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缝“粘出”冬奥服装,张槎针织企业凭技术创新切入新赛道

南方+ 记者

无缝“粘出”冬奥服装,张槎针织企业凭技术创新切入新赛道

刚刚落幕不久的北京冬奥会,中国制造的冬奥服装在全球爆红。在制造业大市佛山,当地企业也在助力。

中国针织名镇,禅城区张槎街道。谈起自己生产供应冬奥会的风衣夹克,佛山宝仕龙无缝服装有限公司(下称“宝仕龙”)的负责人郭裕辉如数家珍。与常规的制衣不同,宝仕龙生产的服装几乎不需要用针线车缝,而是通过新型“无线缝合技术”,将服装布片高温热熔粘合而成。不仅耐用平整,且具有防风防水防寒等效果。

新工艺应用推广的背后,是张槎传统针织产业积极转型的新趋势。作为佛山第一家将无线缝合技术应用到丝光棉服装生产上的企业,宝仕龙正在凭借自身的技术优势,从传统丝光棉服装切入户外运动服饰等产业新赛道。

宝仕龙应用新型“无线缝合技术”生产供应冬奥会的风衣夹克,具有防风防水防寒等效果。

宝仕龙应用新型“无线缝合技术”生产供应冬奥会的风衣夹克,具有防风防水防寒等效果。

凭新工艺打入冬奥供应体系

走进宝仕龙的车间,工人们正忙着赶制衣服。但他们几乎不用针线缝制,而是全靠机器,把服装布片拼接粘合。

能够颠覆传统工艺制衣,主要得益于无线缝合技术。工人用激光裁床裁剪成衣片后,再将成衣片用超声波焊接和无缝压胶搭接。

超声波熔接是以超声波超高频率振动的焊头,在适度的压力下使2块面料的结合面产生摩擦热而瞬间熔融接合。而无缝压胶拼搭接则是利用新型的无缝服装机器,辅以热熔胶膜,通过高温和一定的压力将热熔胶膜融合到两块面料中 。

无线缝合工艺用激光裁床裁剪成衣片后,辅以热熔胶膜,通过新型的无缝服装压胶设备缝合而成。

无线缝合工艺用激光裁床裁剪成衣片后,辅以热熔胶膜,通过新型的无缝服装压胶设备缝合而成。

“经过我们的研发,现在这项技术几乎可以应用在不同面料上,还可与印花雕花等工艺结合。”郭裕辉说,无缝服装代替传统针线缝合而成的服装,做到零针车缝。

虽然规模不大,但宝仕龙正是凭借这项创新的技术,打入到北京冬奥会服装合作伙伴安踏集团的供应体系中。

自去年5月接到要代工生产冬奥会服装后,公司上下都十分兴奋,加班加点组织优化技术、开展生产。

“粘”出来的衣服可靠吗?郭裕辉告诉记者,制作出来的成衣,还要进行压力、水洗、透气等性能测试,以确保能达到防风防水防寒、耐用稳定等效果,达到冬奥服装供应的要求。

郭裕辉说,虽然无线缝合技术成本要比针缝工艺高20%,但由于没有缝纫线的存在,从根本上避免缝纫针孔渗水、羽绒服钻绒等问题,使得很多高档专业服装的设计和制造得以实现,大大提升了服装功能性、美观度和人体舒适性。

郭裕辉对自己的无缝服装很有信心。在佛山乃至珠三角,他是将无线缝合技术应用到丝光棉服装生产上的第一人。

无线缝合技术最早使用在欧美国家户外运动服装及相关户外运动产品的生产上,如滑雪服、冲锋衣、登山服和野外帐篷等各种户外运动产品,后期在休闲服装领域也有广泛应用。

而一直为欧美知名品牌OEM的经历,也让宝仕龙很早就掌握了这项技术。如今,该公司不仅成为迪桑特、斯凯乐、凯乐石、探路者等国内外知名户外运动服装品牌的供应商,还成功将多年代工所积累的先进技术,应用到安踏、李宁等国内大众运动休闲服装品牌之上。

无线缝合技术制作出来的成衣,还要进行压力、水洗、透气等性能测试。

无线缝合技术制作出来的成衣,还要进行压力、水洗、透气等性能测试。

产能转型进军运动服饰新蓝海

如今,在全国闻名的针织名镇张槎,切入无缝服装领域的企业越来越多。

对张槎传统的针织行业而言,无缝服装的推广,不仅是技术的革新,还是转型升级的新方向、新蓝海。

张槎既是全国最大的针织面料产业基地,也是全国最大的丝光棉T恤产业基地。一直以来丝光棉服装主打高端商务为主,但近年来,受疫情冲击、消费者审美品位的变化,丝光棉服装的市场需求逐步萎缩,张槎针织原有的优势产业也被迫下行。

郭裕辉明显感受到这样的变化。2019年,来自国内一线品牌的订单接都接不完,但到了2020年疫情之后,订单逐步减少。

有张槎针织业内人士预测,今年上半年,张槎丝光棉服装的订单或将同比减少50%。“丝光棉服装的主要销售旺季在春夏季,如果上半年出现颓势,对全年将形成很大影响。”

不过,在丝光棉服装下滑的同时,国内运动休闲服装市场的崛起,也让郭裕辉看到了新的希望。

据行业研究机构预测,运动服饰市场约3000亿元,近年复合增长接近20%,是增长最快的服装行业细分品类。

“随着国内消费升级和生活品质提升,运动休闲服饰正逐渐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符合大众对服饰能兼顾时尚和舒适的需求。”作为国内知名运动服饰品牌的供应商,佛山市盈美佳服装材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仲宏直接感受到运动休闲市场需求在扩张。

抓住这一趋势,郭裕辉积极求变,加快在运动休闲服饰市场上布局。“以前丝光棉产品占了我们产能的90%、运动休闲只占10%,现在刚好扭转过来了。”

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激发起人们对户外运动的关注,也将带动相关运动服饰市场、产业的发展。

“这是一个转型升级的机遇。”郭裕辉认为,张槎针织行业在技术、工艺和面料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完全有条件从传统的丝光棉服装向户外运动休闲等新兴领域转型。

【采写|摄影|剪辑】南方日报记者 罗湛贤

编辑 朱苏娇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