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染,作为植物染色工艺(草木染)的一种,利用自然生长的含有色素的“茶叶”提取色素来对被染物进行染色,染色过程中不使用或极少使用化学助剂,用日常泡茶的茶叶或茶包就能染布。广义一点说,从茶叶中提取染料对天然纤维进行染色也算是茶染。
对比现代工业化合物染料,茶染更环保健康,颜色更素雅。茶染虽是一种原始的染色工艺,近两年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物质及精神上的追求越来越高,以茶染为代表的植物染色这种趣味十足的制作工艺,逐渐重回人们日常生活中。
茶叶染色的原理看似复杂,其实也很简单。茶叶中的茶多酚结构含有大量的酚羟基,既可以和丝绸中的蚕丝蛋白纤维结合,也可以和棉、麻类织物的纤维素纤维结合,这就是茶叶可以染布、染帛的原理。为让定色效果更好,染前先将布浸在豆浆里约二三十分钟再干,如此浆过的布,染色效果较好。如果使用化学助剂,比如醋酸锡、明矾等,固色效果将会更好。
绿茶、红茶、黄茶、黑茶、乌龙茶,普洱茶都是茶染的染料。因各地品种、土壤、气候、水源等自然因素的不同,染出来的色泽会有差异。红茶色泽最浓最亮,普洱和铁观音有不错的染色感,绿茶有较淡的晕染效果。如果在同一块布料上不同茶种交互运用,会形成时淡时浓的渐层,素雅有味。
虽然通常来说茶染的颜色较淡,但在《墨娥小录》中有记载用茶染较深的颜色:“老茶叶煎浓汁,黑豆壳煎汁加少许绿矾,搅匀后染布,可得莲子褐色。”大意是:把老茶叶煎浓汁,再把黑豆壳煎浓汁后加入少量的绿矾(硫酸亚铁),然后把两种浓汁混合在一起,搅匀后染布,可以得到莲子褐色。另外,古人甚至能用茶染出皂色,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黑色。
由于取材便利,操作简单,适合做DIY。而且每次操作都会有些许不同,可谓独一无二,茶染也被许多手工爱好者和汉服爱好者奉若珍宝。虽然茶染作为植物染的分支较为小众,而汉服文化也作为一种亚文化而存在,但许多汉服爱好者们还是努力地拍摄视频上传社交媒体,希望通过分享让更多人认识到茶染、汉服及其背后的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例如B站UP主@陈攸染就是专注古法染布的汉服爱好者,她曾发表制作晋制汉服八破裙的视频,从用茶叶染布开始自制一身独一无二的汉服。甚至因为兴趣,她还开了一家专门定制植物染汉服的淘宝小店。
图片来自@陈攸染的茶染视频截图
其实,茶叶染色只是植物染色很小的一部分。而植物染色就是从植物的根、茎、叶、花、果中提取植物色素,作为染料浸染织物。此外,植物染料是天然染料(包括:植物染料、动物染料、矿物染料)中应用历史最久、应用范围最广的染料。
基本而言,古人们所穿的各色服装,也均由植物染制而成。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工业化的推进使得植物染料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消失于大众的视野,而化工染料在服装染色上完全占据主导地位。
时至今日,新时代的人们对于回归自然、返璞归真、可持续发展的追求又成为了最新选择。人们开始反思化工染料染色所存在的诸多弊端,从而再次把目光转向了植物染料。
而茶染艺术作为茶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既有茶文化的底蕴,又与近几年所提倡的“绿色生活,低碳生活”相呼应。此外,“茶染”承载着深厚的文化理念和人文情感,也理应受到更多的传承与保护。
【记者】魏钰
【来源】南方农村报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