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头雁强党建,谋创新出点子,激活力促振兴……近期,麻章区围绕湛江市“三进一建”活动,开展大调研、理思路,组织乡镇党委书记进行头脑风暴,践行“三化三大”发展理念,结合各镇基础特点、资源优势,从基层党建、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方面做规划出振兴发展金点子。全区三个镇委书记上擂台比武,亮出各自“金点子”,为创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示范镇出实招妙招。
麻章镇党委强化党建引领,锤炼“头雁”,发挥区位优势以城带乡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激活村级集体经济“造血功能”,打造世界级花卉苗木贸易重镇。湖光镇党委对标融合大文旅开发理念,与辖区高校党建共建发挥人才支撑作用,利用湖光岩景区优势和最美红树林资源,规划“一圈一带一业”布局,打造全市“旅游名镇”。太平镇党委大力实施组织振兴工程,盘活特色民俗文化资源,构建休闲体验农业和滨海观光旅游融合发展新格局。
2021年以来,湛江市麻章区坚持党对乡村振兴的全面领导,大力统筹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示范区创建工作。突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党建共建搭平台,产业振兴为关键,发挥金融系统支持优势,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成效评价2021年9月、10月全市排位第一。
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水平上新台阶
乡村振兴,“头雁”是关键。麻章深入实施“头雁”工程,实施镇村干部能力素质提升行动,出台《麻章区村(社区)“两委”干部分工、坐班考勤、述职评议制度(试行)》,探索村干部五大振兴分工模式,提高村干部履职水平,强化村干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能力。
为了强化高校智力人才支撑,麻章区与广东海洋大学党委签订校地党建共建战略合作协议,成功启动了结对共建的“智力扶贫”“科技扶贫”“产学研”项目和创建文化创意基地等多个项目。同时,构建非公企业党组织和村级党组织的党建联动模式,利用非公企业党组织促进农村农民就业,搭建区镇村三级党群服务中心招聘信息发布平台,强化多层面联动保障的“党建+促就业”模式。
麻章积极引导和鼓励各自然村开展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镇创建工作,集中力量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推进农村文体设施建设,完善农村管护制度,加强农村“三资”管理,推进农村党组织建设。麻章镇云头下村、厚礼北村获得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称号。
此外,麻章整合各级涉农资金1.2亿,将符竹村打造成廉政教育基地示范村,将甘霖村、山后村、田寮村打造成麻章区红色革命基地示范村,将旧县村、那柳村打造成历史民俗文化示范村,全力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示范区创建工作。
产业振兴,打响农产品特色品牌
1月6日,麻章富贵竹对接国际市场出口发车暨2022年“云上花市”启动仪式举行,活动以“新渠道、新产品、新包装、新活力”为主要抓手,推广麻章富贵竹国际品牌,助推年宵花市和广东花卉产业突破发展。
麻章坚持党建引领,打响农产品特色品牌,大力实施“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强村富民工程。目前,已完成蔬菜、生蚝、金錩鱼、对虾等8个“一镇一业”项目建设,打造了聂村六色田园、南国花卉科技园、炳胜天鹅湖、南亚欢乐田园等多个休闲农业基地。镇村党组织盘活留用地等闲置土地资源,统一谋划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云头下村党组织将全村散弱农户个体利益与村集体利益紧密结合,将分散的土地集约起来,利用区位优势走集体土地开发利用之路,与汽车销售公司合作倍增土地效益,每年租金增收300多万元。
此外,麻章根据各村特色,因地制宜打造了一批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创意农业的特色村庄,策划湖光镇金牛岛-金门岛红树林旅游观光线路,开辟外坡-旧县-那柳-金兴-湖光镇美丽乡村精品旅游新线路,打造符竹-田寮-甘林-洋水岭-城家外红色旅游线路,推动三产融合。
金融赋能,激发乡村振兴驱动力
“投保期间,投保对象高考被普通院校本专科录取的一次性资助本科8000元,专科4000元;在职脱贫人员如果失业,凭人社局开具的失业证明可获得2000元/人失业补偿金,累计赔偿限额最高不超过300000元。”
为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果,麻章区联合人保财险广东省湛江市分公司,制定了《湛江市麻章区建档立卡脱贫户以及监测对象“医食住行教”预防返贫保险合同书》,为麻章区过渡期防止返贫工作提供强有力后盾。保险公司为脱贫户开通绿色理赔通道,确保及时赔付,降低脱贫户和边缘致贫户返贫风险。
在麻章区太平镇,驻镇帮扶工作队引进湛江农商银行,围绕“党建+政务+金融”等方面与太平镇政府开展全面战略合作,并与每条行政村、社区签订“整村授信”战略合作协议,为全镇授信金额共计10亿元。
这一合作,将有力推动太平镇产业进一步发展,提振当地消费。接下来,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将充分发挥行业优势,持续引进金融活水浇灌“三农”,努力将太平镇打造成为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样板间”,激发“三农”内生发展动力,全力助推乡村振兴的工作局面。
【记者】林露
【通讯员】梁军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