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石街聋哑垃圾分类督导员:无声世界里创造属于自己的“声音”

惠你钟村
+订阅

每天下午6点半左右,

番禺大石街大石社区百乐园小区

就会渐渐热闹起来,

下班的、接孩子的、遛狗的……

此时,家住大石社区的聋哑残疾人张惠霞

已穿上了红色马甲,

戴上袖章、袖套、手套、口罩,

走出家门,径直来到小区的垃圾桶前。

在接下来的两个小时内,

张惠霞作为小区一名垃圾分类督导员,

将在这里引导和督促居民正确投放垃圾。

分拣垃圾

以信取人 坚持“初心”

张惠霞是一名聋哑人。在小区居住多年,由于身体原因,年过六旬的她平时除了照顾好家人饮食生活起居外,白天闲着就在小区里收拾一些废旧纸箱等可回收垃圾挣点钱,很少离开小区。

2020年6月,小区推行垃圾分类,招募垃圾分类督导员,小区物业公司便选中了她。

“当时我们考虑了一下张惠霞的情况,认为督导员的工作适合她,就特意上门征求了她和家人的意见。她工作挺认真的,居民也反映她做得不错。”百乐园小区物业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相较其他督导员不同的是,

张惠霞听不见、讲不出,

只能通过手势与人比划交流。

即便如此,

张惠霞每天都按时守候在垃圾桶边,

尽心尽职尽责地

做好垃圾分类监督引导工作,

在无声的世界里身体力行地

引导小区居民践行垃圾分类,

创造属于自己的“声音”,

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

引导居民进行垃圾分类投放

在此之前,张惠霞的女儿不太接受她做垃圾分类督导员的工作,而且因为工作时间的缘故,使得她跟家人吃饭的时间都不同步。但经过一段时间,张惠霞的付出和坚持得到物业公司和居民的积极反馈和赞扬鼓励,她的女儿也表示,只要母亲觉得做得开心,她都会支持。

“我觉得物业经理找到我让我做这份工作,就是信任我。既然答应了做这份工作,就要把它做好。”张惠霞通过微信“说”出自己的“初心”,而她也抱着这样的“初心”,一年多以来,每天坚持着做同样一件事情。

迎难而上 不怕脏累

大石社区百乐园小区共有19栋楼,住户254户,2个垃圾分类定时投放点,而张惠霞则负责小区13栋旁的定时投放点。万事开头难,小区刚开始推行垃圾分类也有一段“阵痛期”,不少居民还是不太习惯垃圾分类。

在垃圾桶边,有居民就是不肯分类,直接把不分类的一大包垃圾扔进去,扭头就走。对此,张惠霞却不生气,对个别扔完垃圾直接就走的居民,她会使用工具把垃圾重新分类好。

尽管跟居民打起交道来相对比较困难,但是她依旧对每个居民笑脸相迎,耐心比划引导,如果出现了混投,她会让居民们原地重新分类好再投放,遇到分得好的居民还给他竖起大拇指。

夏天站在垃圾桶旁边,高温不好受,还会被蚊虫叮咬,更难忍受的是垃圾混杂在一起所产生的刺鼻难闻的气味,又脏又臭。可是,张惠霞每天都会把桶点打理得整洁有序,把乱扔的垃圾分拣到垃圾桶,把桶点的卫生搞好,给垃圾桶杀菌消毒、抹洗、拖地,不厌其烦。

清洁垃圾分类站点

“张惠霞干起活来很认真,尽职尽责,不怕脏也不怕累,把桶点的垃圾分类督导工作做得挺出色的,居民从不配合分类到现在也乐意分好类,有她的一份功劳。”大石社区工作人员评价道。

奉献小区 心系邻里

一年多来,大石社区百乐园小区居民垃圾分类的投放率有了很大提升,环境也得到明显改善,这背后离不开张惠霞和小区垃圾分类督导员的奉献和付出。

张惠霞在微信中自述道:“还是有个别的居民不配合垃圾分类,但我希望用自己的行动改变他们。如果还是不能改变的话,我也会做好本职工作,把垃圾分类好,不管刮风下雨,我都会坚持上班。”通过垃圾分类督导员的工作,张惠霞认识了许多小区居民,有时候有小区居民需要搬家,她也会热心帮忙。

一次,因为“垃圾”,她帮助邻居找回了失物。当天晚上10点左右,张惠霞已经下班回到家里,一位年老的居民急冲冲地来找张惠霞,说自己珍藏已久的药方不小心当作废纸扔进了垃圾桶,可是垃圾桶已经全部收回到垃圾房里,找不到药方了,这可是他保命的药方。

张惠霞听后,没有丝毫犹豫,立刻带着老人来到小区垃圾房,帮老人逐一翻拣放满垃圾的其他垃圾桶。经过张惠霞仔细翻拣,20分钟后,终于找回了药方。

谈起做垃圾分类督导员的感受,张惠霞通过微信表示,辛苦是辛苦,但做好这份又脏又累又臭的辛苦活,她感到挺自豪。她觉得自己为小区的垃圾分类做了件实实在在的事,最重要的是能发挥自己的社会价值。

垃圾分类,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看似一件小事,其实是一件大事、难事、长远的事,与每个人息息相关,需要人人从我做起,聋哑残疾人张惠霞在平凡的岗位上无声地坚守,用心守护了一份生态文明。

来源:广州番禺发布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