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韩江发展轴:串联空间激发潜力 “一江两岸”高质量发展|“一轴两带”见闻录①

南方日报

【编者按】

人勤春早,击鼓催征正当时,奋楫扬帆启新程。潮州市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加快构建金色韩江发展轴、蓝色海洋经济带、绿色生态发展带‘一轴两带’区域发展格局。本期《南方日报·潮州观察》推出“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一轴两带’见闻录”,通过基层走读见闻,深入探寻“一轴两带”一线情况,呈现潮州大地山呼海应、江腾城跃、人勤业兴、奋斗向未来的景象。


春风拂过潮州大地,一江两岸风景别样好。韩江西岸,古城魅力无限,旧城更新改造步伐加快,陶瓷、不锈钢、食品等特色产业蓬勃发展;韩江东岸,新城加速崛起,资金争相流入,多个重点项目已落户,建设工地一派火热;韩江之畔,江水奔腾往前,万里碧道游人如织,生态美景跃然眼前……

以韩江为轴,“一江两岸”熠熠生辉。潮州市第十五次党代会报告提出,要加快构建“一轴两带”区域发展格局。其中,构建金色韩江发展轴被放在了首位——通过“一江两岸”联动发展,打造特色精品城市的核心承载区、中央活力区、科技创新策源地和世界潮人寻根地。

金色韩江发展轴的构建,离不开东西两岸的充分联动,离不开韩江的有力支撑。而金色韩江发展轴串联起来的,不仅是两岸的风光美景,更是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无限的发展潜力。近日,笔者沿着韩江河畔,实地走访东西两岸,探项目建设、看产业发展、记城区变化。

韩江西岸:提品质促融合 千年古城展新生魅力

依山傍水的潮州,悠悠韩江穿城而过。春风吹拂韩江西岸,游客们到此走古桥、逛古街、串旧巷、看老厝、进古寺、登韩祠,品读潮州文化之韵。随着古城保护活化、旧城改造更新,这座千年古城散发着新生魅力。

围绕“金色韩江发展轴”,潮州市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韩江西岸将突出提品质促融合,保育活化古城,改造更新旧城,加快建设潮安特色产业走廊。

提品质:古城保育活化旧城改造更新

日前,广东省潮州市湘桥区牌坊街获批首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名单。潮州古城区在近年来凭借一块块“国字号”名牌俘获了大批粉丝。夜幕来临,韩江两岸灯火璀璨,古城内潮州工夫茶、潮剧、花灯等非遗吸引了不少游客市民驻足观赏。

随着古城保护活化、旧城改造更新,潮州这座千年古城散发着新生魅力。温亿中 摄

随着古城保护活化、旧城改造更新,潮州这座千年古城散发着新生魅力。温亿中 摄

“将非遗技艺知识送进小区基层,是将文化种子播撒到群众心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潮州花灯”市级传承人黄韬曾多次受邀到公众场所上课,以便于传授花灯的基础工艺,他认为与生活融在一起的非遗文化才有生命力。

依托“三山一水护城郭”的古城格局,潮州全面实施古城提升行动计划,高标准实施街巷改造提升,加强街区管理、业态引导和交通整治。为了进一步擦亮潮州文旅招牌,服务好古城游客,潮州积极组建志愿服务队伍,为游客市民开展旅游指引、车辆停放、秩序维持等志愿服务,维持古城区旅游秩序。

按照“一轴两带”的规划蓝图,湘桥区作为潮州的核心区,是金色韩江发展轴的重要支撑。

近日,笔者来到湘桥区西华小区,映入眼帘的是古典雅致的深棕色挑檐式门亭,鲜艳的大红灯笼点缀其下,适逢晴天,小区很是热闹,小屋里,湘桥区、街道、社区和居民各方齐聚一堂,闲话家常。很难想象,这里是曾经榜上有名的“最差小区”。

“这个小区真的是越来越‘年轻’了。”住户陈锦荣在该小区居住了41年,回忆起之前的场景,不禁感叹。早在去年11月开始,借助创文创卫的契机,街道、社区一鼓作气,多方筹集资金,正式启动西华小区改造项目。如今,该小区还成立了党支部,指导小区后续的管理,目前该小区还计划引进智慧停车系统,将小区空闲车位打造成共享车位,通过资源活化利用,实现集体经济增收。

