的橄榄枝,于是再次重回高桩。

高桩狮可谓传统极限运动。21条梅花桩,最低半米,最高近三米。上桩之后,狮头狮尾两人要配合完成坐头、钳腰喝水、壁虎功等一系列高难度动作。“女生跳跃能力差一点,在舞狮里适合做地狮或简单的台凳。也有个别女生上高桩,现在还有男女搭配,女生做狮头,男生做狮尾。”李国雄向南方周末记者介绍。

狮头黄宝仪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当初狮队解散不久,她萌生了登上云顶狮王争霸赛的梦想——云顶世界狮王争霸赛自1994年在马来西亚举办,已成为醒狮人心中的殿堂级比赛。“解散之后才知道这比赛能证实自己的实力,也是想证明一下,男生做的事情女生也能做到。”

她记得,小时候看过教练剪下来的报纸报道里有一位踏上“云顶”赛场的师姐。之后就再也没有女生上去过了。1996年生的她,目标是在30岁之前能和狮尾梁嘉丽一齐登上这个梦想之地。

前段时间,在练一个高难度动作时,黄宝仪从高桩上跌落摔伤,进医院拍了片子,最近停止了训练。受伤是常有的事,她没有多少畏惧的感觉,已经习惯了,她的微信签名写着,“哪怕遍体鳞伤,也要活得漂亮”。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