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新浸潭人大:全力推进镇村振兴发展,助力“四个清新”建设

南方+ 记者

2021年换届以来,清远市清新区浸潭镇人大代表创新代表履职方式,进一步发挥代表当好响应者、宣传者、监督者、献策者、践行者、示范者的作用,紧紧围绕浸潭镇“特色山水康养小镇”、清新区“北部中心镇”新定位,按照浸潭镇党委拟定的“一心、两轴、四区”工作发展思路,全力推进浸潭镇村振兴发展,助力推进生态清新、活力清新、品质清新、幸福清新“四个清新”建设。

浸潭镇桃花湖。通讯员供图

浸潭镇桃花湖。通讯员供图

发掘自身优势,持续焕发代表新精神新思路

人大代表由广大人民群众推选产生,来自各行各业各战线,有种植、养殖、民宿、建筑、经商、旅游、饮食、书法、摄影、设计、网络等各方面代表,他们在群众中有一定威信、影响力,结合代表们的优势和资源,抱团成组,新组建了种植养殖、基础建设、经济发展、乡村旅游、文化宣传等5方面的代表团,不断发掘和彰显代表团的作用,结合代表自身优势,持续激发代表们的履职热情。

“为贯彻落实区第八次党代会精神,浸潭镇着力打造特色山水康养小镇,坚持以党建引领,借助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的力量,擦亮桃花湖品牌,促进环桃花湖风貌带建设项目落地,以生态资源优势促进乡村绽放美丽经济,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清新建设。”清新区人大代表、浸潭镇委书记胡建洪说。

“我本人是在浸潭镇桃花湖边长大的,桃花湖景色优美,长久以来都受到各地游人的青睐,我建议上级党委政府能因地制宜规划利用好桃花湖特色资源,在保护好绿水青山的前提下发展壮大村集体和村民经济收入。”清远市人大代表、浸潭镇龙须带水库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志强说。在2022年春节前,李志强组织召开动员大会,多次组织村民环湖种植千棵桃花,在春节期间让广大游客欣赏到桃花湖满桃花的美丽景色。

代表团成员结合自身经历、社会资源、发展思路等情况,通过视察调研、座谈交流等方式,集思广益,能及时向镇政府和上级相关职能部门提出有效的意见建议,共同助力推进“生态清新”建设。

人大代表对老旧居住区改造项目收集村民的意见建议。通讯员供图

人大代表对老旧居住区改造项目收集村民的意见建议。通讯员供图

主动作为争先锋,持续激发代表新点子新活力

人大代表是政策的响应者、宣传者、践行者、示范者,清新区人大代表、浸潭镇六甲洞村党总支部书记、主任邹瑞文就是“领头雁”代表,在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的大环境下,在外经商的他携资回家乡发展,原身为六甲洞下迳村小组组长的他,积极争取和响应上级政策的支持和指导,有序推进下迳村“三块地”改革试点工作,带头夜以继日走访调研和宣传发动村中的党员、群众,不断收集和整理村民的意见建议,为改革试点工作排忧解难。经过多方努力,浸潭镇六甲洞村下迳组股份经济合作社挂牌成了清远市首个农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原本村小组集体经济收入由1.9万元增至500多万元。

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新一届浸潭镇党政领导班子为更好谋划浸潭镇的发展,结合人大代表的培训教育,大力宣传引领代表们出谋划策,激发代表们的活力,持续为浸潭镇发展提供高质量的新点子新建议。

清新区人大代表、浸潭镇委副书记、镇长李玲君表示,结合代表们对年度民生项目的征集意见,浸潭镇将以“旅游+”为引擎,依托乡村振兴精品线路和浸潭桃源康养小镇基地建设,鼓励各村盘活集体资产和引进特色文创团队进行整体改造,并因地制宜打造集农村观光、农业体验、采摘赏花于一体的精品线路,稳步推动浸潭桃源片经济发展,激发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共同助力推进“活力清新”建设。

浸潭镇老旧居住区改造项目一期建设。通讯员供图

浸潭镇老旧居住区改造项目一期建设。通讯员供图

听民意办实事,持续彰显代表新力量新影响

浸潭镇人大不断压实代表职责,紧紧围绕镇党委政府各项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着力打造人大代表履职和重点项目建设深度融合的“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城镇建设”品牌,扎实开展“六个一活动”(每周开展一次选民接访、两周开展一次网格化宣传走访、每月开展一次民情和政企沟通协调会、每季度组织开展一次督办活动、每半年开展一次视察调研活动、每年召开一次总结提升会议),有效推动浸潭镇镇区、桃源片区老旧居住区改造项目建设。

据悉,浸潭镇人大代表联络站共建有13个,自建成以来,组织市区镇三级人大代表对镇重点项目中的民生实事开展视察调研活动共36场次、接待群众收集意见建议171条,有效推进了公厕工程建设、村村通自来水建设、村道硬底化、污水处理厂建设、河东农贸市场升级改造、浸潭镇桃源水厂集中供水工程(饮水部分)建设等项目。

同时,浸潭镇人大结合“三进两问一拍”活动,积极发挥人大代表宣传者、献策者的作用,共接待选民238人,受理建议78件,已解决数78件,现场解决咨询类问题58件,助力推进浸潭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美丽乡村风貌带建设。目前浸潭镇已建成干净整洁村387条,其中示范村16条、特色村1条、生态村1条,六甲洞村入选2021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浸潭镇美丽乡村建设成效初显,共同助力推进“品质清新”建设。

坚持党建引领,持续展现代表新作为新担当

浸潭镇人大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挥各级人大代表履行职责、促进社会稳定的能动性、积极性,推进网格化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扎实开展“十大行动,‘清’你同行”等主题活动,让“有事找代表”成为群众的共识,实实在在做到接地气、访民情、知民意、解民忧。

“以前没有路灯,周围都黑漆漆,很难走,有路灯到处都光亮了,夜晚出行安全多了,感谢政府大力支持这些路灯的建设。”长期生活在浸潭镇桃源塘坑村的梁伯说。

据了解,为解决群众“摸黑”出行的问题,上一年底,塘坑村、留良洞村共投入近50万元,在桃源学校至燕子岩段和107国道留良洞段安装了路灯,长7.5公里、237盏路灯,进一步提高了群众的安全感。

“自当选人大代表后,通过多次走访联系和收集村民意见建议,在上级的支持和代表们的跟进监督下,近期浸潭镇塘坑村百余盏路灯完成安装并亮化,为群众的日常安全出行提供了安全保障。”浸潭镇人大代表、浸潭镇塘坑村党总支部书记、主任冯介水说。

清新区人大代表、浸潭镇人大主席何建勋表示,路灯亮化工程已纳入了浸潭镇民生实事项目之一,在各级人大代表的跟进和监督下,2021年以来全镇新建和更换路灯460余盏,大大缓解了群众出行难,保障群众夜间出行安全,共同助力推进“幸福清新”建设。

据悉,2021年换届以来,浸潭镇人大主席团坚持党建引领,组织代表们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广泛听取意见、了解民生需求,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扎实推进各项民生实事,助力“四个清新”建设,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记者】贺欢

【通讯员】林健明

编辑 林伟杰
校对 陈大钻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