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奥运吉祥物中,雪容融是少见的以物件而非动物为原型的。图为2022年1月,雪容融在北京陶然亭公园与市民见面。 (视觉中国/图)
全文共3990字,阅读大约需要7分钟
在画了一万多张草图,设计了32套方案后,其中一套加在红灯笼顶部的和平鸽纹样终于得到了奥组委专家的认可。
本文首发于南方周末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文|南方周末记者 李邑兰
南方周末实习生 杨伽
责任编辑|刘悠翔
冰墩墩下班,雪容融上岗了。
关于这两只吉祥物界“顶流”的一切都能成为话题。冰墩墩第一次冲上热搜,是凭“卡门墩”之姿——真人扮演的冰墩墩进门时被卡在了大门口,其憨态令人捧腹。
至于雪容融,它的出圈方式也很有娱乐精神。真人扮演的充气版雪容融接力冰墩墩,代言3月4日至3月14日举行的北京冬季残奥会,“它”迈着小碎步原本打算霸气出场,没想到,因为漏气,不得不半道返场。#雪容融还没上班就漏气#迅速登上热搜。
不仅如此,雪容融和冰墩墩线下见面的视频还被做成了各种表情包,其中一张两大“顶流”贴脸亲密互动的表情成为热门收藏。“它俩一个代言冬奥会,一个代言冬残奥会,本来就应该是很好的小伙伴。一个人会比较孤单,两个人互动才能更顽皮、更可爱一些。”雪容融设计团队的核心成员、吉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产品设计系青年教师冯犇湲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冰墩墩和雪容融的相关衍生品一上线就被抢空,一物难求,实现“冰墩墩”“雪容融”自由成为许多年轻人的梦想。如此盛况,即使在奥运吉祥物漫长的流行史中也属罕见。
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
1
从饺子到红灯笼
直到现在,冯犇湲仍觉得“不可思议”“有点懵”:为奥运会设计吉祥物,这样的机会居然会落在他们设计团队身上。
这一次,上自知名设计师,下至小学生,全民皆可报名参与,可以说,征集对象更加多元化。
时间拨回到2018年8月。北京奥组委面向全球征集2022冬奥会、冬残奥会吉祥物。为此,北京奥组委还专程前往全国各高校做了一番宣讲,吉林艺术设计学院也是其中一站。
宣讲会结束,创作团队总负责人郭春方教授组织设计学院、动漫学院、新媒体学院等师生共同参与,光是产品设计专业就有二十多个学生向冯犇湲报了名,其中就有“雪容融”原创意的提出者、当时还是大二学生的姜宇帆。
查阅历届奥运会的吉祥物,冯犇湲发现,吉祥物以动物居多。她的学生们最初交的设计稿也不例外,熊猫、麋鹿、伊犁鼠兔等动物形象高频出现。姜宇帆交的第一稿,也选了麋鹿形象,而且在众多麋鹿设计方案中,她的设计并不突出。
关于为什么动物是吉祥物“主流”这个问题,冯犇湲仔细研究过。“动物天然有运动属性在里面,相比物件,可以更好地表达运动精神和运动文化。”她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2018年10月26日,距离向北京奥组委递交设计方案还有四天,吉林艺术学院组织教师们整体看稿,冯犇湲看到其他分院学生的作品,他们的吉祥物设计跳出思维定式,以毛笔、植物等物件为元素,让人眼前一亮。回到设计学院,冯犇湲召集学生们开会,鼓励大家拓宽思路、多创新。
姜宇帆连夜修改,第二天递上来一套新设计,一对中国结的变形形象,一个线条较粗,另一个比较细。冯犇湲看后建议,冬奥会和残奥会尽量用不同元素来演绎。
