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广州|百年照相馆,尺寸留艳芳

南方+ 记者

到老广必去的百年照相馆

从广州越秀区人潮涌动的中山六路拐入朝天路,再走200米,一座百年照相馆坐落于此,开门迎客,艳粉色为底的牌匾上书“艳芳照相馆”店名。临街玻璃橱窗后,陈列着照相馆为鲁迅、许广平及其友人拍摄的黑白合照。

春节前,位于光塔街的艳芳照相馆迎来一拨客人的高峰,既有身着小礼服前来拍照纪念的新婚夫妻,也有想记录孩子成长过程的父母,一家老小在这里留下全家福的更是不在少数。

新旧交际之时,是结束,是告别,是开始,也是希望。在“咔嚓”的快门声里,流逝不停的时间被抓住了一瞬,留存在影像之中。

陪伴广州走过百年春秋的艳芳照相馆,为老城记下那些风云变幻的历史岁月,也为街坊留住时光荏苒中的艳影芳华。

1.jpg

步入艳芳照相馆,一楼大厅挂满了老照片,这些老照片不仅是这间老字号照相馆的历史印记,也是广州许多重要历史时刻的记录。

“它是历史的沉淀,见证了广州市的变迁。”1989年就进入艳芳照相馆工作的经理黄耀辉坐在颇具年代感的绒布长椅上娓娓道来。

艳芳照相馆始创于1912年,最初取名为“省港艳芳照相馆”,至今已经有110年的历史。20世纪二三十年代,“艳芳”的摄影师常被邀请外拍,留下大量有历史价值的纪实照片。

其中著名的当数“艳芳”的师傅在1923年8月11日,为孙中山、宋庆龄及一众官兵在永丰舰(后改名中山舰)上,拍摄的纪念“广州蒙难一周年”集体照。一年前,陈炯明发动武装叛变,孙中山正是在这艘军舰上指挥海军官兵进行讨伐,后来孙中山重返广州,重组军政府,对自己曾浴血奋战的永丰舰印象尤深。

在新中国成立后,“艳芳”几十年来积累的丰富团体拍照经验让广州许多大型的、重要的团体相拍照时,大多数都乐意找“艳芳”拍照。多届广东省、广州市人大、政协召开的大会,省、市重要的大型代表会议的团体相,大多由“艳芳”派出摄影师前往拍照。

而艳芳也不仅是历史的记录者,它也是历史的参与者。芳照相馆开业在新中国成立前,在新中国成立后从私营企业变成国有企业,又因为国企转制变为股份制企业,而它的照相技术也曾引领粤港两地的摄影潮流,在国内最先引进彩色扩印设备和技术用于商用,实现彩色冲印,使广州人告别黑白照片的时代。

出色的照相技术和优质口碑,让艳芳照相馆成为许多广州人拍照的首选,它也见证了很多广州人生活的瞬间。黄耀辉提到,“以前很多电影明星、历史人物都邀请我们去拍照片,鲁迅还来过艳芳照相馆拍照片。”

这张经典的照片,现在仍摆放在照相馆的橱窗里。就在1927年,鲁迅先生南下中山大学任教。其间,他游览羊城风光,并照了两次相,一次在西关图明馆,另一次便是在艳芳照相馆。在《鲁迅日记》里,对这件事有确切记载:“九月十一日,晴,下午蒋径三来,同往艳芳照相,并邀广平。”

照片中鲁迅先生身穿长衫,闲适地坐在椅子上,脸颊瘦削,双眼安然注视着前方,齐耳短发的许广平站在他的身后,端庄而安静。至今,在不少关于鲁迅的书籍刊物和各地鲁迅纪念馆,都可以看到这张照片。

作为当时行业的佼佼者,艳芳照相馆已经成为时代的代表性符号。因此也常常客串在广告与电影场景中。在娄烨执导的《风中有朵雨做的云》中,林慧与唐奕杰的结婚场景就在此拍摄。

《风中有朵雨做的云》电影截图

2.jpg

“头低一点,眼睛往上看,身子侧过来一点,笑一点,保持住不要动,三、二、一。”话音落下,照相的师傅摁动快门,灯光熄灭,黑白胶片显出了人像。

至今,艳芳照相馆仍保留着一台老式木制座楼机,也是全广州仅剩的、唯一一台仍在营业的老式照相机。

与现代数码相机不同,老式木制座楼机的拍摄对光线的要求十分高,往往需要照相师傅根据镜头后倒立的成像,多次调整被拍摄者的位置和脸部转向,才能拍出一张好看的照片。

照片拍完以后,就要进入暗房,如果有打光不匀的地方,需要由修片师傅用笔修匀,再按步骤慢慢冲印,再慢慢晾干。

“许多顾客很喜欢这一类的照片,所以我们把这个项目一直保留至现在。”黄耀辉谈起由来。

广州发展日新月异,艳芳照相馆也被时代挟裹着前行。虽然黑白胶片作为特色被保留,但数码摄影技术仍对艳芳照相馆造成了冲击,人们随手举起手机便可留下影像,艳芳照相馆原先人潮涌动的景象消失了。

但每逢重要纪念日或节日,许多广州街坊仍然习惯前往艳芳照相馆留下一帧纪念照,尤其在新年之际,前来拍摄全家福、纪念照的人更是一拨接着一拨,其中有不少是艳芳照相馆的老顾客。

黄耀辉记得他们,“有些小朋友一年会来几次,在生日或者喜庆的日子拍照,和家人一起拍全家福。有些老人会在春节、年初一来拍照,所以我们大年初一也开门营业。”

据资料记载,一位家住海珠北路书同巷姓乔的退休老干部,是“艳芳”的老顾客,他自1949年随部队南下解放广州,开始在“艳芳”拍照片,后来每年春节的年初一都到“艳芳”拍照以作留念,在他家里保存着几十年来在“艳芳”拍照的相片。

当然,老顾客中也有年轻人。广州市民王云峰从他的孩子出生开始,每年都会来到艳芳照相馆拍照,“很有纪念意义,每年一张,可以记录小朋友的成长,也可以记录我们在慢慢变老。”

也有一些新面孔,循着历史留下的宝藏而来。春节前,广州市民夏先生与妻儿专程从番禺来到位于越秀的艳芳照相馆,拍摄全家福。“很多讲老故事的片会在这里取景,我们也曾在这里拍过广告。早前想来一直没机会,今天有空就过来了。”

顾客新老接续,藏着广州街坊留住艳芳照相馆的期盼。“作为电影从业者,现在想在广州找这种场景挺困难的,像艳芳照相馆这种有历史感的地方要保护好。”夏先生说道。

这也是黄耀辉的心愿,“希望艳芳能够保留下来,毕竟是有这么多年历史的照相馆,现在广州这样的照相馆其实已经没有了。”

岁月荏苒,繁华褪去。艳芳照相馆这间百年老字号,沉积着这座城市深厚的记忆,它为广州留住了历史与当下,也为人们留住了记忆与乡愁。

《遇见广州》往期回顾:

①来这条百年老街,发现填满年味的密码

②听!好一朵迎春花人人都爱她

【出镜】钟晓宇

【文字】郑慧梓

【拍摄】崔格僖

【设计】张雅

【统筹】郑慧梓 钟晓宇 罗莎

【策划】陈邦明 冯艳丹

【监制】何又华 罗彦军

【出品】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广州分社

编辑 李志颖
校对 吴荆子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