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推行节地生态安葬!惠州发布殡葬事业“十四五”规划

南方+ 记者

日前,惠州市民政局发布《惠州市殡葬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下称《规划》)。《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期间惠州殡葬事业的发展目标、主要任务以及保障措施,旨在建设具有惠州特色的惠民殡葬、绿色殡葬、文明殡葬、法治殡葬、智慧殡葬,推动新时代惠州殡葬事业高质量发展。

“十三五”时期免费提供殡葬基本服务8.8万余宗

“十三五”期间,惠州不断强化殡葬基本公共服务公益属性,推进惠民殡葬、绿色殡葬、阳光殡葬建设,推行节地生态安葬,保障群众基本安葬需求,保护生态环境,殡葬事业发展取得新成效和新进展。

据悉,惠州把殡葬基本服务免费纳入政府基本公共服务内容,实现了保基本、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2015年6月1日起,全市户籍人口和在惠死亡的非户籍人口7项殡葬基本服务费用免费,补助标准每具1780元;2018年12月29日起,将遗体包裹纳入免费,免费项目增至8项,补助标准维持每具1780元不变。“十三五”时期,惠州共免费提供殡葬基本服务88717宗,免除费用总额1.58亿元。

此外,“十三五”时期,惠州在殡葬服务设施、葬法祭法改革、殡葬管理水平等领域也取得一定成效。惠东县殡仪馆被评为省一级殡仪馆,惠州市殡仪馆被评为省二级殡仪馆;全市20台火化机全部安装尾气净化设备;新增马安镇公益性生态墓园和惠阳区永祥和公益性墓区,新增约3.5万个节地生态型墓位;建成全市海葬纪念设施和4个永久性骨灰树葬区;树葬、海葬先人骨灰902具,共补助67.65万元。

“十四五”时期全市节地安葬率超过70%

为推动新时代惠州殡葬事业高质量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全市殡葬服务充分发展,基本服务更有保障,选择性服务更加丰富,殡葬服务设施日趋完善,公益性安葬(放)设施覆盖率、节地生态安葬率显著提升;殡葬综合监管有力有效,殡葬行业发展更加规范,殡葬信息化管理和服务更加普及,现代文明殡葬新风尚逐渐形成。

《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时期殡葬事业发展的主要任务,包括构建惠民殡葬、绿色殡葬、文明殡葬、法治殡葬、智慧殡葬。

“十四五”期间,在全市逐步推广“一站式”惠民殡仪服务包和“一站式”爱心殡仪服务包;加快完成博罗县殡仪馆升级改造工程,大力推动龙门县殡仪馆重建工程;探索在部分县(区)实施节地生态型公益性公墓示范项目;到2025年,全市各殡仪馆认定为省级殡仪馆,并全部纳入标准化管理。

此外,新建公益性公墓和现有公益性公墓新建墓位(穴)全面推广使用卧碑;现有公墓中新开发墓区和新建公墓节地生态安葬率达到100%,到2025年,全市节地生态安葬率达到70%。

同时,推动制定惠州市无人认领遗体处理办法、惠州市节地生态安葬补贴办法以及惠州市惠民殡葬工作规程等文件,探索建立“医院(逝者住所)—殡仪馆—安葬(放)设施”的殡葬服务无缝对接机制;鼓励有条件的殡仪馆探索将现代融媒体技术、5G技术应用到告别仪式,打造新型的现代殡仪服务模式等。

【记者】于蕾

编辑 南小惠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