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东亚文化之都”丨一碗客家腌面,浓浓故乡味道

梅州文广旅游
+订阅

“老板,来一份腌面和三及第汤”

“腌面煮汤”是梅州人早餐的“黄金搭档”

夹起油亮亮的面条

迫不及待一把塞进嘴里

猪油的香气

酱汁的浓郁

还有面条的爽滑劲道

吃起来真是过瘾

梅城江北一家早餐店内,座无虚席。(林翔 摄)

再配上一口清甜鲜美的汤

好吃到头发都要竖起来了

梅城腌面和大埔腌面

被列为

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共同称为梅州腌面

新鲜出炉的腌面与三及第汤。(钟妃彬  摄)

作为梅州地区特色的汉族客家小吃

地道的梅州腌面颜色金黄

面香扑鼻,味道爽口香滑

也正如简单朴实的客家人一样

虽是普通的捞面却让人回味无穷

(罗玮 摄)

大家知道吗?

腌面看似平平无奇

做法简单

但每个人每家店每个地方

做出来的味道都不同

梅城腌面

梅城腌面烹饪技术是

梅州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梅城一家腌面店老板正紧张地忙活,准备肉片、面条、枸杞菜等。(林中东 摄)

在客家话里

“腌”代表的是

把烫熟的食物加上调料拌匀这一做法

选用淡碱面

用开水烫熟后捞起入婉

▲淡碱面用开水烫熟后捞起入碗。(新梅互联 摄)

加入猪油和蒜蓉

一碗香喷喷的腌面就做好了

上桌后腌面一定要快速拌匀开来

吃出满嘴猪油香

才叫客家腌面

才“够味”

▲最后记得,一定要趁热搅拌均匀。(新梅互联 摄)

(吴腾江 摄)

大埔腌面

大埔腌面制作技艺是

大埔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和梅城腌面不同

大埔腌面用的是纯手工擀制的面

所以吃起来更筋道有嚼劲

面本身的味道更足

大埔的特色腌面

除了有葱花、猪油、炸蒜蓉……

它最大的不同是有肉碎

加上炒香的猪肉碎和焯水豆芽拌匀

是和梅城腌面截然不同的两种美味

(吴颖娴 摄)

蕉岭三及第

在客家人生活的粤东北地区

腌面之所以能让人回味无穷

还在于搭配了一份

新鲜热气腾腾的三及第汤

蕉岭县打造三及第特色美食街,许多民众、游客来此寻味。(连志城 摄)

在蕉岭,有句俗话说

“早上一碗三及第,上山打虎有力气”

三及第在蕉岭人民眼里

不仅是可口的佳肴

更是一种情怀

2015年

蕉岭三及第被列入

广东省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代表性项目名录

猪肝、瘦肉、猪肠粉

再加入红背菜等配料

一碗荤素搭配、营养均衡的三及第完成!

边吃腌面边喝汤

润口又鲜甜

(林文虎  摄)

客家人之所以爱喝三及第汤

是因为它有着美好的寓意

在科举取仕时代

殿试的前三名分别是

状元、榜眼、探花

合称三及第

以下视频来源于
蕉岭县文化馆

客家人为了让赶考的学子

能够有一个好的兆头

把这份由瘦肉、猪肝、粉肠

配枸杞叶做成的汤

叫做“三及第”汤

简单地命名

体现了客家人对美好生活代代相传的愿望

(林文虎  摄)

一碗腌面

是梅州人民的家乡标签

人和美食相伴有多遥远的路途

就有多温情的故事

在给人们带来美味体验的同时

腌面三及第也成为了许多游子心里

最挂念的家乡味道

这样的客家美食

你爱了吗?

【“东亚文化之都”小贴士】

“东亚文化之都”是深化中日韩文化领域务实合作的重要品牌活动,是落实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人文领域共识的重要成果,也是配合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全面实施、落实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倡议的具体举措。

审核:温晓峰

初审:李子莹、张益

图片:除署名外,部分素材来源于梅州日报

编辑:杨乔颖

来源:综合自蕉岭县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蕉岭县文化馆、掌上梅州客户端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