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电白区委书记谭剑锋带队调研城区路网建设情况,现场部署相关工作。他指出,加快完善城区路网建设,不仅对缓解交通拥堵、拓展城市空间、提升城市形象等具有重大意义,还关系着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他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快形成东西贯通、节点畅顺、内联外畅的城区路网架构,努力把城区道路建设成为群众的“连心桥”和幸福路。
第064期《南方日报·电白视窗》A04版
翘首十二年 只盼这一天
除夕前一周,电白城区向洋大道正式亮灯。两侧整齐崭新的路灯,照射出明亮的灯光,驱散了道路的黑暗。住在竹园村的冯大哥有些按捺不住了,他想沿向洋大道往南一直走到海堤路。
向洋大道亮灯后,夜间车流量逐渐增多。冯广利 摄
向洋大道是一条南北走向的主干道,南连海堤路,北接电白大道,可区检察院至海滨大道这一段,长久以来却有如天堑。这段长约1300米的路,是城区最老的半截路。2009年中标签约,中途曾多次开工,但因征地问题无法解决,工程一拖再拖。到2021年10月正式打通,人们为此已翘首期盼了超过12年。
向洋大道半截路历经12年终于打通,是城区路网建设的标志性事件。杨腾飞 摄
冯大哥喜欢去海堤路散步。以往从竹园村附近,无论经迎宾大道或G228国道前往海滨大道,都需绕行超过4公里,在地图上画出一个半圆。如今,冯大哥出小区门口即可沿向洋大道直抵海堤路。“走出了一条身心舒畅的直线。”看着宽敞大气的双向六车道,他颇有些兴奋。
城区路网完善后,居民到海堤碧道休闲散步更加方便。张鹏飞 摄
春节假期,曾经“逢节必堵”的G228国道电白寨头桥路段也迎来了新变化。细心的市民发现,寨头桥两端,从东往西方向,进城车辆可分流至环市东路,再经迎宾大道通往主城区;而西往东方向,沿线则多了几条新路,不少车辆正从这些路口转入主城区。
广南片区路网大提升,周边配套也迎来大发展。冯广利 摄
不仅如此,人们还惊喜地发现,在电白城区,无论是东西向的凤凰大道、体育路、水东大道、龙泉路,又或者是南北向的向洋大道、迎春路、开元路、安寨路,这些以往的交通“堵点”都已经在春节期间通车(或临时通车),让区域内形成了环网相连、节点畅通的交通体系。
凤凰大道临近商圈,可有效分解车流压力。张鹏飞 摄
“这次回来,发现城区新建了很多路。不仅行车方便了许多,也能直观感受到城市发展越来越好。”从江西返乡过年的邓先生惊喜于城区的变化。而实际上,这只是电白大力兴建基础设施建设的缩影。数据显示,2021年,电白完成交通基础设施投资44亿元,相比2020年几乎翻了一番。包括前述的诸多路段,电白城区因历史遗留问题搁置多年的13条“断头路”一一被打通,真正让群众的“烦心路”变成了“幸福路”。
环市路打通后,从东边进入电白城区再增大动脉。杨腾飞 摄
打通半截路 转入“快车道”
打通“断头路”,解决城区拥堵问题,曾是无数民众长久以来的呼声。“实际上这些路早已规划好,它们多分布在新旧城区交接的地带,是完善路网必不可少的内容。但不管在哪个城市,‘断头路’都是难啃的‘硬骨头’。”2020年年底,电白区委区政府在反复调研的基础上,决心推动城区十数条半截路全面动工,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
电白区委书记谭剑锋多次带队到现场办公解决难题,强调要以强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围绕目标、攻坚克难。相关部门则齐心协力、全力以赴,把征地拆迁工作做实、做细、做好,共同克服制约项目推进的重点难点问题,向“硬骨头”发起攻坚总冲刺。
2021年国庆假期,搁置12年之久的向洋大道(区检察院至海滨大道段)正式建成,成为打通半截路成果的标志性事件。
2022年1月19日,在海堤路拦路20多年的别墅被拆除,海堤路改造提升工程得以顺利推进,不仅赢得民众发自内心的称赞,更彰显电白区委区政府高度的为民情怀。
海堤路提升改造后,行车环境及观赏景观俱佳。张鹏飞 摄
时至今日,13条半截路已全部打通。曾经的天堑统统变成通途,彰显了电白城市和道路建设的大思路、大气魄和大手笔。
13条半截路的打通,为商圈发展提速。张鹏飞 摄
打通半截路,其意义不仅在于缓解出行压力,也是提升城市功能品质的重要举措。凤凰大道、开元路、体育南路的推进,完善了广南片区路网;水东大道、绿城大道、安寨路的推进,将有效紧密文化产业园。而城区之外,环市路等组团间的快速路网,既推动中心城区扩容提质,也为协调区域经济发展打下坚实的交通基础……大规划、大投入、大建设,推动了交通基础设施的快速提升,也使得电白经济发展转入“快车道”,为打造沿海经济带新增长极和高质量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为茂名向海而兴提供支撑。
13条半截路档案
【撰文】邓建青 刘栋铭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