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虎年已至,人行蕉岭县支行打造金融生态示范“苏区样本”,联盟银行成员单位建设乡村金融便利站、提供意向信用额度、开展整村授信,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
人行蕉岭县支行打造金融生态示范“苏区样本”
蕉岭地处广东省东北部、闽粤赣三省交界,是远近闻名的红色苏区、革命热土。近年来,人行蕉岭县支行抢抓蕉岭苏区特色,紧紧围绕广东省梅州市建设金融生态示范区工作部署,创新建立政银企对接机制,实施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程,推行生态公益林收益权质押贷款,打造金融生态示范“苏区样本”,全力助推乡村振兴。
蕉岭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拥有400多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同时是粤港澳大湾区现代农业示范基地。为满足农民基础金融服务诉求,人行蕉岭县支行积极督导辖内金融机构,大力推进“征信+整村授信”模式,纵深打造以“金融村官”为依托、以“整村授信、户户有信”为保障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新工程,不断强化信贷服务机制建设,促进农村普惠金融发展。2021年指导蕉岭农商银行派出31名金融村官累计授信22607.9万元,用信额度18466.7万元,在9个信用村开展整村授信,授信金融总共4800万元,贷款余额4600万元。
为满足该县公益林经营主体发展森林康养等大健康产业的资金需求,助推林业经济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人行蕉岭县支行联合当地政府有关部门成立绿色金融联合工作小组,推出生态公益林补偿收益权质押贷款,既满足了借款人抚育公益林、发展林下经济的资金需求,又拓宽了林农融资渠道,高效助力农村资源资本化,实现生态保护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双赢”,此举是解决广东生态发展地区农户和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金融服务创新。
东莞农行授信80亿元助力东莞万江乡村振兴
近日,东莞市万江街道办事处与中国农业银行东莞分行(以下简称“农行东莞分行”)签署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农行东莞分行相关负责人致辞,肯定了万江街道开展乡村振兴工作以来所取得的成果,并表示,该行将以此次签约为契机,在未来五年内提供80亿元整体意向信用额度,加大力度支持万江街道产业发展、城市更新、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为万江街道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激发新活力。

据了解,目前,农行东莞分行已与全市24个镇街签署了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在各镇街建立了乡村振兴金融联络员队伍,持续推动更多的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向东莞各镇街流动。接下来,万江街道各相关职能部门以及各社区将与农行东莞分行鼎力合作,密切配合,共同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在“双万”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新赛道上贡献万江力量。
普宁中行创新“三农”领域金融服务
近年来,中国银行普宁支行围绕普宁深入实施“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特色产业培育工程,利用纯信用贷款和特色信贷产品加大金融对乡村振兴的支持力度。
云落镇是普宁市青梅、青榄和油柑的主产区之一,分布着很多小型种植企业,但苦于缺乏资金而无法扩大规模和投资销售渠道。普宁市云落镇某农业种植公司负责人解释说:“油柑是小众水果,市场推广都需要时间和投入,而像我们这种没房产、没厂房、没土地的‘三无’人员,没有押品很难去银行融资。”
中国银行普宁支行跟该企业负责人对接融资问题后,高度重视本地特色水果油柑种植销售的问题,立即成立授信小组针对该企业的问题进行研究上报。在经过多次考量和评估后,该行以“惠农通宝”产品切入,成功向该企业发放纯信用贷款100万元。此外,中国银行普宁支行充分发挥农业企业“融资融智”的综合服务作用,不仅给予了企业授信支持,还引荐当前流行的线上“直播带货”这种推广销售方式给企业,助其打通销售渠道。
“这笔信用贷款,不仅解决了企业资金紧的难题,还帮助我们打通线上销售渠道。这种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真的大大畅通了我们的销售渠道,让普宁油柑卖得更远,卖得更好,做了一次很好的推广。”该油柑种植企业负责人介绍。
肇庆建行丰富信贷产品,发力“三农”业务
肇庆建行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及时推出县域振兴贷、惠农贷、乡村农担贷等信贷产品,以优化的业务流程、简化的审批程序、便捷快速的金融服务,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及时、精准的金融服务。截至2021年12月31日,肇庆建行涉农贷款余额23.19亿元,较年初新增8.36亿元,为“美丽乡村”建设展现金融的担当和作为。

自建行广东省分行与肇庆市政府签署《乡村振兴战略、支持与服务肇庆市全面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规划战略合作协议》以来,肇庆建行全力提供授信支持,主动与当地政府搭建“互动平台”,签订《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加大对“三农”的信贷支持,不断创新推出乡村振兴专属产品和金融服务,以金融力量解决乡村难点痛点问题,持续助力乡村振兴。
肇庆建行相关负责人表示,2022年肇庆建行继续推动金融资源更多向“三农”倾斜,纾解当前农村金融发展水平不高的难点、痛点,为现代农业农村发展提供助力和业务支持。“肇庆建行还组建专业团队,常态化开展乡村振兴工作调研,结合肇庆乡村实际,不断优化信贷支持政策。”肇庆建行相关负责人说。
深汕合作区有了乡村金融便利站
在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下称“深汕合作区”)赤石镇明热村党群服务中心,65岁的村民叶丁酉在村委工作人员的指导下,通过一台小巧的银行终端设备办理现金取款业务。以前,村民要到7公里外的镇上才能取钱,现在走1公里到村委就可以,再也不用来回奔波,省时又省力。

为了方便叶丁酉这样住在偏远乡村、交通不太方便,同时又习惯用现金、经常有取款需求的村民,深圳农商银行将赤石镇明热村作为乡村金融便利站第一批试点村之一,让村民足不出村就能享受到金融服务。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在明热村金融便利站,村民通过银行终端可以办理账户信息查询、现金存取款、转账汇款等业务,这项服务惠及该村14个村小组近2000名村民。明热村党支部委员、村委会委员何宏舟告诉记者,银行终端设备操作起来非常简单,不熟悉操作流程的村民还可以直接让工作人员帮忙操作,非常方便、安全。
深圳农商银行计划在全区四镇各村(社区)开通乡村金融便利站,让金融便民、惠民服务普及到村民家门口,通过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满足村民日常的金融服务需求,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往期回顾
乡村金融划重点⑭ | 2021年广东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十件大事
乡村金融划重点⑫ | 广东金融支农联盟理事长单位交接,广东人保财险当选
【统筹】郑展能
【文字】梁煜
【设计】詹锡勇
【来源】南方农村报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