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会期间北京PM2.5达有监测以来最好水平,“北京蓝”背后有哪些原因?

南方+ 记者

“冬奥会期间的北京空气质量达到了有PM2.5监测以来最好水平,有几天的PM2.5浓度甚至出现个位数。” 中国工程院院士、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长王金南18日上午在2022北京新闻中心“美丽中国·绿色冬奥”专场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发布会现场。 主办方供图

发布会现场。 主办方供图

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副司长张大伟介绍,监测数据显示,2月4日至17日,北京市PM2.5平均浓度为24微克/立方米,京津冀三地PM2.5浓度同比下降40%以上,周边地区同比下降30%以上;特别是2月4日开幕式当天,北京市PM2.5日均浓度更是低至5微克/立方米。

王金南说,作为“双奥之城”的北京,在空气质量改善方面创造了特大城市大气污染治理的世界奇迹。

“自2008年北京奥运会以来,我们不懈努力治理北京和京津冀地区的大气污染。改善北京生态环境质量,特别是赛期空气质量同样是中国冬奥申办时的庄重承诺。”王金南表示,通过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采取了一系列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重大举措,北京空气质量大幅改善,2021年,北京六项主要污染物首次全部达标。“北京蓝”日益成为常态。

冬奥“北京蓝”何以实现?有以下四点原因:

原因一:蓝天保卫战见成效

2013年以来,中国政府先后发布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作为国家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持续开展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加快推进区域产业、能源、运输结构调整。

张大伟在发布会上给出了一组数据:

京津冀及周边区域内,煤电机组2亿千瓦全面完成超低排放改造,超过3亿吨粗钢产能已完成或正在实施超低排放改造;排查并分类整治涉气“散乱污”企业6.2万家,实现动态清零。燃煤锅炉35蒸吨以下的全面淘汰,现存燃煤锅炉数量仅为2013年的五十分之一;燃煤替代累计完成2100万户,基本实现平原地区散煤清零,减少燃煤使用量5000万吨左右。全面推行车用油品和发动机国六排放标准,与2013年相比,油品硫含量下降90%以上,新生产重型货车污染物排放水平下降90%以上,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提前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营运柴油货车100万辆。

“通过上述大气污染治本措施,区域污染物排放强度大幅降低,空气质量显著改善。2021年,京津冀区域PM2.5平均浓度比2013年下降63%,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减少88%;北京市PM2.5浓度从89.5微克/立方米下降到33微克/立方米,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从58天减少到8天。”张大伟说。

原因二:春节禁燃禁放烟花爆竹

张大伟介绍,历史监测数据表明,每年春节期间集中燃放烟花爆竹都会引发重污染天气。今年春节期间,北京及周边8省(区、市)严格实施烟花爆竹禁售禁燃禁放,广大群众积极支持、清新过节,取得良好效果。

据统计,禁放区域内,除夕、初一、初五和十五等重点时段均未出现污染高值,空气质量总体优良;北京市PM2.5平均浓度与去年春节同期相比下降80%以上,均为历史最好水平。

原因三:精准实施区域联防联控

张大伟介绍,生态环境部会同北京、河北等8省(区、市)统筹赛事期间经济社会平稳运行、能源供给和人民群众温暖过冬,对部分污染重、排放量大、经济影响相对较小的企业和车辆采取了临时性管控,措施精准到具体企业、具体工艺、具体设备和具体车辆。

同时,冬奥会正值春节期间,部分企业放假停工,区域内社会经济活动水平大幅下降,交通流量明显降低。

综合评估显示,区域内污染物排放减少三成以上,进一步助推了空气质量改善。

原因四:人努力、天帮忙

“人努力、天帮忙。”张大伟表示,冬奥期间,气象条件总体有利,北京市冷空气活动较频繁,与历史同期相比,气压和风速偏高,平均温度和相对湿度偏低。特别是开幕式前后,北京、张家口等城市持续受到偏北冷空气影响,大气扩散条件相对较好,有利于污染物浓度下降。

张大伟说,总之,冬奥会期间的良好空气质量,充分体现了多年大气污染治理攻坚克难的成效。

但他也提醒:“当前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仍然偏高,遇到不利气象条件,环境容量降低,空气质量还会有所波动。”他表示,这需要我们“咬定青山不放松”,持续发力、久久为功,推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记者】王诗堃

编辑 吴昂霖
校对 符如瑜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