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温锦玲:解决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问题

南方农村报

“解决农村物流从镇到村‘最后一公里’问题,特别是既要让快递进得来,也要让好货出得去,必须要寻找一条切实可行的捷径。”全国人大代表、高州市果留香石榴专业合作社社长温锦玲在接受南方农村报专访时表示,今年提交的建议中,有两条建议是关于加快建设县镇村三级农村物流体系,解决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她建议,国家应把智运快线纳入乡村振兴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进一步支持田头小站建设,让农村电商的“进城出村”进一步走上“快车道”。

农村物流末端基础设施薄弱

目前,我国农村物流体系仍存在诸多难点。在温锦玲看来,由于位置偏僻、人口稀少、快递企业利润薄,农村物流仍存在覆盖率低、收费高等瓶颈,一些地区快递收寄只覆盖到乡镇甚至是县城,农村电商仍饱受“最后一公里”难题困扰。

温锦玲介绍,2021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4.6%,远高于欧美发达国家水平。而据快递运营商的数据,我国农村物流的费用是城市的5倍以上。

通过实地调研温锦玲发现,某些水果不耐储存,容易腐烂,且需要冷链运输,这对存贮、运输、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等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现实情况是,一些物流车不愿意到田间地头,形不成多式联运,物流不畅导致农产品成本增加,村民们在销售方面也受到了限制,使“买”与“卖”之间经常出现脱节和断层。

温锦玲认为,受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影响与农村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制约,在农村工作中“重生产、轻流通”,在商品流通体系建设中“重城市、轻农村”,致使农村物流问题突出。她强调,农村快递物流是整个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部分,不能因为出现瓶颈约束而束之高阁。

让农民在家门口实现网销网购

在温锦玲看来,推广以智运快线系统为代表的新型智慧物流基础设施,突破了农村寄递物流基础设施短板的瓶颈问题,对打通农村经济的堵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意义非凡。

温锦玲介绍,智运快线由基站、低空索道、智能穿梭机、自来物仓配系统、中央智能监控系统等部分组成,具有“小批量、多批次”的运输特性,单次运输成本低,还可以随时发,域内一小时到达,彻底解决了农村物流的瓶颈问题。

“开通智运快线以后,农民可在村口收寄快递,在家门口就可网销网购,让农产品变商品,批发价变零售价,避免农产品损耗烂在地里或被批发商压价。”温锦玲表示,智运快线彻底解决了农产品销售、工业品下乡的最初和最后一公里的老大难问题,畅通了双向商贸流通渠道,具备发展成为新时期国家乡村公共物流基础设施的潜力,值得在充分试点后向全国推广。

不过,温锦玲也指出,由于智运快线在国内外都没有先例可以借鉴,而且涉及面广,单纯靠民营企业较难在全国范围推广。一是项目未列入新基建及乡村振兴目录库,地方政府难给予实质支持;二是民营企业力量薄弱,难以推动大范围推广落地。

对此,温锦玲建议:第一,国家发改委将智运快线写入新基建目录和“十四五”发展规划。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将其列入乡村振兴公共服务设施目录,给予配套资金支持各地试点;第二,国家出台指导文件,在功能、质量等指标能够满足政府采购需求的条件下,支持各地率先购买使用智运快线的产品服务;第三,在政策、行政支持以及专项财政资金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鼓励金融机构给予项目贷款补贴,支持企业投资推广,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积极向全国推广。

探索建设田头小站

今年温锦玲提出的另一个建议是在农村大力推广田头小站,解决农村物流从镇到村“最后一公里”问题。

温锦岭表示,田头小站具备仓储保鲜、加工包装、直播电商及区域农业数据收集发布等多种功能。相比摩托车和三轮车的运输方式,田头小站按照种植区域建设,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建到田间地头,解决了收购、运输和深加工问题,同时可以增加新功能,如冷链模式能有效解决“田头热”难题,减少果蔬的田头耗损,预冷后的果蔬能有效延长货架期,给果农带来实实在在减损、增收的好处。“广东省化州市的成功实践证明,田头小站能让快递进得来,也能让好货出得去。”温锦玲说。

不过她同时指出,目前田头小站建设过程中,还需要解决一些问题,比如用地、水电、经营主体及实施补助标准等问题。

对此,温锦玲建议:一是政府部门统一协调,在种植基地,合理划片,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划片区建立冷链存储和收购站点,由站点统一对划片区进行收购;二是多部门联动,形成一套田头小站运营规范和管理标准。结合当地实际,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可复制推广的运营规范和管理标准。

【策划】严  亮 洪继宇

【统筹】王伟正 黄  婵

【记者】赵继林

【来源】南方农村报

编辑 方壮玮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