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喉医话 | 呵护耳朵健康,耳部按摩导引法送给您(内附升级版耳鸣保健操视频)

广东省中医院
+订阅

医学指导:广东省名中医、岭南名中医、博士生导师。广东省中医院耳鼻咽喉头颈科主任医师、学术带头人李云英教授。

开栏语

本专栏将定期推送中西医耳鼻咽喉疾病的预防、治疗及养生保健科普知识,为您耳鼻咽喉的健康保驾护航!欢迎持续关注!

不少朋友可能听到过耳朵或头颅里面有响声,但是外界并没有相应声源,这就是常说的耳鸣或脑鸣。在门诊常常会有患者说分不清自己是耳鸣还是脑鸣。其实,耳鸣或脑鸣作为一种感知到的声音,是我们的听觉系统感知声音的特性,即频率,响度和空间方向性。引起耳鸣部位的不同可能决定了耳鸣是单侧,双侧,还是头颅空间某个位置。

耳鸣的声音五花八门,蝉鸣声、嗡嗡声、鸟鸣声、虫鸣声、流水声等,严重者使人烦躁不安,坐卧不宁,难以忍受,并且还可伴有头晕、记忆力下降等症状,影响睡眠、生活、工作等。

部分耳鸣轻症可自行缓解,部分耳鸣重症无法自行缓解,甚至可能是其他疾病的伴随症状。耳鸣的患者也越来越年轻化,引起耳鸣年轻化有以下两个主要的原因:1.长时间使用手机或耳机听音乐或学习;2.工作压力大,睡眠少、质量低,内分泌失调等。

耳部按摩导引法

中医认为耳通于脑,脑为髓之海,髓海充盈则耳能闻五音,耳鸣的病理原因是由于脑髓不足等引起。现代医学证实:脑部血液及营养的供给不足,会产生耳鸣颅鸣,失眠多梦,头晕目眩等症状。治疗耳鸣颅鸣重中之重需要充盈髓海,应快速改善及修复脑部的血养供给,脑部器官得到充分的滋养方可治愈。

中医理论认为,经常对耳朵进行按摩可以疏通经络,使气血运行通畅,从而达到调理脏腑及防病治病的目的。

耳部按摩导引法共分5个部分,建议早上醒来及晚上睡前各做一次。现在大家一起跟随视频动起来,给我们的耳朵做按摩吧!

① 鸣天鼓

鸣天鼓是一种古代常用的强肾固本的自我按摩保健法,是目前已知最早的用声音刺激从而缓解耳鸣的疗法,对耳鸣具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对失眠、头晕等症也有一定的康复作用。步骤如下:

第一步:摩擦双手掌心至发热,双臂放松,平举上举放于脑后,双手掌心紧贴两耳;

第二步:两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对称按在两侧后脑枕部,两手中指相对;

第三步:将两手食指跷起叠在中指上面,用力下滑,重重叩击脑后枕部。

注意:此时可闻及洪亮而清晰的声音,状如击鼓。

第四步:先左手弹拨24次,再右手弹拨24次,最后双手同时弹拨48次,完成后双手缓慢放下。

根据中医子午流注原理,每天下午5点到7点肾经得令,晚上11点到1点肝经得令,耳部与肝肾的关系特别密切,所以建议最好在这两个时间段左右进行鸣天鼓操作,一日两次。

② 营治城廓

耳朵上有很多穴位和神经反射点,刺激这些穴位可疏通经络,有助于耳内环境的改善,对肾脏及全身脏器均有保健作用。按摩方法如下:

方法一:先搓热双手,将手掌放在耳部前面,平贴在脸上,均匀用力向后推,擦过耳后;从耳后贴紧皮肤向前推,反复做18次。

方法二:用食指、拇指沿耳廓边缘上下来回摩擦,上下反复15次。

注意:两法均以两耳出现热感为好。

③ 除耳鸣功

除耳鸣功是通过手、脚与头颈部的组合运动,促进全身血液循环,特别是颈部供血,从而改善内耳的血液循环。步骤如下:

第一步:首先平坐,坐稳,双腿弯曲成90度;

第二步:随后伸直一腿,另一腿保持不动,向前伸直双臂,与地面保持水平,手掌竖直;

第三步:向左右扭头各7次后放下双臂与腿;

第四步:随后伸直另一腿,重复第二步。

双腿交替抬高,重复以上动作2到4次。

注意:有严重颈椎或腰椎疾病患者不可进行此操作。

④ 鼓膜按摩

鼓膜按摩是通过按压的手法改变耳道压力引起鼓膜运动,从而缓解耳闷、耳堵的症状,可促进耳部的血液循环,对缓解耳鸣及脑部疲劳均有效。鼓膜按摩法适用于鼓膜硬化,鼓室硬化或听骨链固定的患者。方法如下:

方法一:双手食指轻轻插入耳孔,使耳道完全闭塞后再松手,重复该动作15~20次;

注意:1.中耳炎患者不适宜该方法。2.修剪手指甲,避免损伤外耳道。

方法二:双手掌心紧压耳廓,然后手掌轻轻而快速地进行按紧、放松的动作。按摩时可能会感到鼓膜活动及耳内蹦蹦作响,每次15~20下。

注意:1.中耳炎患者不适宜该方法。2.按压力度不宜用力过猛,以无明显疼痛感为宜。

⑤ 咽鼓管吹张

咽鼓管吹张是锻炼咽鼓管功能的一个重要方法,通过捏鼻鼓起的动作能迫使咽鼓管开放,这个方法可用于改善咽鼓管功能,调节中耳内外压力平衡,从而改变中耳压力,缓解耳闷、耳堵塞感、耳涨的症状。步骤如下:

第一步:用手指捏紧两侧鼻翼,不漏气;

第二步:张口吸气后,用力向耳内鼓气,使空气从鼻腔通过咽鼓管进入到中耳。

第三步:最后做吞咽动作恢复中耳压力。

注意:感冒或鼻腔分泌物多时忌用此方法。

看到这里,您是不是对这五个简单的按摩小动作已经掌握了呢?那就在平时多动手给我们的耳朵做做按摩吧!

医学指导:李云英,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名中医、岭南名中医。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国医大师干祖望教授的学术继承人。

担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中联耳鼻喉口腔分会副会长,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嗓音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国家“十三五”规划教材《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学》主编,国家“十一五”规划精编教材《中医耳鼻咽喉科学》副主编。

曾获“中国首届杰出女中医师”“广东省十大杰出青年医务工作者”“南粤巾帼好医师”“南粤优秀教师”“首届颜德馨优秀中医药人才奖”“全国首届中医药传承高徒奖” “羊城好医生”等称号。

从事中医和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近四十年,具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擅长中医及中西医结合诊治耳鼻喉科疾病,尤对咽喉嗓音疾病有较深入的研究。

擅长:鼻炎、声嘶、咽喉炎、扁桃体炎、腺样体肥大、中耳炎、耳鸣耳聋、眩晕、鼻咽癌、喉癌等耳鼻喉科常见疑难病症的诊治。

出诊时间: 周一上午、周四下午(广东省中医院大德路总院耳鼻咽喉头颈科门诊);周二上午(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岛医院耳鼻咽喉头颈科门诊)。

供稿:广东省中医院耳鼻咽喉头颈科 李云英 王岸玲

执行编辑:杨宗芬

审核校对:庄映格

责任编辑:宋莉萍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