显魅力:特色产业升级新旧动能转换

从潮州市区由北往南一路而行,潮安特色产业的蓬勃发展,形成了以凤塘、古巷为中心的陶瓷生产基地,以彩塘镇为中心的不锈钢制品生产基地,以庵埠镇为中心的食品、印刷包装生产基地……这些传统支柱产业提质升级后,更彰显潮安特色产业走廊的活力与魅力。

桑浦山下,一条条宽阔水泥大道串起东山湖现代产业园内的厂房工地。走进广东丹青印务有限公司,只见一片繁忙而有序的景象,先进高速电子轴凹版印刷生产线、无溶剂复合机等生产设备不停地运转,工人师傅们娴熟地操作各种机械设备。

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该企业近年来积极推进数字化改造。企业品控总监章煜生打开电脑展示智能印品在线检测系统。“公司里所有订单生产进度,在这里实现全可视化,一目了然。”章煜生指了一个“异形自立吸嘴袋”产品说,该产品显示已进入制袋环节工序,并相应提醒操作人员需注意的事项。

潮安企业生产设备运转不停。纪金娜 摄

潮安企业生产设备运转不停。纪金娜 摄

“30年来,我们不断推动潮安特色产业走向世界。”广东丹青印务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奕丹称,该企业已发展成为一家从事软包装的产、销、研于一体的国家认定高新技术企业,产品远销美国、埃塞俄比亚、墨西哥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作为“中国食品名城·潮州”的重要生产基地,潮安区共拥有食品生产加工企业800多家,集群效应显著、品牌发展突出。位于庵埠镇的佳宝集团里,生产车间自动化生产线不停运转,一袋袋零食、一盒盒蜜饯随之出炉。而电商打包车间里,加应子、陈皮、山楂等食品整齐排序,工作人员对照订单快速拣装打包后,一列列快递盒子整装待发。用不了几天时间,它们便会送到各地“吃货”手中。

“利用电商这一平台,有效带动了产品的线上销售,今年春节和元宵节期间,产品销量都很好。”佳宝集团董事杨婉媛介绍,今年该企业将依托技术改造,加快转型升级。目前,广东佳宝集团有限公司陈皮及水果深加工项目正有序推进中。该项目建成投产后,预计年产广式凉果6000吨,助力潮州打造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食品产业集群。

韩江东岸:扩容量聚人气 高起点规划东拓凤城

韩江新城防洪综合整治一期(续建)工程近200亩用地完成交地工作;韩江新城引进66个重点项目,约737亿元的总投资正在布局;潮州深能凤泉湖高新区燃气热电联产项目计划上半年投产……聚焦建设韩江新城和凤泉湖高新区等重点,韩江东岸坚持高起点规划建设,注重“山水、生态、潮韵”特色,创新生态建设机制,抓好滨水生态廊道、红山、紫莲山等生态基底保护,引导生产生活合理布局,促进扩容提质。

听民声:推动建设项目有序开展

近日,在潮州市韩江新城防洪综合整治一期(续建)工程滨江路段田心村附近,挖掘机轰鸣作响,这是虎年春节假期过后,项目征拆办第二次组织工程队开展清表拆除工作。“该工程主要涉及埔涵村、田心村和窑美村三个村落。而其中埔涵村和田心村的清拆工作主要是清表和拆除构筑物。”项目征拆办主任李明洪说,潮州市韩江新城防洪综合整治一期(续建)工程(滨江路)项目是潮州实施“六大工程”和提升城市治理水平三年行动计划的重点项目。

“有关部门的做法也让人暖心,知道年末是年花的销售旺季,便同意推迟到年后再来清拆。”村民丁裕民说,他是田心村一处温室花棚的经营户,其温室花棚占地面积达2000平方米。据介绍,项目自去年10月份启动,施工方进场后,项目整体有序推进,项目涉及236亩用地,目前已有近200亩用地完成交地工作。

