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之城,承续古树的百年风华

三山新城
+订阅

百年一树,水城交融;蓝绿共生,美丽蝶变。

古树是一座城市的宝贵财富,从一颗种子在岭南水乡的沃土发芽,日渐成长,穿越百年,历经沧桑,依然坚强屹立。它们盘踞在一方山水之中,长出绵亘的根系,把深扎大地的根系四处延伸,苍翠的树叶悬挂着时光的风尘,承载着城市厚重的历史与乡愁。

阳光穿过古树茂密的枝杈,一派岁月静好的模样。摄/潘汶蔚

树木虽不言,但一棵棵屹立着的古树,亦是一方土地生态环境发展提升和人文记忆的见证者。这些苍劲古朴、饱经风霜的古树,是美景、是精神、是情怀、是文化,各有各道不完的精彩……

河涌边,一棵古树安静地陪伴小村庄度过年华。摄/潘汶蔚

因此,我们守护一棵棵古树,就是留住了城市的一段段记忆,以及历史文化的沉淀符号。

百年水翁树浑身都是宝

地点:林岳西二 树种:水翁树

树龄:150年 树高:12米

在三山林岳社区西二经济社的池塘边,有一棵150多年树龄的水翁树。

村里的老人说,水翁树有一段美丽的传说。在很久以前,水翁只是长在山上的灌木。有一年,“药王”因抢救瘟疫病人而错过采摘水翁花的季节。

当他上山采药时,摘了满满一药筐水翁果,准备带回来与邻居分享。谁料“药王”下山时不小心摔了一跤,药筐翻到山溪中,水翁果被冲走了。

水翁树迁居水乡,人们知道水翁花可以药用以后,采摘水翁花的人就越来越多。但水翁树枝特别脆,村民因采花而跌伤跌死的现象时有发生。

治人病的水翁花怎能伤人命?天上的“药神”知道了,一夜间命所有水翁树的树干全部伸到水面。水乡人都识水性,万一树枝断了,从树上摔到水面也没事。后来水翁树就傍水而生。

在村民心目中,水翁树浑身是宝:茂密的枝叶为村民遮风、挡雨、防晒;果实是村民的免费水果;而最特别的是水翁籽,中医认为可以清热,去湿、消暑,还可入药防治感冒。“家里有孩子感冒了,我们就摘水翁籽回家煲茶,但一定要在水翁籽开花前就摘下来。”村民兰姨说。

“多年来,这棵水翁树已经成为村民聚集休闲的地方。”西二经济社社长郭鉴泉说,1968年,经济社还出资建了石凳和石桌,让居民可以在此纳凉聊天。

香港侨胞30年养护木棉树

地点:东区奕东 树种:木棉

树龄:120年 树高:20米

位于三山东区的木棉古树。摄/潘汶蔚

在三山东区社区,香港侨胞邵振鹏也为保护家乡的木棉树费心费力。

在鹏叔的指引下,记者在三山小学门口看见了这棵木棉树。古树伫立在河涌旁,一边是教学育人的小学,一边是人气旺盛的社区文化中心。

“几十年前,这棵木棉树旁是广育小学和奕贤中学,旁边是互勉亭和学友桥。”今年84岁的鹏叔说,他们还是小学生时,每天必经过这棵木棉树。

1983年冬季的某个早上,鹏叔路过木棉树时拾起掉落的枯枝,发现枯枝已经被虫蛀空了,经检查才知木棉树的树干已被蛀去四分之一。“当时很多人说这树要老死了,但我看着枯枝知道这是白蚁蛀的。”鹏叔向农民请教杀虫方法,经过一年的养护,木棉树逐渐焕发新机。

粗壮的木棉树静静等待着春天的到来。摄/潘汶蔚

30年过去了,鹏叔一如既往地照料木棉树。“我经常会从香港回家乡,大概每两年加一次杀虫剂。”鹏叔说,不过一定要等木棉花都凋落了才能加,因为村民会收集掉落的木棉花回家煲汤或药用。

生态与城市共生

激活自然人文融合魅力

时代变迁,三山也在飞速地发展着,而散落在这座城市里的一株株古树,仍旧随风舞动,向阳而生,仿佛诉说着它们见证这座城成长的故事。

在中区社区新填地村河涌边,一棵古香樟树巨大的树冠如擎天大伞,佑护着树下生灵,阳光透过枝叶,光影斑驳,人们闲闲漫步于树荫下,不经意间就能忆起,曾经与它相伴的那些时光。静静伫立于树下,抬头便可眺见一条条铁路轨道,忙碌的高铁不时穿梭其间,岁月的痕迹与新生力量的勃勃生机相映成趣。

居民在古樟树下乘凉。摄/潘汶蔚

长势茂盛,枝叶纵横交错的古树,正在城市更新中焕发出全新的“生机”。

坐揽绿水青山,怀拥秀丽生态环境资源的三山,持续以高标准规划设计,在生态与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利用间不断探索平衡点,打造城市高品质生活空间同时,全力以赴地做好“自然与人文交融”这篇大文章。

南番顺地理文化园,就是最好的证明。

为了从喧嚣的闹市和纷繁交通中,抽离出来一个带有文化印记的可供群众交谈、漫步、赏花的江湖隐世,南番顺地理文化园建设期间,建设方坚持深入一线群众了解群众心声,重点保留了一棵生长多年的孤植高山榕树,利用繁茂的市政绿化带打造极具层次感的公园景观,为这个小而精的特色碧道节点公园凝聚了更多的人气。

南番顺地理文化园内树木生机勃勃。摄/潘汶蔚

如今,人们在园中漫步时,能够与自然亲密拥抱,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激发人与场地之间的情感共鸣。每逢空闲时,不少市民群众便会骑车来到这里,在枝繁叶茂的榕树荫下,同聊家长里短,畅谈广佛时事。

附近的居民能够在此感受大自然给予的美好。图/浩安生态

一片片绿茵草地,一条条碎石小道,延伸的不仅仅是道路的长度和宽度,更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深度与温度。随着环境植被综合整治、绿道绿地建设不断推进,三山逐渐凸显出独特韵味的岭南水乡人文生态特色。

碧道旁的南番顺地理文化园独具特色。图/浩安生态

目前,生机勃勃的南番顺地理文化园已渐露风采:清风徐来,水面荡起层层涟漪,伫立在观景步道极目远眺,波光粼粼,光随影动,那一刻,孑然,豁然开朗,心境与景观慢慢融合。在满足市民游客休闲和憩息需求的同时,也为宣传广府文化,展示南番顺历史人文风貌发挥了独特的作用,是高品质地理文化体验、市民群众共享的碧道节点公园。

南番顺地理文化园内处处生机勃勃。图/浩安生态

“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三山全力描绘的一幅自然与人文共融的山水画卷,正源源不断地吸引越来越多来自五湖四海的优秀人才、优质企业落地生根发展。

三山是一个能够“在城市里游山玩水,在公园里工作生活”的地方。摄/宋兹檀

接下来,三山仍将继续激活更多自然与人文融合的魅力,推动文翰湖公园三期的建设,推进文翰湖公园人物元素提升改造工程,加快打造东平水道滨河生态廊道工程等重点工程,让这座城市的绿意更越来越浓,让市民的安全感、舒适感、幸福感越来越强。

山水相依,天人合一,美美与共

三山,正引领着一座创新之城

令人憧憬的未来生活

文翰湖畔微信编辑组

来源:佛山新闻网、南海桂城

编辑:佛山新闻网 潘汶蔚

校对:罗静文

审校:许贵彬、戴国威、杨洁怡、何锦婷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