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调查:深圳开发商坐等客户上门“抢房”的日子已经结束|深圳楼市早7条

大湾区楼市观察
+订阅

   南方+ 冯少文 制图

《深圳楼市早7条》总第362期

   南方+ 冯少文 制图

① 深圳楼市调查:开发商坐等客户上门“抢房”的日子已经结束

据央视财经,2022年伊始,深圳多个新盘开局不利,销售行情分化显著。随着深圳房地产市场长效机制逐步形成,开发商坐等客户上门“抢房”的日子已经结束。

   南方+ 冯少文 制图

春节期间,深圳大部分新房项目营销中心都选择了正常开放或提前恢复营业,现场推出了各式各样的促销手段,包括家电抽奖、三个99折等优惠。不过,市场几乎零成交,新房与二手房成交量分别为0套和1套。

根据中原地产研究院提供的数据,深圳目前有67个新建住宅项目在售,包含了以往的热门新盘华润城润玺二期、深铁瑞城、星河天地华邸等。随着时间推移,深圳新房市场的分化越来越严重,除了个别热门楼盘,不少项目开盘去化率明显下降。

对此,深圳美联物业全国研究中心总监何倩茹表示,春节这个时间段不是房地产销售的旺季,跟往年相比只是正常的低迷的状态。相信随着更多返乡人群回到深圳工作,新房市场的销售量会逐步回升。

② 单套成交佣金高达15%,罗湖兆鑫汇金广场力推“创意空间”

消息称,位于罗湖的兆鑫汇金广场的单套成交佣金高达15%,中介只要带客上门即可抽100-500元的购物卡红包。 有统计显示,深圳2021年至今的新房市场转介佣金比例,住宅在1-4%之间;而公寓和商办则大多是4%起步,最高的佣金点数可达8%,属于“豪佣”水平。

公开资料显示,兆鑫汇金广场原为深圳酒店区域城市更新单元,共分三期开发;一期汇金天琅大厦2019年已交楼,当前在售的为二期“兆鑫H+”。

消息表明,兆鑫汇金广场此次15个点高佣金的对应产品,海报显示是“4.5米层高、52-93㎡创意空间”,也就是其办公产品,均价约8.9万/㎡,总价区间在402-3328万/套。该批产品为2020年12月16日批预售的343套办公产品,建面约51-372㎡,总价为402-3328万/套。

据统计,深圳2021年至今的新房市场转介佣金比例,住宅在1-4%之间;而公寓和商办则大多是4%起步,最高的佣金点数可达8%,已属于“豪佣”水平。

③ 广东银保监2021年重点打击“涉房信贷违规”

经南都统计,2021年全年,广东银行业(含深圳)共收到了来自广东银保监局及辖内银保监分局、深圳银保监局开出的147张罚单,共计罚没8415.18万元。

从全年数据来看,2021年涉及企业或个人经营贷、消费贷资金违规流入楼市的罚单有29张,包括兴业银行、招商银行、华兴银行、华夏银行、光大银行、浙商银行、渤海银行在内的一共16家银行机构被罚,罚款金额合计3303.17万元,占此次统计的总罚金数额的近四成,案由均为个人经营贷、消费贷以及企业经营贷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

其中,根据广东银保监局在2021年第三季度发布的粤银保监罚决字33号处罚信息表显示,因“兴业银行广州花城支行贷款业务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个人经营性贷款被挪用入房地产市场)”,广东银保监局对兴业银行广州花城支行罚款120万元,对负管理责任和负经办责任的个人分别处以警告并罚款5万元。

   南方+ 冯少文 制图

④ 拟确认京基为上梅林村城市更新二期项目实施主体

2月15日,深圳市福田区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备局发布拟确认深圳市京基房地产股份有限公司为福田区上梅林村城市更新二期项目实施主体的公示。

该更新项目位于梅林街道,拆迁用地面积31833.8㎡,开发建设用地面积27289.28㎡。

⑤ 上海2022年首批集中供应房源公布,共11812套

2月14日,上海市房地产交易中心公布今年第一次集中批量供应房源,共涉及33个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29万㎡,共计11812套;备案均价57899元/㎡,分布在浦东、普陀、虹口等13个区域。

其中,备案均价在6万元/㎡以下的项目23个,面积占比约69.2%;10万元/㎡以上的项目5个,面积占比约15.4%;续盘项目15个,新开楼盘18个。

需要注意的是,项目认购比(认购组数/准售房源套数)高于入围比(入围组数/准售房源套数)的,触发计分排序规则;所有项目中凡是认购比高于1.3的,继续实行“5年限售”政策,即“对按照优先购房政策购买的新建商品住房,满5年后方可转让”。

⑥ 积极信号频现,房地产行业预期持续改善

据中国证券报,虎年伊始,前期政策逐步显效加之新政策陆续出台,促使房地产市场预期持续改善。专家预计,今年我国房地产市场运行将保持总体平稳,房地产投资增速大概率在上半年见底回升,全年增速有望在1%至2%之间。

⑦ 央行多次强调“重价不重量”:货币政策调控框架逐步向价格型转变

央行日前发布的《2021年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表示,观察流动性松紧程度最直观、最准确、最及时的指标是市场利率,判断货币政策姿态也应重点关注公开市场操作利率、MLF 利率等政策利率,以及市场利率在一段时间内的总体运行情况,而不宜过度关注流动性数量以及公开市场操作规模等数量指标。

这是央行再度强调“重价不重量”。自2020年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发布后,央行多次进行阐述。分析来看,实际上,这背后有深刻的背景:一是货币政策调控框架逐步向价格型转变,二是央行政策利率逐步完善,三是货币政策预期管理取得明显成效。

来源综合自南方日报、南方都市报、21世纪经济报道、中国证券报

【撰文、制图、整理】冯少文 邱永宽

更多《深圳楼市早7条》

扫码加群,围观楼市。

   南方+ 冯少文 制图

编辑 黄靖逵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