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深入挖掘清远历史,反映时代变迁,展示清远城乡变化,即日起,中共清远市委机关报《清远日报》联合清远市档案馆开设“影像清远·老照片”专栏,希望通过收集整理散落在民间的老照片,唤醒集体回忆,传承历史文化,助力建设文化强市。敬请关注。
家庭相册
寿星楼前的合影
1972年5月,连州星子镇马渡坪村寿星楼前,邓勇辉奶奶黎巧玲(坐者,时年67岁)与三儿子邓成进(后排左),孙子邓宝德、邓土生、邓木生、邓德强、邓永强留影。
邓勇辉爷爷邓为仓早在1960年身故。拍照时,伯父邓有进和父亲邓现进在务农,邓现进与小叔邓成进仍未结婚。其身后的寿星楼是马渡坪的主门楼,始建于明代,清代时重修,数百年来见证马渡坪村的发展。
供图/邓勇辉 文字/卓小畴
场景再现
30年转瞬即逝
1991年,在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永丰木联村乌石桥上,不满1岁的陆华瑞(中)与家人合影,身后是青翠的大榕树。这里是连山八景之一———双榕贯虹。3年后,著名诗人韦丘留下了“双榕拥翠护虹桥”的美丽诗篇。
30年转瞬即逝。2021年,成为摄影师的陆华瑞与家人再度在乌石桥上合影。如今,父母已从教育岗位上退休,两位姐姐也成了人民教师。身后480多年树龄的大榕树愈发茂盛,木联村建成美丽乡村。
供图/陆华瑞 文字/卓小畴
清远记忆
瑶山炮楼
1987年8月,连州市三水瑶族乡挂榜村,笔者曾祖母赵先翠(右1)与村里人合影。身后是连绵起伏的后龙山。时过境迁,身后颇具当地建筑特色的炮楼已拆毁,照片上的老人也已先后离世。
供图/高旺娇 文字/赵海玲
军装昭
1952年,英德市黎溪镇的陆七权(右1)与母亲和弟弟合影。当时,年仅20岁的陆七权在广州中南军区服役。照片是家人到广州东山区探望他时所拍。受陆七权影响,弟弟长大后到汕头当兵。
1955年退役后,陆七权先后担任公社、乡镇干部。1994年6月,在黎溪镇以正科长级协理员离休。如今,陆七权已90岁,在镇上居住。
供图/文字 冯启明
“影像清远.老照片”专栏
长期征集老照片及背后的故事
老照片来稿可以是一张家庭照片,也可以是城乡一隅,还可以是一个有年代故事的普通场景……因纸质照片难保管,投稿请将照片扫描后(要求达到3M以上像素),发至电子邮箱qyrbfkb@126.com。来稿请注明“影像清远·老照片”栏目名,并注明照片基本信息:拍摄时间、拍摄地点及照片人物信息。文末请留下电话号码,以方便联系。
对选用的老照片,市档案馆将颁发收藏证书,并将其列入馆藏。欢迎广大藏友和老照片持有人来稿。
编辑:谭清梅
校审:张莉娜
编委:樊沃夫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