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从市科技局获悉,为全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特色产业创新发展新高地,我市将持续强化科研平台的引擎作用,重点加快推进凤泉湖高新区、东山湖现代产业园、韩江实验室“一区一园一室”科技创新高地建设,走好自力更生的自主创新之路。
近年来,我市在重点领域科技创新工作取得突出进展,自主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其中,韩江实验室加快建设,建设进度居粤东西北前列;科研攻关工作有序推进,一批自主核心技术产品实现国产替代。全市累计建成省级创新平台60家、市级创新平台128家,产业质效加快提升。在此基础上,市科技局提出,要高标准“一区一园一室”科技创新高地建设,以科技创新推动潮州高质量发展。
“一区”,即加快凤泉湖高新区创建国家级高新区步伐。2月16日,市政府主要领导到凤泉湖高新区调研时,要求园区聚焦发展定位,明确产业主攻方向,突出做好“高”“新”文章,对标一流,创优争优,努力打造潮州创新驱动发展主阵地、主引擎。在此次“一区一园一室” 建设中,市科技局将推动凤泉湖高新区发展壮大高企群体,引进培育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2022年,争取列入国家级高新区创建现场调研名单,协调推动专家评审论证等工作尽快完成。
“一园”,即加快推进东山湖现代产业园建设,强化其高新技术服务中心职能,紧密围绕园区特色产业,推动科技型龙头企业特别是上市企业、高企的培育工作,壮大先进制造业,2022年,争取完成省级高新区创建工作。
“一室”,即加快韩江实验室建设。韩江实验室是化学与精细化工广东省实验室潮州分中心的简称,于2019年4月揭牌成立。与产业紧密结合是韩江实验室最鲜明的建设特色。今年,在加快完善基础条件建设的同时,韩江实验室将继续聚焦前沿研究领域和特色产业发展需求,引育一批硕、博士,争取牵头申报承担更多省市重大科技项目,高质量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一方面,重点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探索推进“科技入股”“作价转让”“投资转化”等多种科技成果转化方式;另一方面,成立经营性资产运营公司,设立科技成果股权投资基金,支持科研人员以“科技入股”,通过利益捆绑,投资推动科技成果落地潮州转化。2022年,力争将成立1家经营性资产运营公司,推动2项科技成果落地转化、投资成立企业,发表高质量论文不少于3篇,申请发明专利不少于5项。
科技成果转化是实现科技为经济服务的关键环节。在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方面,我市将探索引进专业机构在潮建设产业科技服务中心,面向科技人才开展成果转移转化、技术育成孵化、产业技术服务和管理咨询等专业服务,帮助科技人才畅通渠道、对接企业,让产出的科技成果在潮州落地转化,实现产业价值,形成收益红利,有效激发科技人才队伍活力,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潮州日报记者 梁佳涛)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