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从刑检、政工、控申、反贪到办公室,我经历了8任检察长、7个部门,转眼37年过去了,18岁初到检察院好像还是昨天发生的事情。”近期退休的成少敏,江湖人称敏姐一边分享着自己相册里些许泛黄的老照片,一边细数照片背后生动活跃的青春岁月。
1985年刚从高中毕业的敏姐,通过考试加入了顺检这个温暖的大家庭,用她自己的话说这在当时算是最高学历了,言语间满是得意。
忆往昔 “摩托车”趣事多多
80年代末90年代初,顺德检察院的办案交通工具是几台威风凛凛的“幸福牌”250cc摩托车,这种摩托车体积大、噪声大、熄火快,即便有这么多问题,却已是当年最“气派”的装备了。那时骑摩托车出行的人很少,何况是女生,打火、勾档、加油一轮熟练操作,别提有多带感了。而敏姐作为最早骑摩托车办案的女生之一,她给我们带来的摩托车故事却有另一种色彩,略显辛酸却又充满趣味。
一到冬天早上,单位门口都有这样一番景象,几位男同事排成一排,各自守着一台摩托车,开始晨间运动——给摩托车打火。有时运气不佳,半个小时下来,上衣从厚外套脱剩一件白衬衣,才能把摩托车的火点着。
而敏姐这样的女同事最怕单独外出,平日里出发前还得专门拜托男同事帮忙点火,路上一方面要思考案子,一方面要担心半路熄火,推着300多斤的摩托车走半个小时那是常有的事儿,跟想象中那股子恣意飒爽的劲儿完全不沾边。
某日,敏姐与同事苏劲韵(现任南海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骑摩托车外出办案,在回来的路上车子爆胎了,那个时候没有手机,身上也没有现金,两个女生一个负责推车头,一个负责推车尾,走了4、5多里路,最后在一个银行借到了电话,联系上了同事帮忙送2块钱用于补胎。
敏姐办公室还有一位急性子的“老红军”(我院已退休干部),有一天他驾驶摩托车搭载另一同事赶着去审讯。“老红军”跨上摩托车后一溜烟开到伦教目的地,停车拧头一看顿时大惊失色,发现搭载的同事不见了。那时通讯工具不发达,“老红军”以为同事在路上掉下来了吓得满头大汗,于是又急急忙忙沿途寻找,最后找回单位,发现“丢失”的同事还在单位门口原地等他。
“苦”也乐 风华正茂曾少年
在工作最辛苦的那段时间,敏姐跟同事加班加点集中办案,那会儿没有空调,只有一把容易把人转晕的吊扇,晚上经常停电,但是活得干完呀,这时蜡烛就派上用场了。
为了缓解工作压力,敏姐喜欢跟着部门的哥哥姐姐们玩一些类似“画鬼脚”的小游戏,往往一根“赢来”的小冰棍都能成为额外的快乐;有时拉上大伙,每人凑上一两块钱,选择在一个同事家打边炉,别提多轻松自在了。后来,敏姐将这种“苦中作乐、自娱自乐”的精神带到了工作的每一个部门,她也成为了照顾别人的大姐姐。
当然说到那段艰苦岁月,敏姐还有很多话题和故事要跟大家分享,因当事人误解被围困在村里,庭审上那位觉得数字意头不好要求改判的老人,舍不得丢掉的制服被同事从长袖改为短袖,这些生活片段构成了她从检37年的闪光记忆。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