潮州加快韩江新城开发。林文强 摄

潮州加快韩江新城开发。林文强 摄

按“一年新城框架基本拉开,三年片区开发初见成效,五年城市功能较为完善”的发展目标,近年来,潮州新区管委会通过强化招商引资和土地储备,一批重点项目、重要产业正在新城落地集聚,推动形成产城融合发展的新格局。

引项目:提升新城服务引力升级

今年5月,位于韩江新城的碧桂园翰林府楼盘将迎来交楼时刻,楼盘位于韩江新城金碧路与金塘路交汇处。2月17日,笔者来到韩江新城碧桂园翰林府建筑工地现场。为了保证安全有序复工,施工方还进行了一系列部署。“进场工人需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复工报到前登记好相关的行程资料,并接受进场安全教育。”碧桂园翰林府项目工程师吴斌表示,复工已在有序推进中。

随着韩江新城的引力不断加强,不少市民选择到此安居。为迎合市场需求,春节期间,新城3个碧桂园楼盘均增加人员值班,为前来看房买房的市民做好服务。“根据岗位需求,我们是每个岗位至少有一人值班,每天有至少6人值班,同时我们还推出到场有礼活动。”碧桂园翰林府销售部相关负责人黄王杰说。

实际上,去年7月,碧桂园潮州区域首个“星系”项目——碧桂园·云麓兰庭已正式上线。在其周边,潮州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和潮州技师学院也先后获得批复,填补潮州市高职教育空白。当前的韩江新城已全面掀起建设热潮,已引进66个重点项目,约737亿元的总投资正在布局。

优配置:落实整体谋划人气聚拢

在凤泉湖高新区,潮州深能凤泉湖高新区燃气热电联产项目(以下简称凤泉项目)施工现场一片热火朝天,工人们忙于安装设备、铺设外部天然气管道,目前项目已完成总投资的75%,计划在今年上半年投产。

据潮州深能凤泉热电有限公司总经理程芳林介绍,为了减少疫情对工期的影响,今年春节期间,潮州深能凤泉热电有限公司通过人员岗位职能优化,动员了40名施工人员留潮过年,坚持施工,这是公司首次实行不停工制度,正月初十,该项目已全面有序复工。据悉,该项目投产后将极大缓解潮州市及周边地区电网供电紧张压力。目前该项目吸引了15家有用热意向企业,其中包括了医药、食品、包装、羽绒制作等行业。

凤泉湖高新区推动生产要素在园区内外有序流动和优化配置。

凤泉湖高新区推动生产要素在园区内外有序流动和优化配置。

当前,凤泉湖高新区以国企改革为突破口,推动生产要素在园区内外有序流动和优化配置。“目前潮州凤泉湖高新区陶瓷及先进制造产业基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已完成立项、勘察设计招投标、初步设计审查和项目概算审核等工作。”潮州凤泉湖润禾投资建设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林灿亮介绍道,今年将以实施陶瓷及先进制造产业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幼儿园及小学、卫生院、人才公寓、综合配套中心等“十大项目”建设为抓手,按照“整体谋划设计,成熟一片开发一片”思路分片区进行开发建设,从而实现园区品质全面提升,人气聚拢。

韩江保护:守护一江韩水 打造宜居宜游滨水空间

韩江是潮州的母亲河,更是构建金色韩江发展轴的重要“主角”。当前,潮州正以韩江潮州段全国示范河湖建设和万里碧道建设为主抓手,开展韩江流域综合整治,让韩江秀水长清,打造广东特色幸福河湖样板和潮州水生态亮丽名片。多方“守护”之下,潮州“一江两岸”的山水景色更加熠熠生辉,构建金色韩江发展轴的愿景也越来越近。

赏春光:一江两岸风景如画

多日的阴雨天气结束,潮州终于放晴。雨后的韩江之畔,空气清新宜人,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出行“打卡”。春光甚好,不少市民游客在江畔边或散步、或骑行、或慢跑,十分休闲惬意,更有摄影爱好者架起相机、认真记录韩江美景。

