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东莞国资委公布了2021年成绩单,在取得亮眼成绩的同时,强调要深入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工作,不断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作为目前市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东莞控股(证券代码:000828.SZ)乘国企改革步入新阶段的东风,以人才为突破口,大力引进职业经理人和专业人才,为市场化运作、实现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
大力引进专精人才
新一届高管集体亮相
2月8日,东莞控股完成第八届董事会换届,新一届董事会成员及聘任的高管团队集体亮相。值得注意的是,本届高管出现了两个新面孔,分别是金融学硕士、特许财经分析师,历任广发证券股份国际业务部副总经理、投资自营部副总经理,易方达基金管理机构理财部副总经理,易方达资产管理(香港)公司董事总经理,广发国际资产管理公司董事、执行总裁,北京九恒投资管理公司执行总裁等职务的林永森;以及工程硕士,高级经济师、工程师,历任长沙市轨道交通运营公司副总经理,福州地铁集团运营分公司总经理,福州地铁集团副总工程师的陈文。
除此之外,四名独立董事也都是“业界大拿”,刘恒为经济学博士、中山大学法学院教授;李希元为工学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曾担任省高速公路、省路桥公司董事长及省国资委专职外部董事;辛宇为财务学博士、注册会计师、中山大学管理学院会计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吴向能为管理学硕士、广州能迪资产管理公司总经理。
据了解,两名高管的引入和独立董事的更迭是东莞控股首次市场化选聘职业经理人,以及加大专精人才引进的成果。新一届董事会、高管的市场化、专业化程度更高,其中不乏投资与资本运作、轨道交通建设与运营方面的业内高精专人才,以及精通经济、管理和技术的高层次专家,他们的专业领域与东莞控股主业布局、战略目标、发展愿景相契合,能够为公司“二次创业”提供充足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机制先行
让人才进得来、留得住、用得好
作为一家国有上市公司,如何让市场化人才进得来、留得住、用得好,是东莞控股面临的一个首要且十分重要的问题。对此,东莞控股选择先把机制打磨好,让专精人才可以无后顾之忧地发光发热。对本次市场化选聘的职业经理人,东莞控股将实行任期制、契约化管理,形成以“责权明晰、奖惩分明、特点突出、流动有序”为特点的职业经理人管理模式。
东莞控股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崇恩指出,要实现企业的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必须要牢牢把握“人才”这一引领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引入人才,一方面是引入业内的先进经验、管理模式和业务资源,另一方面是通过市场化选聘带来的“鲶鱼”效应,进一步激发公司经营管理团队活力和竞争力,带动企业发展驶入“快车道”。
坚持市场化运作 为城市发展贡献国企力量
经过多年发展,东莞控股的主营业务已覆盖高速公路、轨道交通、充电基础设施等项目投资建设经营,以及融资租赁、商业保理等类金融运营领域。
以逐步打造业内顶尖团队为新起点,未来,东莞控股将持续提高企业市场化运作水平,加快推进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加大对民生相关行业的投资力度,形成“产融双驱”的良性发展新格局,为东莞在“双万”新起点实现更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记者】欧雅琴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