姜宇帆随后想到饺子,也被冯犇湲否了。饺子是食物,中国结是物件,它俩搭配在一起比较违和。
再次交稿,姜宇帆的设计中出现了大红灯笼。她想到家乡过年的时候,大家都会挂上大红灯笼,节日气氛十分浓郁,而且它跟中国结一样,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
这一次,冯犇湲满意了。“我记得特别清楚,我说你这一个中国结、一个大红灯笼,两个红彤彤的设计,得火呀!”她开玩笑地对姜宇帆说。
没想到,玩笑成真了。
2
让圆滚滚的灯笼长出脸
三个月后,2019年1月25日这天,郭春方接到了来自北京奥组委的电话,他们递交的101件作品有两件入围了前十。其中,姜宇帆的大红灯笼入围了前三。
挂了电话,郭春方迅速组建了一个17人的主创团队,带领冯犇湲、姜宇帆等核心创作人员进京,与北京奥组委专家见面。
来自全球5816件吉祥物设计方案中,姜宇帆设计的大红灯笼吉祥物别具创意。灯笼不仅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它本身还可以发光,有很多寓意,比如在疫情年代给运动员、给大众带来希望和光明。这也是奥组委的专家们看中这个设计的重要原因。专家们建议,保留灯笼这个属性,但其它的,都要推翻重来。
在姜宇帆最初的设计中,这个吉祥物是长手长脚、很高挑的一个形象,没有后来的雪容融那么呆萌可爱,它的面部也没有做任何细节设计,眼睛是直接画在灯笼上的。奥组委专家看后建议,要让吉祥物生动起来,就要尤其重视它面部的表达。也就是要让这个圆滚滚的灯笼上长出脸,长出表情。
怎么通过合理的方式给灯笼开一个脸呢?这难倒了大家。冯犇湲记得,当时正值过年期间,为了尽快改出设计方案,团队成员的春节是在学校的“秘密基地”里过的。北方冬天大雪,下雪的时候,雪覆盖在灯笼上的形状,还有孩子打雪仗时,互相用雪糊脸的状态,一下让大家找到了灵感。“有点像我们的俗语‘正月十五雪打灯’,还有一个美好的寓意,瑞雪兆丰年。”冯犇湲说。一张雪脸就这样被设计了出来。
接下来,要给雪脸设计表情。经历反复讨论、修改,雪脸上有了眼睛,它是一双小豆豆眼,笑起来时变成两道弯。它还有两团红扑扑的小脸蛋,冯犇湲特别喜欢。“因为害羞的表情往往会给人带来同理心、认同感,会自然而然对它更加喜爱。”她说。
总之,在重新设计、丰富细节的过程中,这个团队考虑最多的事,是如何将一个原本没有生命的大红灯笼儿童化、可爱化和动画化,让它更能被大众喜爱。因此,姜宇帆最初设计的长手长脚、大高个子红灯笼被修改成了头大身子小、短手短腿的小矮个儿。“这样设计修改灵感来源于天真可爱的小孩子,一双小手小脚,会让人想抱抱。”冯犇湲解释。
大年初九,第二次方案交卷了。从4月初开始,将近一个月团队都没有收到奥组委方面的任何反馈,大家特别焦急,不知能不能成。
2019年4月底,奥组委来了消息。专家反馈,方案还要修改。由于灯笼是物化的东西,缺少运动属性。对于奥运会来讲,运动是必须要有的元素。怎么给一只灯笼增加运动属性呢?奥组委专家建议,要在设计中融入动物元素。
团队继续修改。在画了一万多张草图,设计了32套方案后,其中一套加在红灯笼顶部的和平鸽纹样终于得到了奥组委专家的认可。专家同时注意到,这套纹样上,鸽子与鸽子衔接的这个复形特别像天坛,他们建议把这个意象再做加强。
最后的效果出乎意料的好。“一下子有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还有了想要传达的运动精神,包括和平鸽所传达的和平友谊的寓意,都融入到了一起。”冯犇湲说。
不到最后一刻,谁都不知道吉祥物花落谁家。2019年8月21日,冰墩墩和雪容融被官宣代言冬奥会、冬残奥会的那一晚,两个设计团队,广州美术学院和吉林艺术设计学院才第一次碰上了面,之前都是保密状态。
