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说|深圳女冰运动员杨丽莹:19岁打进国家队,带“星星的孩子”上冰场

南方+

她说|深圳女冰运动员杨丽莹:19岁打进国家队,带“星星的孩子”上冰场

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冰雪角逐的赛场上,一群披甲持杆、踏冰飞驰的中国姑娘们向世界展示着“她力量”。

深圳昆仑鸿星冰球俱乐部女子冰球队多名球员代表国家参赛,这群了不起的姑娘们逆转丹麦、绝杀日本,展现出了和世界顶尖强队匹敌的实力。“三八”国际妇女节期间,深圳市妇联将授予该队“市三八红旗集体”的荣誉称号

1998年出生的杨丽莹,是前国家女子冰球队队员、深圳昆仑鸿星冰球俱乐部现役职业球员。她从8岁开始打冰球,19岁打进国家队,22岁帮助球队夺得俄罗斯女子冰球联赛赛季总冠军,问鼎中国冰球历史上第一座顶级职业联赛总冠军。赛场之外,她也是一群孤独症孩子的冰球教练,带领“星星的孩子”走上了“不再孤独”的冰场,探索冰上世界。

“虽然人在广东,心是和我的队友们在一起的,我的心早就飞到了奥运的赛场上。”谈到冬奥会上中国女子冰球队的表现,杨丽莹的语气中透露着兴奋。

从2020年7月开始,杨丽莹和队友们一起在北京备战冬奥会。

后期由于个人身体原因,遗憾无缘奥运赛场的她,找到了另外一种方式和奥运赛场上的队友们并肩作战——广东电视台通过广东冰球协会找到杨丽莹,邀请她来广东体育频道为中国女冰比赛做解说

2月6日,中国女子冰球队以2-1,绝杀世界排名第六位的日本队,这场比赛正是由杨丽莹解说

“我的心情非常激动,为队友们感到自豪,同天还有中国女足夺冠。她们在国际赛场上展示的女性力量,我觉得是值得所有人铭记的一天。” 杨丽莹说。

从8岁开始,杨丽莹已经在冰上滑了16个年头。出生在哈尔滨的她,小学就在校队里打冰球,从校队到体校,2017年打入国家女子冰球队。

同年,中国冰球改革,国家队升级为“国家俱乐部”,中国国家女子冰球俱乐部落户深圳龙岗,并以深圳为主场,开始世界高水平联赛的征程。

杨丽莹帮助球队夺得了国内和国外共四次冠军

最让她印象深刻的是,和队友一同在俄罗斯拿到了2019-2020赛季俄罗斯女子冰球职业联赛总冠军,问鼎中国冰球历史上第一座顶级职业联赛总冠军。

国内赛场上,她随球队连续夺得2017-2019年三个赛季的全国女子冰球锦标赛冠军。

在赛场上奋力前冲、勇夺进攻的杨丽莹,赛场外却是一个比较安静的女孩。杨丽莹的外教就评价她,“场上场下完全是两个人,一上场就是小老虎。”

“冰球是一项速度快、对抗性极强的运动,每次一上场,心率就可以直接飙到每分钟200次,像正常人平时也就是60-100左右。”杨丽莹说。

很多人没想到,这个别人眼中的“文静女孩”,在冰面上有着巨大的能量场

“很多人知道我打冰球都很惊讶,觉得冰球这项速度快、身体对抗性强的项目,和我完全不搭。但他们在看过我的比赛后,由此改观,发现我的另一面。” 杨丽莹说

赛场之外,杨丽莹还是一群“星星的孩子”的冰球教练。

2021年8月,10多名患有孤独症的儿童和他们的父母走进了深圳昆仑鸿星冰球气膜馆。

作为这群孩子的教练,杨丽莹每次活动都陪在孩子们身边,带着他们滑冰、打冰球、做游戏。孩子们愿意信任她,和她手牵手在冰上滑行,还会和她说“悄悄话”。

孤独症也称为孤独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

“不再孤独冰球队”是由深圳龙岗区冰球协会主办的一项公益活动,也是龙岗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2021龙岗区体育关爱工程”系列活动之一。自2020年11月启动后,该活动每年开展一届,旨在呼吁社会关爱孤独症儿童。

在深圳进行康复训练的杨丽莹,听闻要为这群孩子组织球队的消息,马上答应要去教这些孩子。

“一开始他们不会和我打招呼,有时还会中途离开,或者忽然大叫。后来就慢慢变得开朗了,会主动和我打招呼。”杨丽莹说。

据介绍,孤独症儿童的核心症状是社交障碍,而冰球运动作为一项集体活动,能够引导孩子在对运动感兴趣的情况下,听从指令、遵守规则、配合队友,可以为他们营造轻松、有趣的集体氛围,也能收获自信和快乐。

杨丽莹也见证着孩子们变得越来越勇敢——不再需要让教练双手牵着,在冰上也越来越自如。

“他们通过滑冰找到了快乐,也认识了其他小朋友,对他们来说是很有意义的。” 她希望冰球能给孩子们带来自信,帮助这群“星星的孩子”看到一片更广阔的冰雪星空

趁着北京冬奥的东风,在深圳这座年平均温度超过22摄氏度的南方城市,杨丽莹也看到了人们对冰雪运动的热情正在升温。

在她担任教练的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冰球选修课上,杨丽莹表示,“这门体育课常常爆满,在学生们中人气颇高。” 杨丽莹希望能以职业球员的实战经验和训练方法,未来带动和帮助更多人“上冰雪”。

【撰文】郑伊灵 刘越亚

【拍摄】王抒 刘玳杞

【剪辑】王抒

编辑 黄靖逵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