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队冬奥第9金!没人能在花滑选手的BGM里战胜他们

南周知道
+订阅

当《忧愁河上的金桥》配乐最后一个音符划过冰面,中国花滑组合隋文静和韩聪的表演打动了现场所有人,在北京冬奥会花样滑冰双人自由滑比赛里赢得冠军,这是中国代表队本届获得的第九金。

在18日的短节目中,“葱桶组合”表演的《碟中碟》排名第一,再次刷新冬奥世界纪录。

而此前,中国花滑选手金博洋的《卧虎藏龙》和日本选手羽生结弦的《阴阳师》也是引发网络热议的经典花滑配乐之一。如果说编排是花滑的框架,那配乐就是花滑的灵魂,那历届冬奥会花样滑冰的配乐能有多绝?

点击视频,"南周知道”特别策划《冬雪奥秘》为你揭秘。

古典音乐yyds

有媒体曾经统计过,平昌冬奥会花样滑冰参赛选手2013年至2014年赛季的选用曲目,古典音乐的比例占到了五分之一。

选用古典音乐的花滑作品,一般比较大气内敛,就像那种高手过招,剑不出鞘但锋芒尽露的感觉。

举个例子,1998年的长野冬奥会上,中国花滑运动员陈露演绎的《梁祝》,成为了那个时代冰雪运动的经典时刻。优美的音乐,灵巧的身姿,她凭借着作品获得了当时花样滑冰女子单人赛事的铜牌。

在今年的北京冬奥会上,羽生结弦的短节目作品选用了圣·桑的《引子与回旋随想曲》作为配乐。这是一首创作于1865年的曲子,有浓郁的西班牙风格,配合羽生结弦的动作,显得自由和舒展。

法国作曲家比才的作品《卡门》,因节奏强烈,故事色彩好,成为了最多花滑选手选择的曲目。据统计,在2018-2019年赛季,有女单扎吉托娃,男单科尔亚达、科夫顿三位俄罗斯选手同时选用了《卡门》。

影视配乐最动人

其实,最初的花样滑冰比赛里面,是没有配乐的。

直到1932年冬奥会,纯音乐才第一次出现在花样滑冰赛场上,而且2014年之前,国际滑联对配乐的要求是“不能出现歌词”。但随着花样滑冰比赛的发展,配乐标准逐渐放宽,越来越多选手开始突破从前的热门曲目,选择更个性化的配乐。

同样是今年的北京冬奥会上,中国选手金博洋选择了电影《卧虎藏龙》的原声带作为配乐。旋律一起,笛子声和金博洋的勾手4周动作完美结合,仿佛在白色的冰面上舞出一大片竹林,侠气,潇洒,都在作品里。

除此之外,本届冬奥的花样滑冰赛场上,还能听到来自《星球大战》《红磨坊》《辛德勒的名单》和《夜宴》等电影的配乐,可以说是百花齐放,各有各精彩了。

如今,音乐已经被视为花样滑冰比赛中极为重要的部分,出色的花样滑冰作品,离不开精心的节目编排,更离不开运动员对音乐的投入演绎。

希望在未来,花样滑冰赛场上可以出现更多出人意料的选曲,吸引更多的人走近花样滑冰,感受这份冰上之美。

今天的视频就先到这里,不要忘记点赞/转发/收藏哦,我们下期再见。

更多视频推荐

随着羽生结弦含泪摸冰离场,这位日本冰上传奇结束了他的奥运征程,全网再次被他勇于挑战自己的奥运精神所征服。

在堪称神仙打架的花滑比赛现场,竞争之激烈,目之所及,都是一群长得好看又有实力的选手在较量。

· 南周知道出品 ·

· 未经授权 不可转载 ·

· 但是欢迎分享到朋友圈哦 ·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