站在滨江长廊,可远眺广济桥、韩文公祠等文化地标;北堤路上,人行道和自行车道宽敞平坦,玉兰灯与塑木亲水栈道古朴雅致,迎水坡上花草点缀,抬头便可见金山大桥跨江而过。夜幕降临,韩江两岸灯光亮起,金色璀璨的灯带沿着江水蜿蜒而去,东西两岸景致交相呼应,新城古城隔江而望,令人流连忘返。

韩江两岸熠熠生辉。黄奕强 摄

韩江两岸熠熠生辉。黄奕强 摄

依托古城资源,潮州还串联起沿江两岸众多历史文化遗存遗址,将韩江打造成具有鲜明岭南文化特征的历史文化长廊、留得住情感的魅力河流。

如今,水清岸绿、游人如织的韩江美景,已经成为潮州市的一张名片。韩江潮州段常年稳定保持Ⅱ类以上水质,更先后获得了全国十大“最美家乡河”、全国示范河湖等“国字号”美誉。当前,以韩江为轴,潮州正加快构建金色韩江发展轴,突出中心城区的节点支撑作用,促进“一江两岸”高质量发展。

重保护:综合整治共护母亲河

“您已进入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沿江而行,一进入北堤放生台、北阁泳台区域,便能清楚听到广播正循环播放着警示语,提醒市民不要在周边水域游泳垂钓。

一江两岸的美景得来不易。为让秀水长清,潮州市将北片区域列为绿色生态创建示范区,实行最严格的环境准入制度。潮州还印发实施了《潮州市韩江流域水利综合治理工作方案》,提出构建持久水安全、优质水资源、健康水生态、宜居水环境、先进水文化、绿色水经济的现代化治理体系。

一系列河湖治理专项行动也持续开展。潮州水务部门常态化开展河湖“清四乱”,去年全市共排查河湖“四乱”问题22宗,水利部交办整改30宗,已全部完成整治销号;集中开展两次“清漂”行动,累计投入清漂资金3206.3万元。潮州环保部门也常态化开展生态环境执法行动,每天一早,韩江市区段都有生态环境执法人员开展执法检查。

每逢周末假期,不少“民间河长”、环保志愿者也会自发组织开展韩江环保行动。就在2月12日下午,潮州市唯爱河湖保护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便组队前往北堤开展徒步宣传活动,志愿者们手拿清洁工具,一路清理韩江边的塑料袋、废纸、烟头等垃圾,并向过往市民宣传保护韩江的重要性。

拓空间:万里碧道宜居宜游

江堤栈道好风景,山美水秀皆如画。韩江两岸的别样景致,得益于潮州“一江两岸四堤”碧道的建设。走在韩江边,万里碧道的标志牌显眼突出。韩江潮州段“一江两岸四堤”碧道是广东万里碧道建设的省级试点之一,也是潮州构建金色韩江发展轴的重要一环。

韩江碧道。

韩江碧道。

作为万里碧道建设试点工程的一大亮点,金山大桥湿地公园以其怡人美景和雅致设施成为群众休闲必去的网红“打卡点”。此前该公园经改造提升后,除提升绿化景观外,还完善园内基础设施,包括园区栈道、健康步道以及韩水秋渡平台、江风亭、望江台、赏鹭台等多个沿江观景平台和防汛亭。

近年来,潮州市全力推进韩江“一江两岸四堤”碧道试点建设,统筹考虑韩江的防洪排水、供水保障、生态保护、景观休闲、文化传承等综合功能,总投资16.5亿元,建设了韩江两岸堤围综合整治等项目,在全省率先完成万里碧道试点建设。随着碧道建设的推进,宜居宜游的滨水空间逐渐成型,包括金山大桥湿地公园在内,意溪渡口公园、涸溪滨江公园等一批临江公园也相继建成开放,市民休闲放松有了更多新去处。

目前,韩江碧道试点工程已建设堤顶自行车道及步行绿道16.1公里、亲水栈道5.5公里、滨水公园6个、观景平台16座、休息驿站3座,形成江河安澜的雨洪通道、碧水清流的生态廊道、诗情画意的休闲文化廊道和水陆联动发展的滨水发展带。

【策划】达海军 

【统筹】纪金娜

【采写】许钰敏 陈树洁 纪金娜

编辑 范磊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