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构建“用学术引领教师专业发展”培训系统,龙华中书院组织校内读书沙龙、问中论坛、教育叙事等常态活动,持续帮助教师涵养专业精神、提升专业水平。2022年2月18日上午,本学期第一次读书沙龙在我校行政会议室举行。本次读书沙龙的主题为“我推荐一本教育专著”,田宝宏校长、潘唯女主任和成长共同体的2021年入职新教师参与。
教师发展处负责人张若楠老师担任本期沙龙主持人。张彤颐桢、钱虹宇、刘燃、吴鑫、帅明妤五位教师主讲,分别推荐分享一本教育专著,并讲述他们的教育故事。
壹|《中教育》阅读分享
张彤颐桢老师分享了田宝宏博士所著的《中教育》,深入浅出表达了对中教育的理解、认识与感悟。“中教育”的核心是“中”,准确理解“中”的含义,或者说我们能在教育领域中感悟到“中”特殊的含义,才会让更多的人把理念化成有实际效果的行为。
《中教育》里,“中”的四层哲学意蕴为:适当其时(时)、正当其中(空)、因应时空(道)、恰到好处(节)。以其审视和观察教育,“中”的教育念便由此而来。
张老师将《中教育》中的三个系统,与中书院办学理念一一对应,三个识别系统互为表里、相互印证,让“中教育”从理论走向实践。以“中”为核心的学校理念、汉字班级文化为理念识别系统。我校环境识别系统营造人文环境,用温暖、亲切的方式将中理念根植于心,以环境“养中”。以行之有效的措施促成行为识别系统,使“中教育”不是悬在空中,而是落在实处即为“执中”。
张老师讲述“小白鞋”教育故事的反思来说明执中需要注意权变的感悟。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学生之间存在天然差异性。我们的教育就是帮每个学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生命方式,完成他们独特的“本我生态”的构建。
贰|《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
钱虹宇老师分享的教育专著是美国教育家帕克·帕尔默的《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将它定性为一部帮助教师认识自我的指南。全书主要给了教师四个启示:(1)启示我们如何鼓起教学勇气(2)如何认识自我(3)如何走近学生(4)如何走进教学。
钱老师是21年入职的新教师,她感慨:走上讲台虽然不过短短一个学期的时间,也数度产生自己是在做一件以己渡人的神圣工作的感觉。但在更多的时刻,我们,还有作者本人,都会动辄感到迷茫、困顿,甚至痛苦、无力。这本书就很适合大多数体验过教育的快乐与痛苦的老师。
钱老师告诉我们,真正好的教学来自于教师的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这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它包含你的出身背景,智力条件,自我定位等等,但又不仅仅局限于这些,每位教师的起点都不一样,但是在整个教学生涯中,能够像一块干燥的海绵一样,不断地吸收经验,调整自身定位,理论联系实际,最终能无限趋近于自己能达到的最佳状态。教师身份要求我们必须多设身处地理解学生的需要,少推卸我们对学生的责任。
叁|《非暴力沟通》
刘燃老师带来书籍《非暴力沟通》的分享与感悟,讲解了与学生相处时具体沟通与思考的方法。我们作为教师,需要运用同理心,站在学生的视角与其沟通。
“缺少人文精神的师生关系,只能是以身份来识别,以身份来定权威”胁迫、压迫学生的师生关系是不健康的,教师的人文情怀才是赢得学生尊重的关键。而如何做到?《非暴力沟通》则给了教师与学生沟通的一个桥梁。《非暴力沟通》的理论以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四要素构成,通过四要素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具体应结合学校和教育实际,探索与学生沟通的最佳契合点。
刘老师说:“需要我们真正走进学生内心,这很难,但是值得努力。”
肆| “给学生有意义的课堂”
吴鑫老师带来了《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的阅读与感悟。作为一名刚刚走上讲台不到半年的教师,吴鑫老师在认识和理解“深度学习”概念的同时,更多地是去思考所教授的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如何进行深度学习?如何通过课堂启发学生思维,将课程标准、课本要求的知识真正与学生已有的生活发生实质性的联系?怎么课堂更有意义?吴老师娓娓道来上学期的两个教学片段。用“新鲜的西红柿真好看”与“为什么要诚信”两个教学案例展现了在课堂中如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深入学习,并说明在深度学习的过程中,老师应当保护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起学生渴求答案、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动力。
吴老师感悟,给学生有意义的课堂,其实就是为学生创设一个能够主动思考、感悟意义的学习氛围,在这里,知识与意义不是灌输的,而是经由教师启发,学生自觉地进行探索的。学生对待知识不再像以往那样浮光掠影、浅尝辄止,而是能够主动思考,将个人置身于所处的时代与社会中,理解自己的经历并把握自身的命运。
伍| “用生命感染生命”
帅明妤老师带来了《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第二章的阅读与感悟。深度学习不仅强调心理学意义上的抽象个体参与和个体建构,更强调社会关系中的个体主动建构与参与,强调学生作为社会个体的发展而非抽象的心理机能的发展。在深度学习的概念里,学习不仅仅包含认知水平上、发展能力上对已有知识的掌握的基本要求,它的教育目标已经超越了对于教育心理学的范畴,来到教育社会学、社会学甚至是人类学的范畴。这是一次教学理念的革命,也是对教师们重新认知自己工作范畴的里程碑。
帅老师指出在深度学习的概念里,“学生”不再是一个集合名词抽象概念,而是“这个学生”、这个“人”。教师不再以特征的“性别”、“年龄”、“认知水平发展阶段”来确定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当我们以具象的方式去理解“学生”,以学生的“个人经历”、“兴趣爱好”、“所经历的认知世界”作为判断依据去了解他,触动、唤醒、激起他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由内而生了解已有世界规范的驱动力,孩子们就会像一辆辆机油满满的小火车勇敢地开向新世界。帅老师用二年级语文课堂如何让孩子们了解课文中的冬天为例讲述如何更新、扩大学生的认知世界。
在深度学习的概念里,学习不仅仅包含认知水平上、发展能力上对已有知识的掌握的基本要求,它的教育目标已经超越了对于教育心理学的范畴,来到教育社会学、社会学甚至是人类学的范畴。这是一次教学理念的革命,也是对教师们重新认知自己工作范畴的里程碑。
读书点评
潘唯女主任引用著名哲学家杜国庠先生的比喻来肯定五位分享老师们对分享书籍的深钻:“一只蚂蚁在苹果上团团打转,只觉得到处都是光溜溜,没什么可留恋的。但是假如能够揭开苹果的一点皮,吃到了苹果汁,蚂蚁就会忘我的吮吸了。”潘主任讲述了自身经历,用不断学习的心态激励着年轻教师。
田博士指导
田宝宏校长指出,“用学术引领教师专业发展”是学校的不懈追求,读书沙龙是落实“用学术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希望全体龙华中书院教师能够把读书变为自身常态的教育生活方式;本次读书沙龙,主要由新教师参与,带来许多鲜活思维的碰撞,给人以深刻启迪;我们都处在一个有限的历史阶段,在科技终端发达的今天,我们更需要强调人文关怀,通过读书重新调整自身的经历与状态,让生命再次得到升华与成长。
学术引领,研无止境。祝愿老师们继续在阅读与思考中,开启自我教育的旅程,找到本我生长的源泉。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