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佛山回镇后,这位郁南干部分享了虎年镇域经济发展“第一课”

南方+ 记者

“佛山顺德容桂是中国制造名镇、品牌名镇、中华美食名镇、中国书画艺术之乡、中国曲艺之乡,容桂的经济发展创造了多个第一,第一个财政超亿元镇、第一个工业超千亿大镇……”日前,郁南县都城镇举行外出跟班学习干部经验分享交流会,镇委副书记、镇长朱锦华向镇、村(社区)干部分享了佛山容桂的经济发展经验。

按照云浮市委选派安排,朱锦华于去年10月中旬开始到佛山市顺德区容桂街道跟班学习。如何推进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段时间的所见所闻让他深有感触。

朱锦华在会上向镇、村(社区)党员干部介绍到顺德容桂街道跟班学习的目的、内容、形式和推动镇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做法及成效等情况,分享容桂街道的先进成功经验和学习收获,深入介绍容桂街道及周边地区体制机制改革的启示和意见建议,与大家交流探讨如何学习借鉴容桂街道及周边地区的先进经验做法,推动都城镇乃至全县镇域经济发展,上好虎年经济发展“第一课”,赋能镇域经济发展。

朱锦华介绍,容桂街道常住人口57.36万人,有各类市场主体5万家,规上企业727家,其中:超亿元企业155家、超10亿元企业20家、超50亿元企业7家、超100亿元企业2家、高新技术企业587家。容桂一二三产业比重分别为0.11%、65.42%、34.47%,2021年税收74.92亿元(同比增长6.5%),财政总收入60.02亿元。

会议要求,镇、村(社区)党员干部要学习借鉴容桂街道及周边地区创新推动体制机制改革、高效率的议事决策制度、用制度管人管事的管理模式和干部队伍精益求精的思想、敢为人先的担当拼搏精神,以及容桂在写好村改“下半篇文章”,谋划新兴产业发展平台;引领数字化转型升级,优化提升企业发展空间;做大做优制造业企业群,着力提高产业链韧性;发展壮大第三产业,助推制造业转型升级;顺应形势需求,打造优良营商环境等推进经济发展的先进经验。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都城镇提出,要在发挥生态资源优势,扩大园区经济集聚效应;因地制宜招商选商,坚持精准抓好招商引资;大力扶持“小升规”,加快推动强链延链补链;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构筑高质量发展新优势;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提高投资的吸引力;坚持深化改革创新,有效推进简政放权强镇等方面发力,凝心聚力推动镇域经济提速发展,打造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生态之都、宜居之城”。

【南方日报记者】王谢思齐

【通讯员】李洪标


编辑 钟烜新
校对 谢日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