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惠城区桥西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二楼,浓浓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府城文化展馆长长的走廊两边,有关千年府城历史和文化名人的展示图文并茂;古琴、瑜伽等功能齐全的活动室,成为群众开展文化公益培训的好场所……
桥西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充满文化气息
依托街道党群服务中心,桥西进一步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阵地和使用功能,立足实践所以及12个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打造独具韵味的文化讲堂,讲好桥西故事,传播惠城声音。同时,推进“红网格+幸福空间(惠民空间)”建设,以党群引领用活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通过“政社企校”联结共建机制,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做细做实。目前,该街道已基本形成“1+12+N”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阵地网络。
文史融合打造文化讲堂
讲好桥西故事
桥西街道是千年府城所在地,惠州城市精神的发源地。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内设置了府城文化展馆及文化讲堂,积极传播传统文化,并立足思想文化交流,以本土文化名家、专家为资源依托,面向市民群众和青少年等人群,以文化方式讲好桥西故事,传播惠城好声音。
桥西街道党建办副主任李晓雪介绍,利用文化讲堂,街道常态化开展文化系列讲座和各类古文化公益培训,比如汉唐古典舞、古韵瑜珈、古琴公益课堂等,集科普、讲授、展示、交流为一体,成为市民群众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府城文化的重要途径和阵地。实践所内还引入我市首个以“惠州市历史文化”为主题的党建书吧,定期组织惠州本土人文历史、红色经典互动交流教学,丰富新时代文明实践形式。
群众参加瑜伽公益培训班
不仅如此,街道还面向群众在线上征集活动内容,由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统筹,量身定制活动开展,实现“周周有活动,月月有提升”,不断丰富文明实践活动内容。
推进“红网格+幸福空间”建设党群引领用活阵地
冷可取暖、热可纳凉、渴可喝水、急可如厕、累可歇脚,设置在桥西街道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一楼的“惠民驿站”,解决了快递配送员、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环卫工人等户外劳动者的现实困难,赢得大家纷纷点赞。
坚持党建引领,结合服务党员群众的功能需要,桥西街道推进“红网格+幸福空间(惠民空间)”建设,整合资源将党建文化广场、多处老旧小区“惠民空间”微改造空间、“长者之家”“健康之家”“惠民驿站”“幸福食堂”打造成为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空间点,融入志愿服务为群众提供个性化服务,将文明实践工作的触角不断向基层延伸。各志愿服务队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助力辖区疫情防控,关心关爱老人及弱势群体,开展文化文艺和家风家教、礼仪风尚活动,形成了新时代文明实践“遍地开花”的格局,让群众家门口的幸福感持续提升。
志愿者在核酸检测点服务群众
“下来我们计划与红色物业、党员楼长工作结合,探索建立物业小区党员志愿服务队,将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向小区、楼道延升,完善服务项目,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李晓雪说。
“政社企校”联结共建机制做细做实文明实践活动
“太好了,猜对了!”“哇,掷中红心了……”2月15日下午,数码商业街党建文化广场上一片热闹欢腾的景象,桥西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联合数码街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和光大银行阳光志愿服务队,组织11名志愿者在此开展“佳节尚文明 新春志愿行”活动。活动现场,猜谜语、趣味套圈和掷彩球等居民喜闻乐见的趣味游戏吸引不少群众参与。同时,志愿者们还在现场派发宣传单张,宣传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和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知识,引导群众共同参与疫情防控,倡导培养文明健康新生活。
以共建拓展服务方式,丰富基层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内容
这是桥西街道以“部门下沉、共建一流”和“志愿服务”为牵引,拓展“政社企校”机制,实现共建共融发展的一个缩影。目前,桥西12个社区与45个市、区单位结对共建,继续拓展学校、“两新”组织、企业等10个共建单位,开展了多场以“府城文化”为主题的学习实践活动,以及疫情防控宣传、“我们的节日·元宵节”等志愿服务活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做活基层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凝聚桥西共建发展新动能。
来源:惠州头条惠州报业全媒体记者彭红霞 特约通讯员邱娜 通讯员周文媚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