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近年来,东莞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乡村风貌明显改善,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农村人居环境仍是东莞的短板。1月21日,东莞印发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补短板、强弱项、提品质”攻坚行动方案》,旨在补齐东莞农村人居环境的短板、弱项,提升东莞农村人居环境的品质,用一年时间促使东莞农村人居环境蝶变。
行动方案发布前后,东莞各镇街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作了相关部署。东莞部分村(社区)已经动了、变了、美了、亮了。为此,南方日报、南方+拟于近期走过东莞部分村(社区),推出《攻坚战·动起来——聚焦东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攻坚行动》系列报道。
旧村改造整治一直是东莞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的痛点、难点之一。拥有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历史的旧村,缺乏科学合理的建设规划,街道狭窄、进出困难,且有大量“空心房”无人居住管理;基础设施落后,缺少必要的排水排污通道,燃气、网络等设施进村难,环境整治需要大量工作来做。
然而,东莞常平镇漱旧村的旧村整治工作却让人眼前一亮。只见堆满杂物的荒地被修缮成特色花园、旧屋外墙画上了色彩鲜明的墙绘、排水暗渠被装上“外衣”……近日,南方+记者走访漱旧村,探秘该村以旧村改造为抓手,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的密码。
旧村改造:小切口解决大难题
“从去年到现在,我们总共投入100多万元改造旧村。改造后的旧村面貌大变化,连租金都从每间100多元涨到300多元!”谈到漱旧村的旧村改造工作,漱旧村党工委书记陈灿良的话匣子就打开了。
据介绍,自2019年开始,漱旧村投入1600万元,分别完成漱旧滨水广场宜居工程建设、市场东路和村政路的升级改造、美丽家园示范点建设、村政路篮球场一座星级公厕的升级改造等工作。村内基础设施提升明显,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效果显著。
其中,建设美丽家园示范点实际上就是旧村人居环境提升工作。2021年以来,漱旧村作为首批常平镇“绿色进家”美丽家园试点村之一,选取了中心公园、漱旧村围面前沿湖周边三排民宅、老人活动中心等为改造范围,涉及改造总面积约为4000平方米,68户家庭;其中涂鸦面积约3000平方米,53户家庭;改造2个大型美观的“四小园”,并以此为示范,带动周边群众参与改造建设了6个“四小园”。
与此同时,漱旧村通过修缮改造村内危房、绿化美化闲置地块、清理整治卫生死角等方式,建设了舒心小苑、织月小苑两个景致宜人的小公园,周围还配套了休闲座椅、运动器材等,有效提升美丽乡村的颜值和内涵。
推窗见绿,起步闻香,一户庭院就是一处风景。陈灿良指着一块闲置地介绍,这块地今年也计划改造成“四小园”。另外,今年将实现旧村改造全覆盖,计划改造剩下的200多间旧屋,实现家家户户皆风景,预计月底前即可动工。
机制建设:从“要我治”到“我要治”
漱旧村位于东莞市常平镇的东南部,村域总面积1.87平方千米,全村户籍人口1198人,外来人口12166人。
和东莞其他很多村一样,漱旧村也是一个以外来人口为主的村庄。如何发动村民、新莞人的积极性,让大家都能积极投身于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中去?漱旧村两委干部有着自己的秘诀。
在漱旧村中,一栋破旧的老人活动中心被修缮一新。老人活动中心摇身一变成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设妇女儿童之家、青年之家、女子书法中心、积分超市、陈氏家风文化、摄影协会工作室等功能区。
“我们通过建设美丽家园积分超市,带领村民、新莞人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激励引导大家养成家园绿化美化习惯,助力美丽乡村建设。”漱旧村村委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村民们和新莞人通过参加美丽家园各类型活动可获得不同的积分,积分可用来兑换各类礼品。”
除此以外,漱旧村还制定了《村民自治章程》,规范村民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行为,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以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治理、厕所革命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常态化落实对村环境卫生、违章广告、占道经营、乱摆乱卖等问题的治理,集中整治主次干道以及房前屋后等脏、乱、差现象,规范管理垃圾桶、保持门前环境整洁、禁止个人在公共道路、巷道上新建花池等。
从“要我整治”到“我要整治”,漱旧村用小切口解决大难题,用机制建设让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常态化。漱旧村的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是常平镇的缩影,常平镇农林水务局介绍,常平高度重视东莞开展的农村人居环境“补短板、强弱项、提品质”攻坚行动,镇主要领导亲自对相关工作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各村、各部门迅速行动,把各项工作抓实、抓细、抓到位,并亲自率队深入村基层,以召开村组干部人居环境整治座谈会、深入旧村巷道走访调研实地督导等方式,推动村组对“短板”问题进行全面排查、立行立改,在全镇掀起环境整治的新高潮。
【记者】施美
【通讯员】廖凌娜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