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湛江以加快构建区域科技创新中心为抓手,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湛江“十四五”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开好局、起好步。2021这一年,湛江科技发展呈现怎样的特色?
重大创新平台建设稳步推进
湛江国家高新区“一区多园”错位发展管理模式逐步推进,东海岛园区“一环三横四纵”路网建成,重点发展钢铁、石化、造纸三大产业链,海东园区湛江湾实验室龙王湾研发基地一期工程、广东医科大学海东校区、湛江一中新校区、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海东院区全面动工建设,重点发展海洋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海创中心园区围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大数据、科技孵化、科研成果转化等打造产城融合综合平台······在湛江,重大创新平台正一步一脚印,扎实推进建设。
以湛江湾实验室为例,龙王湾研发基地一期工程项目加快建设,人才公寓正式动工建设,实验室各项管理制度持续完善,《湛江湾实验室建设运行管理办法》出台实施。另外,依托中国船舶集团、中海油集团两大央企和广东海洋大学、广东医科大学两所本地高校,湛江湾实验室集聚了一批高水平科研团队,其中包括159名全职人员、157名双聘人员、柔性引进的吴有生、周守为、曾恒一、潘德炉、杨德森、林君、刘少军、陈芬儿、马丁班威尔等9位院士专家及20多位领军人才。
此外,湛江成功引进我国著名勘探地球物理与探测装备专家、中国工程院林君院士建设全国唯一的校外院士工作站。
企业创新主体培育欣欣向荣
据统计,湛江2021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超过60家,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突破360家。其中,有34家高新技术企业获得在广东省、湛江市科技财政专项资金支持,开展新产品、新技术研发和技术攻关等科技创新工作。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成为关注重点,湛江统筹运用“大专项+任务清单”科技专项资金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2021年成功备案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302家,同比增长43.13%。
在壮大科技企业孵化育成体系方面,湛江也收获颇丰。2021年新认定市级众创空间3家、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目前,全市共有市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12家,市级以上众创空间17家。其中湛江高新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获评国家级孵化机构运营评价A级,是粤西地区目前唯一一家获评国家科技部火炬中心运营评价A级的专业类国家级孵化器。
科技研发平台建设如火如荼
据湛江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湛江主要从质量和数量方面推进科技研发平台建设工作。
质量方面,不断建立完善研发平台认定管理办法,出台《湛江市科学技术局关于湛江市重点实验室的管理办法》和《湛江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认定管理办法》,规范市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认定管理。
数量方面,积极鼓励驻湛高校、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建设省、市重点实验室和开展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认定。2021年,湛江新增省级重点实验室1家、市级重点实验室3家(同比增长10.7%),省级工程中心10家(同比增长12.7%)、市级工程中心15家(同比增长17.0%)。截至2021年底,湛江市拥有省重点实验室13家,全省第四(仅次于广州、深圳、佛山),全市研发机构达443家,其中省级以上研发机构达170家,同比增长6.9%,全市研发机构整体水平情况比上年度有较大提升。
区域协同创新协作更上层楼
广湛科技深度协作机制不断完善。2021年3月,湛江市与广州市科学技术局正式签署《广州市科学技术局 湛江市科学技术局推进广湛科技创新合作框架协议》,在打造科技创新高地、推动重点产业关键技术攻关、开放共享科技创新资源要素、搭建科技人才交流合作平台、共促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科技金融交流合作六大方面达成共识,积极探索建立两地科技资源共享渠道。
此外,湛江深化与深圳鹏城实验室交流合作,积极推进湛江湾实验室湛江水下机器人试验基地建设项目,连续两年成功与深圳鹏城实验室在湛江共同举办了全国水下机器人(湛江)大赛,其中2021年全国水下机器人(湛江)大赛线上赛吸引了12个国家的1492支队伍近万人参加,浏览人数近百万人次,现场赛吸引了来自国防科技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9个省市地区16所高校、企业的21支队伍共102人到湛江参赛,全国各地近万人次到湛江现场观摩。
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探索创新
为提前谋划布局科技计划项目,准确掌握湛江市科技研究领域、研究方向等情况,科学设置项目专题,2021年,湛江首次采取面向社会征集的方式建立科技计划项目库,社会各界踊跃参与,最终入库科技计划项目600多项。
为保证项目立项评审过程透明公开、公平公正,湛江探索创新项目评审方式,2021年立项的省、市竞争性分配项目全面推行网上“双盲”评审,线上线下结合论证。
此外,湛江探索实施“揭榜挂帅+人才团队”模式,重点围绕海洋工程装备、深远海绿色养殖装备、海洋生物医药、水海产品育种、水海产品养殖与加工等方向,开展湛江市海洋装备和海洋生物产业揭榜挂帅制人才团队项目,面向全国广泛征集项目,选出7项影响力大、带动性广、应用性强的关键核心技术向社会各界张榜告示,经揭榜方与需求方深入洽谈、专家评审,最终确立6个揭榜项目,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6个,精准推动人才链、创新链和产业链完美对接。
科技创新创业氛围日益浓厚
创新创业领域,科技大有可为。随着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的不断完善、财政资金的精准投放扶持,营商环境不断优化,越来越多人到湛江从事科技相关工作,科技创新创业氛围日益浓厚,2021年成功举办湛江市首届“南粤银行杯”创新创业大赛,全市初创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高企培育入库企业及优质高新技术企业积极参赛。
科技成果丰硕,据统计,湛江2021年共登记成果20项,其中应用技术成果18个,基础理论成果2个,2021年度全市预计获得省级以上科技奖8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项,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4项、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科技合作奖1项。
湛江积极拓宽技术合同登记渠道,成功增设广东海洋大学、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2个二级技术合同认定登记点,接下来,还会积极筹建岭南师范学院和南亚所登记点,逐渐健全技术市场管理体系。2021年,湛江市技术合同登记335份,认定合同登记额达1.89亿元,登记数量同比增长87.2%,登记金额同比增长65.3%。
科技助农擦出新火花
当科技遇上农业,擦出更大的火花。湛江积极推动星创天地、农业科技园等农业创新平台建设,加快农业创新企业培育。目前,湛江市拥有国家级星创天地6家、省级星创天地4家。通过设立“农业技术攻关、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农村科技特派员科技服务专项”等3个专题,湛江发动高校科研院所和农业企业申报入库项目,立项项目57个。
2021年,湛江选派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湛江甘蔗研究中心罗青文团队等46个农村科技特派员团队开展对接服务帮扶镇工作。在田间地头,他们积极发挥科技的力量,对农民开展技术培训,开展农技示范推广,促进农村产业提质增效,为农民排忧解难。
【撰文】傅晓冰 汪炳乾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