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第三金!作为谷爱凌的粉丝,我潜水豆瓣30天,解锁了雪圈鄙视链

南周知道
+订阅

今日话题

字数:3000阅读时间:5min

2022年之后,中国冰雪产业将进入需求驱动的时代,亦将进入黄金发展期。冬奥会“以点带面”作用已经在释放,后冬奥时代,滑雪产业将有5年黄金期。

“有鄙视链,才有活力”,鄙视链的出现证明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了滑雪运动当中,为“雪圈”注入新血液,增添新活力。

“知道”(nz_zhidao)跟你谈谈,冬奥会带动的冰雪产业。

(新华社 / 图)

随着一记漂亮的落地,“恭喜谷爱凌夺得2022年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大跳台金牌”的消息传遍中国神州大地。

在最后一跳里,谷爱凌做出从未尝试过的1620抓板,获得94.50分,赢得冠军,这也是中国历史上首枚滑雪大跳台金牌。

再次梦回2019年。那时的谷爱凌,年仅15岁,腾空而起,轻盈翻转,稳稳落地,把2019-20赛季自由式滑雪坡面障碍技巧新西兰公开赛的冠军收入囊中。

谷爱凌,2003年出生于美国的中国自由式滑雪运动员,从13岁开始参加成人比赛,三年间夺得金牌数高达50块,2019年1月还登上了国际雪联总积分榜榜首,被称为“滑雪天才少女”。

“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滑雪运动带来的震撼。”同样作为00后的陈欣欣,回忆起自己开始玩滑雪的契机,就是看了谷爱凌的比赛并成为了这位00后滑雪新星的粉丝。

而90后白领的龚王令,沉迷滑雪已经6年了。“那时候想着小孩两岁多,作为东北人在广州生活,全家一起滑雪可以给小孩制造点家乡的联结。”

从一开始去商店买装备试水,到如今准备考教练证,以及5岁多的女儿都能从魔毯推坡的小白变成山顶爽滑的小精灵,龚王令最大的感受是中国“冰雪热”正在民众间持续升温。

“今年趁小孩放寒假带她回东北吉林,没想到,以前人影稀少的北大湖滑雪场,如今顶着大雪天的,上山的缆车都要排长队了。”

另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分析师(《2021-2026年中国滑雪行业市场前瞻与未来投资战略分析报告》)预测,未来10年我国参与滑雪运动的人数将以每年60%-80%的速度递增。2022年之后,中国冰雪产业将进入需求驱动的时代,亦将进入黄金发展期。冬奥会“以点带面”作用已经在释放,后冬奥时代,滑雪产业将有5年黄金期。

此前,国家发布的《中国冰雪运动发展规划(2016-2025年)》也提到,2022年我国冰雪产业总规模将超过8000亿元,2025年达到1万亿元,推动实现“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目标,而自冬奥会申办成功至2021年10月,全国居民参与过冰雪运动的人数为3.46亿人,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已提前实现。

“三亿人上冰雪”的时代,真的来了。

(新华社 / 图)

冰雪“热经济”

年轻人的解压新方法

新冠疫情也挡不住年轻人去滑雪场的脚步。

自2015年北京携手张家口成功申办冬奥会以来,2019年,我国滑雪人次从1250万增至2090万,滑雪场的数量也从568个增至770个,市场规模突破887.1亿元。

《2020中国滑雪产业白皮书》显示,哪怕受新冠疫情影响,冰雪旅游在2019年-2020年冰雪季受挫,滑雪人次同比下滑38.37%,但按“雪季财年”(即2020年5月1日至2021年4月30日)统计,则2020/2021雪季财年的滑雪人次统计为2076万人次,相比2018/2019年度的2060万,增长0.78%,是全球唯一快速增长的滑雪市场。

在环境、赛事等诸多因素综合推动下,冰雪运动全面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滑雪。同时,对加班、房贷等现实问题感到疲惫的年轻人,将滑雪作为减压的方式之一。

“每次从山坡滑下的那一刻,那股疾风好像带走了我一切生活的压力。”陈欣欣说。

在千千万万陈欣欣的眼里,滑雪运动一定程度上释放了疫情下找不到宣泄口的负面情绪,唤醒了麻木已久的激情与热血。

因此,不少年轻人成为了狂热的滑雪爱好者。

滑雪鄙视链

屁股绑小乌龟者勿进

“这边萌新小白在朋友圈绑小乌龟自拍,那边雪圈老炮在炫单板技术。”为了找到更多的同好,陈欣欣申请加入了N个豆瓣滑雪小组。

没想到自己刚发第一篇帖子,就当了“小丑”。

【帖子】“周末XX雪世界,会一点,求带~”

【私聊】

“朋友,这个组谁去市内滑雪场啊(笑哭)”

“大家不是大神也是爱好者”

“看不上那里的破烂设施和满场鱼雷的,哈哈”

