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空夜读 | 我的战友,我最亲爱的好兄弟

南部空军
+订阅

撰文:张永强

主播:彭岗毅

整理:何志祥  许景城

听众朋友们,晚上好!这是南空夜读的第76期节目,我是今晚的主播彭岗毅,一名大学生士兵,也是今晚故事主人公的战友。和他一起奋斗的这两年,常听他说,“来部队,最幸运的,莫过于认识了一群值得交心的战友,从初入军营、淬火磨砺到光荣提干、扎根基层,一路走来,总有他们陪伴着我、鼓励着我。”接下来,我们一起听听南部战区空军某部军官张永强的故事。

“我也要去当兵!”我斩钉截铁地说到。

那是一个普通的夜晚,我们一家三口围坐在餐桌旁谈心,享受着难得的团聚时光。不经意间,母亲说到了朋友家孩子建功军营,马上就要光荣退伍的故事。我的内心一下子火热起来,身穿军装飒爽英姿的模样瞬间浮现在眼前。当兵,是每个热血男儿的梦,也是我一直以来的向往。于是,我坚定地提出了我的想法。

刹那间,父母不约而同转头看向我。当然,我知道他们心里在想什么,但雏鹰总要飞上蓝天,他们也不可能一辈子陪在我身边,替我作出选择。当兵入伍,保家卫国,无上荣光,就这样,当兵这件事得到了默许。

很快,来到新兵连,我遇到了军旅生涯中的第一位班长——牛瑞瑞班长。初次见面,一米八五的壮硕个头加上一脸严肃的表情,让我暗叹今后的日子怕是“困难重重”,也不知道能不能扛得住。

可正所谓“人不可貌相”,这位壮硕班长除了训练上严格些,在生活中活脱脱像“妈妈”:肚子饿了,他就想办法尽量给我们“开个小灶”;冬天热水不够用了,他不知道从哪掏出来几个暖壶;战术训练难免在身上留下淤青,他用红花油帮我们擦拭;训练时若是淋了雨,也总有一大碗热腾腾的板蓝根冲剂在等着我们。

三个月下来,口中的“牛班长”不知不觉间变成了“牛哥”,还时常听他自豪地向别人介绍我们,“瞧,这是我们班的小孩!”

下连分别时,我静坐在大巴车窗边的位置。车缓缓地开出新训旅大门,猛然看到一个高个不停地挥舞着双手,在人群里是那么显眼,看起来满是高兴又带着不舍,像极了一个“大小孩”,就是他---我的牛哥,是他让我感受到了军营的温暖。

两年时光一晃而过,从新兵营到二道柺,这一路上经历了太多太多,有无数片段值得我去深刻回忆:几十人唱响生日歌,为你庆生;几十人做月饼、包水饺,团团圆圆庆中秋、过春节;几十人一同起居,优良的作风让人受益终身;几十人一起训练,一起摸爬滚打,一起经历风风雨雨……

▲ 义务兵时期与战友合影(叶宇挺摄)

我想我是爱上军营了,我舍不得离开这里,想更长久地留在这里。于是,我报名参加了大学生士兵提干考试。对军营的热爱就是学习最大的动力,我开始抓住一切空闲的时间看书复习。从此,“吹牛聊天侃大山”的人群中,少了我的身影,加班熬夜成了生活常态,咖啡茶叶成了必需品。学习室的一角俨然成了我的“阵地”,我要在这里打好我的“第一仗”。

《战友之歌》中有这样一句歌词,“战友战友,亲如兄弟”。如果说军营是一个大家庭,那么连队就是一个温暖的小家,而战友们则是不断帮助我向前进的家人。我的备考之路并非一帆风顺,紧迫的学习任务常常压得我透不过气。为了让我和我们这批参考人员,有更多的复习时间,战友们硬是分担了更多的值勤任务;了解到提干考试和公务员考试有类似的题型,单位还专门请了老师给我们讲课。最后,在大家的帮助下,我一路披荆斩棘,以第四名的优异成绩顺利通过了考试……

经过一年的培训,我顺利结业,分配时已临近七月底,一同摸爬滚打过的战友们,也成长为经验丰富的老同志,即将面临复选退。那段时间,他们常打来视频电话,“你什么时候回来啊?我今年可能不留队了,你再不来看我,就见不到喽!”

淡淡的话语中藏着浓浓的不舍,那些朝夕相处的日子交织出的革命情谊,是多久都难以忘怀的。

如今,我已穿上了一身“天空蓝”,在热爱的军营继续书写我的军旅生涯。在这里,兄弟们同样淳朴可爱、训练刻苦、作风扎实,我和他们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 到场站最过硬的单位锻炼(周杰摄)

查看更多精彩视频

请关注

“南部空军”视频号

主      办:南部战区空军政治工作部

刊      期:第1256期

监      制:刘华军

主      编:张   斌  黄演庄

责任编辑:黄丹尉

投稿邮箱:nbzqkj@163.com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