冬残奥会历史上第一个吉祥物出现于1992年,图为1992-2018年历届冬残奥会吉祥物。2022年冬残奥会吉祥物为雪容融。(资料图/图)
3
从不说话,用视觉语言表达
2022年2月19日,北京冬奥会落幕前一天,动画电影《我们的冬奥》接力公映,冬奥“顶流”冰墩墩和雪容融在片中与《大闹天宫》里的齐天大圣孙悟空、《熊出没》里的熊大熊二光头强等中国动画形象来了一次“梦幻联动”。
可是,任凭光头强们如何喋喋不休、叽叽喳喳,冰墩墩和雪容融就是不说话。不仅如此,它们身上也看不到明显的性别符号。
这是有原因的。实际上,跨越文化差异找到公约数,是奥运会吉祥物设计一直以来都在做的努力。冯犇湲介绍,在设计之初,征集文件中就规定,明确表示吉祥物不能有性别差异。为此,他们在开始设计的时候就注意这一点,尽量不给吉祥物性别属性,包括不让它说话。因为一说话,就很容易分辨出是男孩儿还是女孩儿。
虽然不能说话,雪容融仍在想方设法通过视觉语言进行中国表达。“我们认为除了熊猫,灯笼也能跨越语言直接传达给人们——这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灯笼头顶上,我们还加了一个如意小挂件,它也是中国的一个传统文化元素,代表吉祥和如意。通过这些元素融入到灯笼里,都在进行语义转化。”冯犇湲说。
“雪容融”这个名字也有丰富的内涵。“雪”是雪花,代表洁白、纯净无瑕;“容”是包容,“融”则代表融合。
姜宇帆记得,给雪容融起名字,团队也花了很大的工夫。团队起过呦呦鹿鸣的“呦呦”,还有“满满”等,每次去北京修改设计稿,大家都要带几个新名字,但都是常规操作,起两个字的叠字。
设计后期,在奥组委和北京大学专家们的合作下,“雪容融”和“冰墩墩”的名字才最终定了下来。这也是第一次,中国的吉祥物突破了两个叠字的常规,有了三个字的名字,而且是“ABB”的组合。
“以我个人的理解,雪容融、冰墩墩,我们平时表达可爱,或者撒娇的时候,就会采用这种ABB形式。比方说,我们平常问候‘吃饭了吗’,对小孩则会说‘吃饭饭’,很明显,这是想传递对这个孩子的喜爱,雪容融也是,这个名字传达出对吉祥物形象的一种认可,一种喜爱。”冯犇湲分析。
雪容融正式“上岗”后,设计团队还配合北京奥组委,在微信推出了四套不同主题的表情包。有的主题以生活日用为主,雪容融做出“亲亲”“抱抱”“OK”“nice”等可爱表情;有的主题专为庆祝节日所用,比如在国庆期间,他们就推出了一套“我和我的祖国”“致敬祖国”“为国喝彩”的雪容融表情包。最受欢迎的是冰墩墩和雪容融互动的表情包。
残奥会有6个大项、78个小项体育运动,这些分项动作也由设计团队操刀,后期由奥组委相关部门制作成小徽章,雪容融参加高山滑雪、轮椅冰壶、残奥冰球等运动的徽章,受到收藏者热捧。
为什么这一次的吉祥物这么受大众喜爱?冯犇湲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我觉得首先是形象本身,冰墩墩身体胖胖的,我们的雪容融头比较大。它俩又都是小胳膊小腿,走起路来一扭一扭的,非常可爱。尤其是真人扮演两个吉祥物,调皮互动,偶尔摔倒,卡在门中,这更容易引起人怜爱。”冯犇湲说。
2022年3月1日,距离北京冬残奥会开幕还有三天,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组织委员会官方抖音发布了一条雪容融到冰立方上班的短视频,吸引了783万人次围观。被问到想不想上班时,它卖力地点头。巡视了一番场地后,它顶着大脑袋,短手短脚跑了起来,准备下班。这回,雪容融可是“实心”的,不用担心漏气了。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