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会一座城市的美,
不光是要看无与伦比的景色风光,
还要领略它独有的人文风韵,
那些百年老字号,见证了城市的变迁,
那些记忆里的古建筑,历经多少个四季更迭。
△图源:百峰网
从整齐规划的侨墟古埠
到川流不息的现代路桥,
从青砖黛瓦的岭南村庄
到庄严肃穆的古色宗祠,
华侨先辈爱国爱乡的精神
始终浸润着台山市大江镇。
△图源:大江宣
大江,
这座傍水而建的小城镇,
散发出温婉而坚韧的气韵。
今天,
我们准备了一份
关于大江镇侨墟文化体验区的旅游攻略,
现在,
一起“穿越”回到曾盛极一时的侨墟。
△大江镇公益埠仁泰酒庄展自身独特的侨乡建筑魅力。陈方欢摄
路线推荐:公益埠——伍炳亮黄花梨艺术博物馆——雷洁琼祖居——唐城(午餐)——大江墟新市和三角市——陈边墟及陈边火车站旧址
/公益埠/
△彭伟宗摄
公益埠于1908年建成,距今已有百余年历史,占地0.33平方公里,按照纽约的城市布局规划建成,坐拥台山最早一批的洋楼建筑,其中以二至三层高的商住合一骑楼式建筑为主。因此,公益埠被称为“纽约街”,也曾被誉为“小广州”。其以9条笔直的骑楼街纵横贯通全埠,整体成“無”字形,组成的建筑类型涵盖商铺、教堂、学校、医院等。在众街道中,数苏杭街、中兴街与中环街尤为有名。
△彭伟宗摄
越华中学胥山纪念堂位于台山市大江镇公益圩上海街与海傍街的交叉处,临潭江而立,为红砖建筑,分外引人注目。目前,胥山纪念堂已作为文物建筑加以保护,里面早已腾空不再作为教室,二楼设有当年日军签字投降的抗日战争江会日军签降纪念展厅。胥山纪念堂现已打造成台山教育历史博物馆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相关资讯】
地址:江门市台山市大江镇公益
/伍炳亮黄花梨艺术博物馆/
伍炳亮黄花梨艺博馆由伍炳亮先生亲自设计,采用中国古建风格,规模宏大,建有展馆、接待中心、会议中心、大师工作室、观景休憩区、餐厅等设施,搭配庭院绿化,呈现出四大亮点:整体古典建筑风格造型之美、园林景观空间布局之美、室内装饰空间设计之美、藏品艺术含金量之美。
△彭伟宗摄
馆内除展示伍炳亮先生从业40余年来所收藏、设计的1300多款传统家具艺术精品外,还对传统家具的材质类型、木工工艺、历史文化等进行系统性介绍,是全国性古典家具艺术鉴赏、交流和研究的平台。
【相关资讯】
地址:江门市台山市大江镇新高铜线开发区9号
/雷洁琼故居/
△彭伟宗摄
为纪念雷洁琼同志,弘扬其爱国主义精神,江门台山市修复了雷洁琼祖居,辅以周边古建筑和锦龙村的特色人文风俗、生态田园风光作为旅游资源,打造醉美乡村旅游目的地,多方位供游客参观、学习和体验。
△同心苑·雷洁琼生平事迹陈列馆 图源:江门日报台山微事
其中,同心苑·雷洁琼生平事迹陈列馆内陈列着大量弥足珍贵的照片和实物资料,真实生动地展示了雷洁琼的光辉人生,让人近距离感受雷洁琼从追求真理的青年,成长为著名的社会学家、中国共产党的挚友、社会活动家、中国民主促进会杰出领导人的过程,生动反映了雷洁琼与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荣辱与共,致力于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光辉历史。
【相关资讯】
地址:江门市台山市493乡道雷洁琼祖居
/唐城(午餐)/
文旅餐饮“唐城”坐落于台山北部旅游集散中心侨小镇。唐城设计融入台山侨乡历史建筑特色,场景均经过细节设计,让顾客如同回到上世纪60年代的台山侨乡,品味台山文化韵味,边享受美食边通过场景氛围感受历史的气息。
【相关资讯】
地址:江门市台山市273省道大江镇新高铜线开发区10号
/大江墟新市和三角市/
大江墟由新市和三角市两个部分组成。
新市,为雷姓及刘姓主导建设的墟市,建于20世纪30年代,其整体布局依河而建,形似宝葫芦,共有三条骑楼街道,分别为由义路、居仁路、安宁路。新市中间有空地,为墟日农贸市场交流所用。
新市的骑楼均为3层高的骑楼,2楼和3楼的屋檐均有雕花,形成双重檐花的独特景象,美不胜收。
站在新市入口往里望去,饰以摄影作品的骑楼廊柱井井有条,支撑着一排排静静矗立着的骑楼,极具南洋风情。骑楼间饰以整齐划一的灯笼,欢度春节的氛围相当浓郁。
三角市,始建于清末,因地处两河交汇的三角地带,故称三角市。1909年,新宁铁路的建成通车,大江站设立在三角市。
据不完全统计,大江墟曾拥有200多间各类商店、学校、基督教堂等。其中,20多间诊所(还有专门的牙医、女医、儿科、接生等),7间药房,蓬莱阁等20多间食肆酒楼,100多间各类型日杂百货店,还有维修、当铺(广源押)、银号、客栈、酒坊、铁铺、理发、照相等等各种类型商店,商业活动十分发达。
驻足三角市,凝望骑楼上历经年月却依旧清晰可见的壁画,感慨似水流年的厚重,倒是有一种通达古今的豁然之感。
/陈边墟及陈边火车站旧址/
陈边村位于大江镇东南部,因是陈姓聚居的地方,故称“陈边”,是飞虎队飞行员陈瑞钿的祖籍。近日,有着久远历史的陈边再次“走红”,不仅因为古老的骑楼墟场得到了活化提质,更因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条民办铁路新宁铁路的火车站点——陈边火车站重现昔日风采。
△图源:江门日报台山微事
陈边的这座廊檐瓦房式火车站及周边侨墟风情建筑群,仿佛在将新宁铁路首期工程的点滴历史娓娓道来:
△图源:江门日报台山微事
新宁铁路首期工程公益到斗山段设19个车站,其中之一就是陈边火车站。尽管新宁铁路已经消失,然而这里仍可见到当年铁路的印迹。在墟入口处,原陈边村卫生站加上卫生站隔壁的综合商店和住宅组合起来,就是当年新宁铁路在陈边所设火车站点的主要组成部分。这里还保留了当年的票价牌,被劈成了两半,留存下来的只有其中一半。
△图源:江门日报台山微事
步入陈边墟,迎面而来的是整齐划一的骑楼群。经过活化提质后,骑楼群外立面恢复了原来的色彩,有的是红色外墙搭配木质玻璃窗,有的是黄色外墙搭配红色的外立柱,复原后的骑楼群十分鲜艳,在蓝天下显得格外有魅力。
陈边墟内有个宽阔的广场,与四周鳞次栉比、风格各异的骑楼结合,形成了半封闭的建筑空间。漫步其间,恍如来到欧洲城市的集市广场。这类广场在欧洲是城市的组成部分。而在陈边,则落户乡村,被田野包围,河涌环绕,形成乡村聚集空间。这是西方近现代的文化理念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在侨墟规划设计上的体现。
旧建筑是一座城市的灵魂
在弥漫着现代生活气息的今天
不妨抽一天时间,走入这些“时空隧道”
去怀念搁浅在城市背后的老情怀。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