“平均一小时一次真人撞上防护板飞天的画面”

“地小人多纯体验,真想滑去郊区雪场吧”

“……”

万万没想到,组内竟有这么一层隐藏生态,环环相扣的是年轻人之间的滑雪鄙视链。

①场地链:国内雪场成为年轻人的新宠

众所周知,滑雪运动源于北欧,已有数百年历史。

北欧国家地理优势明显,冰雪运动群众基础好,滑雪产业成熟,大型雪场雪质、设施等都是一绝,成为大多滑雪爱好者们心中的圣地。

尽管国内滑雪场整体规模同冰雪强国滑雪场相比仍有差距,但随着疫情影响,出境滑雪者回流,大家意外发现我国郊区雪场的良好体验。

尤其是近年城郊度假型滑雪场以及大型目的地滑雪度假区得到发展,前者滑雪人次占比已超过16%,后者滑雪人次占比已达到13%以上。

至于坐落在市区的体验型雪场,面对一眼望得到头的雪道、凹凸不平充满鼓包的地面,以及满场的“鱼雷”,真正的滑雪爱好者只能评论一句:滑个寂寞。

②装备链:价格昂贵,也挡不住烧钱养爱好

广州市民龚姐曾经算过一笔账,自己的日常滑雪主要是住宿和场地费。

她经常滑的广州融创雪世界,一次滑雪的门票约300元,交通费约200元,住宿酒店约500元一晚,一家三口滑雪一次的花费约为1000元。

冰雪运动在大众印象里,是高消费活动,这也是它早期难以普及为全民运动的原因之一,那么,这些消费者们都来自哪儿?

至于滑雪装备,玩家们普遍认为花销是不可避免的,好在还可以循环利用。

“我们家买的是Burton的牌子装备,价格比国产贵但好用,小孩的一套装备大约5000元,成人的一套装备大约要14000元(注:雪板3000元、鞋子及固定器4000元、雪服4000元、护具3000元)。”龚姐说。

根据类别不同,滑雪装备的售价从10元到20000元不等。以个人装备为例,一套包括滑雪服、滑雪板、滑雪杖、滑雪鞋在内的初级滑雪装备花费至少3000元以上,如果热衷于购买奢侈大牌、联名款、限量款,价格还得翻倍。

当然,实惠有实惠的体验方式,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现场租用装备。

然而,雪场的租用装备在部分滑雪爱好者看来“粗糙得一言难尽”:松松垮垮还带怪味的雪鞋,尺码不准配色大胆的滑雪服,以及调不调得动靠运气的固定器。或许一次性体验派不会在意这些,但真正的滑雪爱好者,绝对不允许自己技术是王者,装备是青铜。

③教学链:请私教还是自学,请多体验

滑雪装备尚能通过租赁解决,滑雪技术却很难自己琢磨透。所以,培训教学甚至是比装备还要重要的菜鸟必备项。

最豪华的是请教练。

拿冬奥会的举办场地之一崇礼县旗下七大滑雪场中最受欢迎的太舞滑雪场的教学参考价格表来计算,平日接受一位二星教练的2小时1对1教学,需要花费600元。当然,有更实惠的方法,即参加多人团体课程,平日一场1小时团体课程需要花费150元。

对于那些屁股多绑几个小乌龟护具,坚信自己摔着摔着就悟了的人,等到发现自己一半的时间都花在与硬邦邦的雪地亲密接触时,就会后悔为什么没找教练了。

④板型链:堪比南北咸甜的单双板之争

不过,在陈欣欣看来,滑雪玩家们之间,场地链、装备链都不足为道,真正“一点就着”的话题,绝对是单双板之争。

双板滑速快,单板花样多,双板比较稳定,对新手更为友好,单板则需要更多的身体重心来控制。

至于分体式滑雪板,又称“扯蛋滑雪板”(容易劈叉),更加小众与灵活,个人风格强烈,稳坐鄙视链顶端,穿上它,你就是全场最靓的仔。

总之,单板嫌双板太古板,双板嫌单板太嚣张,说是鄙视链,实则双向奔赴,无论玩的是什么板,想要玩到炉火纯青,都需要一番功夫。

“有人在的地方,就有鄙视链”,说到底,大家玩法不同,丰俭由人,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乐趣,个人选择没有高低之分。

不过,“有鄙视链,才有活力”,鄙视链的出现证明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了滑雪运动当中,为“雪圈”注入新血液,增添新活力。

按照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测算,2021-2022年冰雪季我国冰雪旅游将带动冰雪特色小镇、冰雪文创、冰雪运动、度假地产等相关产业的产值达到2.92万亿元,冰雪热将吸引越来越多年轻人入局。

冬奥钟声敲响,雪板划过山川湖海,“三亿人上冰雪”的时代已然来临,这个冬季,你滑雪了吗?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